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亚洲乱亚洲乱妇22p,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素養(yǎng) > 作文素材
網(wǎng)頁轉(zhuǎn)word

(秦朝歷史)胡亥:逆取天下,大肆殺戮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Word格式下載

全文8800字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在沙丘病故。按照秦始皇的遺囑,當由長子扶蘇繼位。但中車府令趙高出于個人私欲,伙同丞相 李斯篡改遺詔,發(fā)動宮廷政變,殺死了長子扶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繼位。這就是秦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秦二世。
  是別人對自己稱臣,還是自己向別人稱臣
  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設,奠定了封建帝國的基礎,但也做了一些千古荒唐之事。不過,作為一代帝王,在關系到秦王朝"傳之萬世"的帝位繼承人選上,秦始皇還是比較明智的。
  秦始皇諸公子中,公子扶蘇是長子,但并不為他所喜歡。不過,為了秦王朝基業(yè),他還是著意地培養(yǎng)扶蘇。扶蘇被派往北部邊疆與大將蒙恬帶兵戍邊,實質(zhì)上是秦始皇對他的考驗和鍛煉。客觀來講,扶蘇在諸公子中確實是比較突出的,尤其超出胡亥許多。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少公子胡亥是和乃兄截然不同的人物。雖說他也受到了良好的宮廷教育,但生性是一個"公子哥"的脾性,毫無風范可言。少時,有一天秦始皇在殿中宴會群臣, 并召諸公子入殿就餐,胡亥也來參加。秦制規(guī)定,臣下朝見皇帝,入殿之前必須脫掉鞋子,放在殿外階上。這天宴會盛大,階上的鞋子雖多,但排列整齊,放置有 序。胡亥在諸公子中比較嬌慣,他吃飽喝足后,不愿在酒宴中干磨時間,便提前退出殿來。他順著鞋子行列,邊走邊用腳踢,一直把整齊的朝鞋踢了個亂七八糟,這 才離去。后來胡亥做皇帝,天下秩序正像被他踢亂的鞋子那樣混亂不堪。
  胡亥的一生,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和趙高的關系,可謂"成也趙 高,亡也趙高"。趙高本是宮中的一位宦官,因為他精通獄法,身高力大,又能寫一手好字,被秦始皇提拔為中車府令,掌管皇帝的車馬儀仗隊。趙高生性狡詐,深 藏不露,又巧舌如簧,善于奉迎。他教胡亥書法和判案,很快取得胡亥歡心,二人的關系非常密切。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秦始皇巡游天下的那年,胡亥年已20 歲??伤媾d正盛,極力請求隨行。秦始皇寵愛這位少公子,便答應了他的請求。不巧的是,秦始皇尚未巡游多少地方,便一病不起。他深知自己來日不多,而當時 朝中未立太子,長公子扶蘇還在北部邊郡監(jiān)兵,便及時留下了皇位繼承問題的遺囑。遺囑命扶蘇把兵事移交將軍蒙恬,急赴咸陽主辦喪事,并繼承皇位。遺囑加蓋玉 璽密封后,存在中車府令趙高處,還沒來得及交予使者送出,秦始皇便與世長辭了。
  丞相李斯見秦始皇死在途中,恐怕咸陽諸公子爭奪帝位和天下叛亂,故密不發(fā)喪,只有李斯、胡亥、趙高和幾個親近宦官知道內(nèi)情,對其他人一概嚴守機密。在返回咸陽的途中,居心叵測的趙高乘機策動了一場篡改遺詔、扶立胡亥的政變。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趙高首先游說胡亥:"皇帝駕崩,沒有留下分封諸位公子的詔書,卻單獨賜給了長公子一封璽書。長公子一到咸陽就是皇帝了,你怎么辦呢?"
  胡亥不是長子,又胸無大志,聽了趙高的話,就說:"這是理所當然的啊。父親死去,他不分封自己的兒子,還會怎么樣呢?"
  趙高說:"不對!現(xiàn)在如何安排天下,關鍵就在于你、我和丞相三人。望你早作打算。別人對自己稱臣和自己向別人稱臣,控制別人和受別人控制,難道可以同日而語嗎?"
