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建安文學”:建安七子與三曹??以下文字資料是由(歷學網(wǎng)www.lishi88.cn)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fā)布的內(nèi)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建安(196-220年)是東漢獻帝的年號。這一時期,弄權,軍閥混戰(zhàn)。但是,文學上卻很興盛。當時的詩人們繼承了漢代樂府民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當時社會的戰(zhàn)亂、人民的顛沛流離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許多詩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與要求。> > 建安詩人的代表有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阮禹、陳琳、王粲、徐干、應和劉楨,還有蔡琰等。曹操是時期的頂尖級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第一流 的詩人。他有濃厚的文學興趣,“登高必賦”,以致他的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他的詩蒼涼雄健,才氣縱橫。五言詩中著名的有《蒿里行》,是描述東漢末年 軍閥混戰(zhàn)、連年兵甲不解、生靈涂炭的情況。有詩句曰:“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彼难栽娭兄挠?《步出夏門行》,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擊烏桓時之作。詩分五部分,最前是“艷”,下為《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章。 《龜雖壽》有名句曰:“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薄抖谈栊小芬嗝秾飘敻琛?,有名句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吐哺,天下歸 心?!边@些詩句多借樂府舊題,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抱負;氣勢雄偉,慷慨悲涼,為傳世名作。有感于曹操的文治武功,曾寫下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是曹操的次子,后代漢為皇帝,是為魏文帝。他的文學成就 也很高。所作詩的內(nèi)容以反映貴族生活和感情為主,形式則頗受民歌的影響。他的名作之一《燕歌行》,是詩歌句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 有名句曰:“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薄靶菨h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狈从沉酸嬉壅靼l(fā)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他的樂府《上留田行》,揭露了富 人和窮人生活的懸殊。不過他把此歸之于“天命”,這是錯誤的。> >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曹丕的同母弟?!澳晔鄽q,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 言,善屬文?!痹姼枰晕逖詾橹?,詞采華茂。曹操在世時,他以才學受到曹操的寵愛。他這時的詩歌以表現(xiàn)其政治抱負和描寫貴族游樂生活為主,也有反映當時割據(jù) 混戰(zhàn)、社會殘破、人民苦難的詩篇。如《送應氏》曰:“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 年?!泵鑼懥寺尻栐诙恐畞y以后的殘破景象。曹丕即帝位后,對曹植一直猜忌,并嚴加監(jiān)視。使曹植長期處于被軟禁的狀態(tài)。他這一時期的詩歌則充滿了苦悶、消 極思想。如他的《野田黃雀行》曰:“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wǎng),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痹姼璞磉_了幻 想逃出困境,獲得自由的渴望心情。> > >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的幕僚。他的名作《七哀詩·西京亂無象》描寫了董卓死后,其部將李、郭汜在長安互相攻殺焚掠造成的悲慘景象。詩曰:“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 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博學多才,通曉音律。初嫁衛(wèi)仲道,夫死,又歸母家。董卓之亂時,被擄入匈奴,嫁左賢王。居匈奴12年,生二子。曹操與蔡邕有舊 交,以金璧將文姬贖歸,再嫁董祀。她有五言和騷體《悲憤詩》各一章,五言體尤著名。全長108句,傾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也反映了勞動人民在戰(zhàn)亂中所遭受 的痛苦。如:“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等句,揭露了董卓誘使匈奴和羌貴族殘殺漢族人民的罪惡行 徑?!侗瘧嵲姟愤€描述了她熱愛故國但卻要與兩個孩子永別的愁苦心情。如說:“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 魏末,司馬氏集團為了篡奪曹氏政權,用殘酷的殺戮排除異己??植离U惡的社會現(xiàn)實遂對文學發(fā)生極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魏晉玄學興起,文人崇尚老莊,高談玄理,遺落世事。政治的變化,引起人們的思想變化,文學是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一種形式,自然也跟著變化。建安詩 人那種迫切希望建功立業(yè)的積極進取精神,在正始時期的代表作家、嵇康的作品中已不復存在。他們對黑暗政治滿懷憤恨,但為了免遭不測,所作詩往往多用比 喻象征,隱晦曲折,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