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歷史)大秦帝國的第一掘墓人趙高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趙高者,諸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shù)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于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史記·蒙恬列傳》
他趙高之所以會在歷史上有很大的名氣,完全是因為他的卑鄙無恥和陰險毒辣。
趙高的所作所為中最令人記憶深刻的就是“ 指鹿為馬”這一顛倒是非黑白的反科學行為,以及對反對勢力包括秦國王室的發(fā)起的反人類的屠殺行為,可以說趙高是個遺臭萬年的小人。
就是這么個小人,直接推動的秦國的滅亡。
要說趙高替秦國掘墓這件事就不能不從趙高小時候說起。
原來趙高非但本來不是太監(jiān),也不是個地地道道的貧困子弟,他是趙國王族的一支。
但是趙高一家運氣不怎么好,他老爸因為犯了重罪,被趙王給閹了,他老媽也跟著倒霉淪為了人家的傭人。
趙高兄弟幾個也跟著老爸遭殃,被閹割后進趙國王宮當太監(jiān)。但是趙高在成為太監(jiān)之前還享受過幾正常人的生活,曾經(jīng)取了個溫柔賢惠的女人當老婆,結果還有了一個乖女兒。
由此不難推測,趙高的變態(tài)心理可能來源于此。本來是趙國的太監(jiān),趙高怎么跑到秦國去呢。
有時候個人命運得靠歷史的機遇,趙高就抓住了這么個機會。
原來當了幾年太監(jiān)之后,趙高遇上了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這件大事。
因為秦國要大規(guī)模充實后宮,一時間嬪妃多達萬人。
龐大的后宮當然得需要眾多的服務人員,趙高作為戰(zhàn)敗國的宦官也與宮中美女一樣作為“戰(zhàn)利品”歸入 秦朝宮廷。
因為趙高身體強壯,又粗通法律,所以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為中車府令。
公元前211年,秦國東郡落下一塊隕石,上書“始皇帝死而地分”幾個大字。
不久,秦始皇的使者從關東夜經(jīng)華陰時,突然有人持玉璧攔住使者說:“秦始皇今年將死!”然后放下玉璧倏然而去。
連續(xù)發(fā)生的不測之事,使秦始皇深感不安,急忙命人占卜,卦辭說只有外出巡游方可化兇為吉。
秦始皇到了晚年變得疑神疑鬼,所以就聽信了術士之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考察。
次子胡亥及丞相 李斯陪同左右,趙高以負責皇帝乘輿的中車府令身份隨駕出行。
車駕行至平原津時,秦始皇突然得了重病。
他感覺到自己不行了,帝國不能一日無君,自己如果沒治的話,皇位就傳給最喜愛的長子扶蘇。
于是趕緊命令大太監(jiān)趙高給長子扶蘇發(fā)詔書,讓其把所屬部隊交由大將蒙恬掌管,然后火速趕往咸陽辦理后事,登基皇位。
這封關系大秦國命運的詔書還沒有發(fā)出去,秦始皇就病死了,是年五十歲。
這時候,丞相李斯多了個心眼。
他認為如果貿(mào)然宣布秦始皇的死訊恐怕會引發(fā)全國的混亂,因此決定秘不發(fā)喪,命令車騎加快速度向首都咸陽進發(fā)。
“秘不發(fā)喪”為趙高實施偷梁換柱的冒險計劃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機會。
他深知為人正直的長子扶蘇一向?qū)ψ约翰恍家活?,手握兵權的大將蒙恬又與扶蘇關系親密,蒙恬的弟弟蒙毅對自己一直有成見,在言談舉止間時常流落出對自己的厭惡。
相反,胡亥卻跟隨自己學過書法與法律。
因此,一旦胡亥能夠繼位,自己必將得到重用。
趙高思來想去,決定冒險扣留秦始皇遺詔,進而謀劃胡亥繼位,以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
為了達到目的,趙高首先鼓動如簧之舌爭取到大權在握的丞相李斯的支持,然后與李斯、胡亥一道,詐稱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并惡毒地偽造了令扶蘇與蒙恬自殺的遺詔。
為人忠厚的扶蘇與三代功臣蒙恬接到詔書后被迫自殺,稀里糊涂地成了趙高“沙丘之謀”的犧牲品。
偷梁換柱得逞后,趙高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回到了咸陽,隨后向天下宣布了秦始皇駕崩的消息,胡亥宣布即皇帝位,稱秦二世。
趙高作為擁戴秦二世上臺的頭號功臣,理所當然受到了胡亥的寵信,被任命為中書令,身居列卿之位,成為朝中的實權派。
這個時候的趙高 春風得意,變得驕傲自大。
他一方面腐化秦二世,讓他窮奢極侈,造成百姓怨聲載道。從根本上動搖了秦國的基業(yè)。
另一方面,他唆使秦二世,對他說:“陛下,若要帝位穩(wěn)固,必先將朝中老臣大將來個大換血,全部換上自己的心腹”。
胡亥是個沒主意的人,自然點頭稱是。
接著趙高又說:“陛下的兄弟姐妹眾多,個個封王稱爵,恐怕日后有變,不如盡早除之!”胡亥心軟,開始還有點不同意,但經(jīng)過趙高一番解釋和分析后,也就糊里糊涂的答應了。
這下,秦都咸陽成了趙高的殺人場。
他大開殺戒,對于所有的前朝重臣,或者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統(tǒng)帥統(tǒng)統(tǒng)殺無赦。還殺掉了秦始皇的十二個兒子,和十個女兒,要么車裂,要么剮刑。
看到這些以往驕橫無比,盛氣凌人的秦朝貴族和尊貴榮耀的王子公主們或被碾成肉泥或被砍成一塊塊的,趙高內(nèi)心有著說不出的痛快淋漓。
在這場屠殺中,名相李斯亦未能幸免。
李斯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及其后建立封建中央集權的過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勞,因而備受秦始皇的重用。
同時,李斯又是“沙丘之謀”的參與者,秦二世對他頗為寵信。
陳勝、吳廣兩個種地的率領一幫農(nóng)民發(fā)動起義后,李斯心里火急火燎的,他擔心自己辛辛苦苦幫助秦始皇打下的江山被二世斷送了,于是就給二世上書進諫,可是經(jīng)過趙高調(diào)的二世這次是一門心思撞南墻了,李斯苦口婆心說了一大堆,二世當面答應得挺好,過后照樣花天酒地。
趙高一方面擔心秦二世了解朝局后會追究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將李斯視為其專擅朝政的唯一障礙,因而便把矛頭對準了他。
關鍵詞:秦朝歷史作文素材,秦朝歷史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