  胡亥明白趙高的意圖,可是 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他頭腦中還有一定影響,他認為奪取兄長的繼承權是不義,違背父親的遺囑是不孝,才能淺薄而勉強靠別人取勝是不夠格,不義、不孝、不夠格都不道德,即使做了皇帝,天下人也不服氣,自身生命會有危險,連祖宗也要斷絕祭祀香火。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趙高見胡亥并非不想做皇帝,只是擔心道義上的譴責,就旁征博引,講了一套黑白混淆的歪道理。胡亥經(jīng)趙高一番蠱惑,終于動了篡位之心。
  說通了胡亥,還必須有李斯的配合才成。于是趙高又去游說丞相李斯。李斯一聽趙高的來意,大吃一驚,他認為誰繼承皇位不是臣下應當議論的,趙高議論此事,純屬"亡國之言",表示堅決反對。
  趙高冷笑一聲,說:"丞相啊,您自己想一下吧,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嗎?您的功勞比得上蒙恬嗎?您的謀略超得過蒙恬嗎?您在百姓中的威望超得過蒙恬嗎?論 長公子對大臣的信任程度,您又趕得上蒙恬嗎?這五點您都遠遠落后于蒙恬,長公子一即位,必然用蒙恬為丞相,那時丞相您是不可能佩帶侯爵印綬榮歸故里的。而 且受罷丞相的命運相當悲慘,都是掉了腦袋。聽我的話沒錯,可以永遠封侯,世代榮華;否則要禍及子孫。丞相選擇哪條路呢?"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李斯害怕丟失榮華富貴,落到趙高說的那種悲慘下場,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終于向趙高屈服,同意支持胡亥繼承皇位。
  于是,胡亥、趙高、李斯毀掉原來的遺囑,詐為始皇帝遺詔丞相,立胡亥為太子。又偽造一封遺囑給扶蘇和蒙恬,這封假遺詔稱扶蘇和將軍蒙恬率領幾十萬軍隊屯 邊十多年,不但不能開拓疆土,耗費巨大,沒有功勞,反而幾次上書誹謗,又因為不能回京做太子而日夜怨恨,實為不孝,故賜劍自裁。將軍蒙恬不事規(guī)勸,實為不 忠,命把兵權移交偏將王離,然后自殺。假遺詔加蓋皇帝玉璽后,派胡亥的親信為使者,日夜兼程,前往北邊送交扶蘇。
  扶蘇拜讀罷詔書,淚 如泉涌,當即進入內(nèi)舍,打算自殺。蒙恬恐其中有詐,勸扶蘇先不要自殺,請示屬實再死也不算晚。使者站在旁邊不斷催促,扶蘇為人仁義,見此情景,對蒙恬 說:"父親命令兒子死,還何必再請示呢?"說罷,含冤自刎。蒙恬方疑其中有詐,想拖延時日,看個水落石出。使者見蒙恬不肯就死,便把他關進陽周(今陜西子 長北)的監(jiān)獄,去向胡亥復命。
  胡亥、趙高、李斯聽說扶蘇已死,急忙返回咸陽,發(fā)布秦始皇駕崩的消息。接著,胡亥舉行即位大典,是為秦二世皇帝。趙高升任郎中令,全面掌管宮中警衛(wèi),并成為二世寵臣。
  把秦國變成了一個屠宰場
  胡亥雖然登上了帝位,但他心中明白自己名不正言不順,若想隨心所欲地玩樂,還必須首先剪除異己,方可高枕無憂。寵臣趙高更是清楚這一點,倒也能直陳利 害。就此,趙高向秦二世獻出了一套血腥的鐵血政策,其內(nèi)容是變換刑法,使法律更苛刻嚴酷,讓犯罪的人連坐受誅,乃至滅族;消滅大臣,疏遠骨肉;使貧困的人 豪富起來,使卑賤的人高貴起來;始皇帝任命的大臣統(tǒng)統(tǒng)除掉,換上二世的親信。這條鐵血政策得到了秦二世的認可,一場血腥屠殺隨之展開。
