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7月22日(1927年6月24日),彭·和滕·發(fā)動了平江起義。
1927年7月22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一支駐扎在湖南平江的國民黨軍隊舉行了一次起義,即平江起義。一九二八年春,共產(chǎn)黨在湖南第五獨立師秘密地建立了自己的組織,該師第一團團長彭也在這時加入了共產(chǎn)黨。
不久,第五獨立師被調(diào)到平江地區(qū)承擔“清理”任務。平江位于湘鄂贛邊界,有革命斗爭的傳統(tǒng)。早在大革命時期,平江的工農(nóng)運動就風起云涌,是全省著名的革命根據(jù)地之一。大革命失敗后,這里的斗爭仍然沒有停止。在縣委的領導下,群眾組織了臨時政府和志愿軍,同反動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七月初,中共湖南省委滕恢復湘鄂贛邊界特委,并與獨立第五師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準備必要時起義。7月中旬,敵人發(fā)現(xiàn)第五獨立師第三團營長黃公略是共產(chǎn)黨員,下令立即逮捕。在此緊急關頭,彭、、滕、等領導率第一兵團于22日在平江起義。
]今天上午,彭召集全團官兵開會,動員起義群眾。部隊立即按照部署,趁敵人打盹之際,一舉摧毀了平江縣反動的軍政機關,消滅了造反的敵人,解救了被關押的工農(nóng)500多人。前后不到一個半小時,起義部隊占領了整個縣城。
后來,何帶領100多名學生從岳陽到平江參加了一個學生小組。黃公略帶著前一天起義的三個團三個營,從嘉義來到離平江城五里的地方。起義部隊改組為紅軍第五軍第十三師,有2000多人。任命彭為司令員兼師長,任命滕為黨代表兼陸軍師。平江起義沉重打擊了湖南反動統(tǒng)治階級,同時也增強了紅軍的力量,促進了平江乃至湘鄂贛邊界革命斗爭的發(fā)展。
平江起義后,紅軍在平江、修水、銅鼓、萬載作戰(zhàn),給了敵人一定的打擊。然而,由于一些地區(qū)的失敗,部隊減少到五個旅。這時,湘、鄂、贛三省的敵人舉行了“圍剿”。紅五軍在突出了敵人的包圍圈之后,按照湖南省委關于在井岡山同黃公略領導的紅四軍取得聯(lián)系的指示精神,留在湘鄂贛邊,堅持戰(zhàn)斗。以彭、、滕為首的七百多人的主力,于十二月十日到達井岡山,同紅四軍會合。
——學作文,學閱讀,就來易優(yōu)作文。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www.zequek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