  首先遭到殺害的是蒙氏兄弟。秦二世本想仍用蒙氏兄弟為將,可是趙高因早年犯罪受過蒙毅制裁,懷恨在心,向秦二世獻讒言說先帝早就想立胡亥為太子,只是因 蒙毅諫阻才未立成,于是二世就打消了釋放蒙恬的念頭,并把蒙毅囚在了代郡(今河北蔚縣)獄中。鐵血政策確定之后,二世遂決定先拿蒙氏兄弟開刀。他派御史典 官到代郡監(jiān)獄宣布蒙毅的"罪狀",令蒙毅自殺。蒙毅據(jù)理力爭,典官知道二世用意,不聽蒙毅申辯,逼殺了蒙毅。二世又派使者到陽周逼蒙恬自殺,蒙恬希望進諫 后再死,不允,最后仰天長嘆,服藥自殺。
  蒙氏兄弟死后,秦二世讓趙高主管辦案。趙高羅織罪名,大批朝臣被殺,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 認為"將相不辱",相繼自盡。每位大臣含屈而死,往往還要牽連一串親友,就是擔任宮廷警衛(wèi)的親近侍臣三郎官也有不少人無辜受害。屠戮中,趙高乘機安插親 信,他的兄弟趙成任中車府令,女婿閻樂為咸陽縣令,其他如御史、謁者、侍中等要職,多更換為趙氏族人。秦二世毫無心機,以為趙高安置的親信,就是自己的親 信了,因此,趙高如何安排,他根本不管不問。
  在這一場屠戮當中,最慘烈的要算秦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了。一次,在咸陽市上,二世 的12個兄弟同時被砍頭,腔血噴射,觸目驚心。又一次,在杜郵(今陜西咸陽東)的刑場上,二世的6個兄弟和10個姐妹同時被活活碾死,血肉狼藉,慘不忍 睹。公子將閭等三人,平時行為十分謹慎,一時編造不出罪名,就把他們囚在內(nèi)宮,諸公子大都被殺以后,趙高派使者對他們說:"你們不像臣子,論處死刑,行刑 官馬上就來執(zhí)行。"將閭說:"宮廷之禮,我們未敢失儀;廊廟次位,我們未敢失節(jié);受命應對,我們未敢胡說。什么叫不像臣子?愿聽清楚再死。"使者回答:" 我沒參與論罪,無可奉告,僅執(zhí)行使命而已。"將閭仰首呼天三遍,喊叫:"天啊!我沒有罪!"兄弟三人抱頭痛哭,拔劍自殺。在諸兄妹中,最幸運的要算公子高 了??吹叫值芙忝脗兌紤K遭毒手,他自知難免一死,想逃走又怕連累親人,為了保存親友,就上書一封,向二世提出為父皇殉葬驪山腳下的要求。二世見書大喜,批 準他的請求,賞賜十萬錢殉葬驪山。在二世眾多的骨肉兄弟中,公子高可謂一個"善終"者了。
  宮中的骨肉、朝中的老臣殺得差不多了,秦二 世又在趙高的唆使下大批地殺戮地方官吏。為了威懾海內(nèi)、顯示尊貴,二世在即位的次年(公元前209年)初,即效法秦始皇巡游天下。這次出巡南到會稽(今蘇 州),北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北),然后由遼東(今遼寧遼陽)而返,四月回到咸陽。巡途中,趙高對二世說:"現(xiàn)在陛下出巡,應該趁機誅殺一批郡縣官吏,這樣 既可排除異己,又可威震天下。"二世說:"好!"于是法令日急,誅殺累累,群臣人人自危,官吏個個不安,老百姓更是手足無措,整個秦帝國幾乎成了大屠宰 場。
  在這一場大屠戮中,對胡亥奪位有功的李斯也不能幸免。曾經(jīng)寫下義正詞嚴的《諫逐客書》的李斯,良心未泯,總想找個機會進諫。慣使 權術的趙高還真給他提供了一個機會,卻設下圈套使二世對李斯不悅,并乘機羅列三項罪名:第一,沙丘之謀,丞相是參與的,現(xiàn)在陛下做了皇帝,而丞相的富貴卻 沒增多,他的意思是想分土為王;第二,丞相的長子李由任三川郡守,楚地群盜陳勝等人都是丞相的鄰縣之黨,所以楚盜才如此猖狂,盜賊經(jīng)過三川郡,李由閉門不 肯出擊,據(jù)說李由還與他們有書信來往;第三,丞相居外治事,權力大于陛下。二世一聽,就想逮捕李斯,但又怕情況不實,于是派人對李斯父子進行督察。李斯上 書揭發(fā)趙高誣陷,秦二世不但不聽,還怕李斯殺趙高,把消息透給他。趙高又趁機進言誹謗,終使二世下令逮捕李斯,并交趙高審訊治罪。把李斯看做眼中釘?shù)内w高 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嚴刑逼供,使李斯屈招。趙高上報,二世下令判李斯族刑,夷滅三族。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李斯被押赴咸陽市受刑,先黥面、 割鼻、斷去左右腳趾,再攔腰斬為兩段,最后剁成肉醬,合家滅門,無一得生。
  寧肯信其無,不肯信其有
  胡亥做皇帝 后,每日吃喝玩樂。一天,他對趙高說:"人生在世,就像騎著快馬穿過一堵墻的缺口,實在是太短暫了。我既然做了皇帝,富甲天下,就打算隨心所欲,享盡一切 快樂,你看如何?"趙高巴不得二世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以便自己專權,便很殷勤地為他出謀劃策,盡心服務。
  對于一時的安樂,秦二世尚 有不滿,意圖長期如此,便向李斯詢問:"聽 韓非子講,堯坐天下的時候,住的是茅草房,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破鹿皮,夏天穿件葛麻衣;禹治理洪水,東奔西 忙,累得大腿上沒了肉,小腿上掉了毛,最后死在外地,葬于會稽。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貴有天下的人,難道是想過這種苦形勞神的寒酸生活嗎?這種寒酸生活是 沒出息的人所提倡的,不是賢明人的正業(yè)。賢明人坐天下,專門用天下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才叫富甲天下。如果連自身都得不到好處,又怎么能治理天下呢?所以 我打算賜志廣欲,長享天下,你看有何良策?"
  李斯害怕丟官失祿,于是就迎合二世心意,寫了一篇名為《行督責之術》的文章,作為良策上 呈二世。督是督察,責是治罪,行督責之術就是用督察治罪的權術來對付臣民,李斯把督責之術提到極端重要和萬能的地步,要二世高度集中權力,獨斷專行,用深 罰重刑控制臣民,實行極端殘酷的血腥統(tǒng)治政策。
  二世見書大喜,不禁拍案稱奇,于是嚴督重責,峻刑酷法。本來秦律就相當嚴苛,經(jīng)二世變本加厲,更為嚴酷。刑徒塞滿道途,日日殺人無數(shù)。
  除嚴刑峻法之外,秦二世為修宮筑室,役使民夫,橫征暴斂。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繼續(xù)修建秦始皇未完成的阿房宮,此外還繼續(xù)修筑直道、馳道、驪山墓和各項 土木工程。又調(diào)征五萬精兵屯衛(wèi)咸陽,演習射獵。命各地郡縣向咸陽轉(zhuǎn)運糧草,轉(zhuǎn)運者自帶食物,不得食用咸陽300里內(nèi)的谷物。賦斂日趨沉重,徭役越來越多, 這樣肆無忌憚的狂征濫調(diào),使民力日益枯竭,漸漸地就使國家到了無人可征的程度。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北邊漁陽郡需要一批 戍卒。朝廷見無人可征,便開始征發(fā)小官吏閭左。當陳勝、吳廣等九百名楚地閭左走到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附近)時,正趕上一場大雨,泥濘的道路耽擱了行期。按 照二世更改后的律條,戍卒不能按時到達指定的戍守地點,要處以斬首的死刑。在這種景況逼迫下,陳勝、吳廣毅然舉起了武裝起義的旗幟。不長時間,反抗 秦朝統(tǒng) 治的武裝斗爭就遍布了關東各地。六國名號復起,諸侯林立,各自稱王,矛頭共同指向秦朝官府。陳勝的部將宋留打到武關,另一部將周文則率數(shù)10萬大軍直奔函 谷關而來。
  昏庸的秦二世接到報告,寧肯信其無,不肯信其有。有一次,他召集博士們討論此事,有人主張"發(fā)兵鎮(zhèn)壓反叛",二世硬是不承 認有"反叛",當然也不肯"發(fā)兵"。候補博士叔孫通見二世是一個喜歡聽好話的昏君,就說:"他們說的都不對?,F(xiàn)在天下合為一家,拆掉了城防,銷毀了兵器, 明主在上,法令在下,臣民奉職,四方安定,哪里還有敢造反的!陳勝等人不過是一群狗盜鼠竊之徒而已,何足掛齒。地方正在逮捕歸案,陛下無須多慮。"二世聽 了這番話,稱贊叔孫通答得好。接著,又讓博士們重新一一回答,有的回答是"造反",有的回答是"盜賊"?;卮鸨I賊的沒事兒,凡是回答造反的,二世一律以" 不應該這樣說"的罪名下令查辦。二世賞賜叔孫通一套衣服,二十匹帛,并任命他為正式博士官。這樣一來,官吏們紛紛效尤,從不以真情實況匯報,總是說些"群 盜結伙搶劫,郡縣正在追捕,現(xiàn)大都落網(wǎng),不值得擔憂"。二世一聽,立即喜形于色。故此不管形勢多么嚴重,二世皇帝一直閉目塞聽。
  把他逼到絕境的人,正是他的寵臣
  趙高不僅是陰謀家,也是野心家。從唆使胡亥奪位的那一天起,他就開始圖謀控制這位玩樂皇帝。當他因唆使秦二世大肆殺戮、自己任郎中令也殺人甚多,引起朝 內(nèi)外普遍怨恨的時候,為了避免大臣朝奏時的指責和進一步控制國柄,他對二世說:"天子之所以高貴,就是因為只許群臣聞聲,不準他們見面,故號稱為'朕'。 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精通全部政務,現(xiàn)今坐在朝廷上會見群臣,一旦某事處理不妥,就在大臣面前暴露了短處,這不是向天下人顯示自己神明的辦法。如果陛下 取消朝會,深居禁中,由我和個別精通政務的侍臣協(xié)助陛下處理,那么大臣們就不敢欺騙陛下,凡事均可處理恰當,天下臣民就會都稱陛下是圣明君主了。"趙高的 用意非常明顯,但糊涂的二世深以為然,他聽從趙高取消朝會制度,日居深宮之中,群臣奏事皆由趙高代行處理。
  李斯死后,秦二世拜趙高為 丞相,事無大小都由趙高決定,趙高成了實際的獨裁者。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他想踢開二世自己做皇帝,又擔心群臣不擁護,就導演了一場"指鹿為 馬"的鬧劇,來檢驗群臣的態(tài)度。趙高趁群臣朝會之機,把一只鹿牽來獻給二世,聲稱是一匹馬。二世大笑,說:"丞相真會開玩笑,這不是鹿嗎?你卻指鹿為 馬。"他問左右群臣,左右懾于趙高的淫威,大都附和趙高說是馬,有的沉默不語,只有少數(shù)人說是鹿。事后,凡是說鹿的人都被趙高殺害。從此群臣更加畏懼趙 高。
  趙高 指鹿為馬一事使二世誤以為自己得了迷惑病,召來太卜算卦,太卜胡說二世的迷惑病是由祭祀時齋戒不明引起。于是二世便到上林苑 中齋戒。名為齋戒,照常貪歡,一天他在上林苑中游玩弋獵,見一個人誤入苑中行走,就親自搭箭開弓,當場將他射死。趙高知道這事后,乘機對二世說天子無故殺 死沒罪的人是上天所禁止的,連鬼神也不容忍,必定會降下災殃,建議他到遠處的行宮去躲避一下。二世毫不猶豫地就住進了望夷宮。
  此時, 秦帝國國內(nèi)的形勢已經(jīng)急轉(zhuǎn)直下。陳勝的大軍進逼咸陽,終使秦二世意識到形勢的嚴峻,遂采用少府章邯的對策,命其為統(tǒng)帥,率驪山刑徒出戰(zhàn)迎敵。驪山刑徒常年 吃苦,獲赦以后,作戰(zhàn)勇敢,加之兵器鋒利,裝備精良,因此成了一支戰(zhàn)斗力最強的秦朝主力隊伍。章邯很快就擊潰了入關的農(nóng)民起義隊伍,并出關東鎮(zhèn)壓各部。二 世又派長史司馬欣等人率兵增援,章邯如虎添翼,先后在陳郡(今河南淮陽)打敗陳勝部,在定陶(今屬山東)戰(zhàn)勝項梁部,在臨濟(在河南封丘東)消滅魏咎部, 然后北渡黃河擊趙,把趙歇包圍在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南)城中。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年初,各支反秦武裝向巨鹿匯集,為趙解圍。從而形成了與秦軍主力 決戰(zhàn)的形勢。
  這年夏天, 項羽破釜沉舟,率領兇猛剽悍的楚軍前來決戰(zhàn),章邯措手不及,連連失利。章邯派司馬欣到咸陽請求援兵,趙高拒絕接見,不發(fā)一兵一卒。章邯在戰(zhàn)場失利和朝廷不信任的雙重壓力下,率秦軍投降項羽。于是,關東各路反秦武裝紛紛向西攻來。
  章邯的投降對二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移居望夷宮后,他終日悶悶不樂。想到趙高經(jīng)常說"關東群盜成不了事",現(xiàn)在卻形成了天下背叛的混亂局面,不由得對趙 高埋怨起來,于是便派使者去責問趙高。趙高本打算篡奪帝位,經(jīng)二世這一責問,自知不妙,決定立即動手。就在二世移居望夷宮的第三天,趙高布置掌管宮廷警衛(wèi) 的郎中令弟弟趙成為內(nèi)應,女婿咸陽令閻樂組織吏卒,詐稱追捕盜賊,徑闖望夷宮殿門,采取突然襲擊的手段進行逼宮。
  閻樂率領一千多吏卒奔至殿門,揮刀殺死衛(wèi)士,帶吏卒沖入殿中,到處射箭,見人就殺。趙成和閻樂直逼二世,向他的座位上發(fā)箭。二世吼召左右,左右多已四散而逃,其余惶恐失態(tài),無人敢出來護駕。
  閻樂執(zhí)刃逼近二世說:"你橫暴兇殘,國人痛憤,何去何從你自己拿個主意吧。"
  二世要求見一下丞相趙高。閻樂說:"不行!"二世表示愿意讓出帝位,得到一郡為王。閻樂搖頭拒絕。二世說:"那就當一個萬戶侯吧。"閻樂仍然沒有允許。
  二世目光哀憐,絕望地乞求說:"我愿意和妻子去當平民百姓,這總可以了吧?"
  閻樂冷笑一聲,說:"我奉丞相命令來殺你,你說得再多也是白費唇舌。"說完,指揮吏卒逼向二世。此時,這位昏庸的皇帝才明白,把他逼到這步境地的人,正是他的寵臣。二世求生無路,悔恨莫及,只好拔劍自盡。
  秦二世皇帝在位3年,終年23歲。死后照平民百姓(黔首)的身份和禮節(jié)葬于杜南(今陜西長安西南)的宜春苑中,沒有廟號和謚號。
  劉宏:錯生帝王家
  漢靈帝與其前任漢桓帝的統(tǒng)治時期是東漢最黑暗的時期,漢靈帝劉宏雖然貴為天子,卻也不過是一介傀儡,他靠賣官發(fā)財。在危急關頭釋放黨人來救急。
  堂堂天子,不過是一個傀儡
  自從漢和帝以來,東漢帝國的權柄輪流操持于外戚和宦官手中,堂堂天子,不過是一個傀儡。到桓帝朝的后期,宦官集團獨霸朝政,氣焰囂張。靈帝君臨天下,桓 帝竇皇后之父竇武以迎立之功被任命為大將軍輔政,海內(nèi)名士陳蕃為太傅,胡廣為司徒,參錄尚書事。陳蕃嫉惡宦官弄權,得到竇大將軍贊同,引志同道合的尹勛為 尚書令、劉瑜為侍中、馮述為屯騎校尉,又起用曾被禁錮的"黨人"李膺、杜密等,伺機打擊朝內(nèi)宦官勢力。
  士大夫集團開始動手,先拿一些 權位較微而惡行昭著的宦官開刀,奏誅了管霸、蘇康等人。接著,竇武奏報太后,請誅曹節(jié)等大太監(jiān),竇太后 猶豫不決,事情便拖了下來。八月,竇武逮捕宦官鄭颯 拷問,鄭颯的供詞中牽連到曹節(jié)等人,竇武決定乘此機會,鏟除宦官,命人寫好奏章送呈太后。曹節(jié)等人聽說竇武要殺他們,慌忙跑進靈帝的寢宮,說:"外面鬧哄 哄的,出事了,請陛下出御穗陽前殿。"他還叫小皇帝拿上寶劍,一幫人前呼后擁,出了寢宮。曹節(jié)下令關閉宮門,收繳傳令用的印信符節(jié);把尚書臺的官員都叫 來,刀架脖上,逼其起草詔令;派大宦官王甫帶圣旨營救鄭颯;劫持太后,奪取印璽。鄭颯出來后,馬上帶人去捉拿竇武。竇武跑進兵營,傳令:"宦官造反了,盡 力殺敵的,重賞!"集合了幾千人,把抓他的宦官殺了。王甫等聽說竇武拒捕逃跑,便集合1000多禁衛(wèi)軍出屯皇城南門。
  竇武見大勢已去,縱馬而逃,王甫催兵緊追。竇武走投無路,自殺。在王甫發(fā)兵攻打竇武時,陳蕃才得到事變的消息,帶領80多人闖進皇宮的承明門,正好碰上王甫。王甫下令逮捕陳蕃,把他拿下殺了。這場爭斗以宦者們大獲全勝告終。
  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宦官侯覽指使爪牙誣告山陽人張儉謀反,曹節(jié)乘機奏捕"黨人",李膺、杜密等數(shù)百名士皆死獄中。三年后,竇太后死,有人在洛陽 朱雀闕上書寫反宦官的標語,宦官們又一次四處搜捕"黨人",抓了1000多人。過了4年,宦官集團又下令:凡是"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以內(nèi)的 親屬,一律免官禁錮。這是繼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第一次"黨錮"之后的第二次"黨錮"。
  "張常侍是我爹,趙常侍是我媽"
  對士大夫集團與宦官集權的斗爭,年少的靈帝有些茫然?;鹿俨芄?jié)等指控"黨人"圖謀不軌,皇上御覽奏章,竟不知道"不軌"二字何意。后來,他年齡大了些, 知道帝國的權柄把持在身邊的宦官手里,自己不過是個傀儡。但靈帝對此處之泰然,他常常對人說:"張常侍是我爹,趙常侍是我媽。"張常侍者,宦官張讓也;趙 常侍者,宦官趙忠也?;鹿倬钩闪嘶实?老子的衣食父母!靈帝對權柄不感興趣,心甘情愿地交給宦官把握著。
  誰都不會想到,這位荒唐皇帝喜 歡的是買田宅。劉宏原是個侯爵,家境不豐,被迎立為皇帝后,富有天下,人、財、物全是他的,但他覺得還是應當像做解瀆亭侯時那樣,置買點田地房宅。于是, 他把搜刮來的錢財拿回河間老家去買田宅,起第觀。還剩下一些,就分別寄存在宦官們的家里,一家存上幾千萬。有個叫呂強的宦官覺得堂堂天子還置買田宅,不成 體統(tǒng),就上疏勸諫說"天下的萬物都是陛下的,陛下至尊,不宜置買私田、私宅"。靈帝御覽了呂強的奏疏后,扔在一邊,不予理睬,依然故我。
  除了置買田宅外,靈帝還想著法子玩:他用4頭白驢駕車,親自操轡,在御苑驅(qū)馳。達官貴人競相仿效,一時間驢子備受青睞、身份暴漲,驢價等于馬價;他給狗 戴上文臣戴的進賢冠,佩上綬帶,逗它們玩;他又異想天開地在后宮中設置了一個市肆,讓宮女們販賣物品,互相盜竊爭斗,他脫去龍袍,換上商人的服裝,在市肆 中飲宴取樂。
  府庫揮霍盡了,靈帝便在西園懸出賣官的公開價格:二千石官,交錢2000萬文;四百石官,交錢400萬文;縣令、縣長, 當面議價。缺有好壞,價有高低。到富庶地方去的,交現(xiàn)款;貧窮地區(qū),先議好價,到任以后加倍交納。這是公開的。還有"黑市"交易:三公,1000萬錢; 卿,500萬錢。除了皇帝這個位子不賣外,其他官位都可以拿錢買。有個名叫崔烈的人,是冀州名士,官至九卿,他通過靈帝的傅母交上500萬錢,買了個司 徒。在授他司徒那天,百官齊會,靈帝回頭對他的一個寵臣小聲說:"這官賣虧了,當初該要他1000萬!"
  罪孽深重的外戚和宦官一起被消滅
  宦官弄權放縱、靈帝荒淫無道、官僚地主貪殘奢靡,使原本就已十分尖銳的階級矛盾達到白熱化,引發(fā)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大起義,即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發(fā)生的由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
  江山不穩(wěn),靈帝也顧不上跑驢玩狗了,慌忙召開御前會議,研究對策。文官武將大都主張武力剿滅,唯有曾勸諫靈帝不要搞私產(chǎn)的呂強建議釋放"黨人",籠絡人 心。靈帝采納了這個建議,下詔赦免黨人,利用那些口頭上斥責宦官虐民自己似乎是同情農(nóng)民的士族來鎮(zhèn)壓起義軍。經(jīng)常宣稱"張常侍(張讓)是我的父親,趙常侍 (趙忠)是我的母親"的漢靈帝開始覺得士族有用,質(zhì)問宦官們說:你們總說黨人想造反,該殺該禁錮。現(xiàn)在黨人都給國家出力,你們反倒和黃巾通情,該殺不該 殺!飽受宦官高壓的士族因此又得了勢。士族仇視宦官,更仇視農(nóng)民起義,他們看到漢朝必亡,紛紛組織武力,等待割據(jù)稱雄的時機到來。
  曾有郎中張鈞主張誅殺宦官,以謝天下,則可不動干戈,而大亂自平。靈帝聽罷,斥曰:"此真狂子也!"這位以宦官作為衣食父母的天子,雖然對某些宦官與張角私通而感到憤慨,但他認為,宦官中還有好人。結果,忠心耿耿的張鈞被宦官加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殺了。
  于是靈帝任命皇后的哥哥何進為大將軍,督率大軍駐守洛陽周圍的8個要塞,保衛(wèi)京師;任皇甫嵩、朱佑為左、右中郎將,率帝國軍隊的主力進剿對洛陽威脅最大的潁川黃巾軍:遣北中郎將盧植率軍進剿冀州黃巾軍。幾經(jīng)戰(zhàn)斗,潁川、南陽黃巾軍先后失利,張角病亡。
  聽說"黃巾賊"被剿滅,靈帝大為振奮,改元"中平"。他一面封賞將士,一面對起義群眾進行血腥報復,每郡被殺的黎民都有數(shù)千人。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年方34歲的靈帝結束了短暫而荒唐的一生,死后被葬在洛陽西北的皇陵區(qū),號"文陵"。
  漢靈帝死,皇子劉辯繼位。何太后臨朝,何進掌朝政。社會下層(屠戶)出身的何進企圖依靠下層門第的大豪強 董卓殺宦官,不料宦官首先發(fā)動,殺死何進。士族 大豪強 袁紹起兵殺宦官2000余人,宦官全部殲滅。董卓引兵到洛陽,逐走袁紹,廢皇子劉辯,殺何太后,立漢獻帝。罪孽深重的外戚和宦官一起消滅了,東漢的 朝廷實際上也消滅了。象征中央集權的朝廷已經(jīng)消滅,豪強們便公開進行著瘋狂的武裝混斗,黑暗的東漢后期轉(zhuǎn)入了社會空前大破壞的分裂時?

《(秦朝歷史)胡亥:逆取天下,大肆殺戮》添加時間:2025-05-13;更新時間:2025-06-25



    2025-05-13-1033317
投訴與建議
此頁面存在的問題*
違法違規(guī)
知識錯誤
抄襲他人
其他原因
問題描述*
聯(lián)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