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卓文君是一個怎樣的人她的愛情最后結(jié)局怎樣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之間的故事就是富家千金與落魄才子相識、相愛、相守,無奈受到父母的阻礙,富家小姐就跟著才子跑了,多年后,待才子功名在身,榮歸故里,便是一個大團(tuán)圓的結(jié)局。
卓文君家中很有錢,已經(jīng)都不知道是富幾代了,家有良田千頃,珍稀古玩無數(shù)。卓文君從小錦衣玉食,父親卓王孫又請來名師給卓文君上課,所以卓文君吟詩作對不在話下,尤擅音律,琴藝也很不錯。
卓文君十六歲的時候第一次嫁人,可惜丈夫沒幾年就去世了,卓文君就成了寡婦,只好返回娘家居住。
卓文君家住在臨邛縣,臨邛縣令王吉有個好朋友叫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這個人在仕途上很是失意,為了安慰朋友,王吉就邀請司馬相如在臨邛住了下來。
卓王孫聽聞縣令王吉有位交好的朋友,就在家中舉行宴會來招待司馬相如,讓他感受一下臨邛人的熱情好客。
司馬相如推辭了,但是受不住卓王孫的熱情好客,只得答應(yīng)來宴席作客。卓文君一早就聽說過司馬相如的才名,知道父親邀她來家中作客,就想偷偷看一眼,這位才子究竟長什么樣。
所以她就躲在屏風(fēng)后面,偷偷窺視。但沒想到司馬相如偶然中發(fā)現(xiàn)了,不好揭穿,只好裝作不知道。
酒席上,司馬相如被邀請彈一曲,司馬相如也不做推辭,就彈了一首《鳳求凰》,表達(dá)愛慕之情。司馬相如這是有意撩妹了,卓文君當(dāng)然知道司馬相如為什么談這首曲子,就偷偷把頭伸出來望向司馬相如。
這樣一看,不得了了,卓文君一下子就被彈琴的司馬相如傾倒了,好帥好想嫁給他。曲畢,司馬相如就讓他安付貸的侍者送給卓文君禮物,借此表達(dá)對卓文君的喜歡。
當(dāng)天晚上,卓文君就收拾好包袱,偷偷出府去找她心愛的司馬相如了。他倆一碰面,緊緊擁抱在一起,靜默片刻,才想起她這樣偷奔出府,父親知曉后一定會把自己給抓回去的,所以,他們連夜趕回了成都。
卓文君真的是個很大膽的女子,勇于追求愛情。就算是現(xiàn)代人都做不到一面就定終身的吧!況且,私奔對古代女子來說是很丟臉的事情。
第二天,卓王孫一早起來就被人告知自己的親親女兒跟著司馬相如跑了,這個不孝女,我要同她斷絕父女關(guān)系,氣煞我也。
卓文君到成都之后才發(fā)現(xiàn)司馬相如的家境到底如何,可以說是十分窮了,根本不足以養(yǎng)活他們倆,所以他們還是回到了臨邛,倆人開了一個小酒館。
卓文君在堂前打酒,司馬相如就在后面清洗酒具,生意做得還不錯。卓王孫看見自己的女兒這樣,又是羞恥又是心痛,卓文君哪里做過這樣的粗活。
他舍不得女兒這樣,所以就給了卓文君一份豐厚的嫁妝,可以讓他們夫妻倆一輩子衣食無憂。
后來司馬相如受到漢武帝的賞識,被封為郎。男人一旦有權(quán)有勢就容易變心,司馬相如竟然跟卓文君說他要納妾。
卓文君就給司馬相如回了一首詩,名為《白頭吟》,其中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可是流傳百世。
但這沒有打消司馬相如納妾的念頭,他回了一封信給卓文君,信上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萬千”,獨獨缺少“億”字,難道是丈夫在暗示我們之間已經(jīng)沒有回憶了嗎?卓文君心痛無比,又回了一封《怨郎詩》。
字字都是對司馬相如的埋怨和對美好往事的追憶,司馬相如一讀,也想起當(dāng)年他們一起守在酒館中的日子,想起他們曾經(jīng)的恩愛,羞愧萬分,想與卓文君同修舊好,再不提納妾之事。
面對丈夫的移情,卓文君沒有歇斯底里地哭鬧,而是以詩寄情來挽回丈夫,真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女子。
關(guān)鍵詞:歷史人物作文素材,歷史人物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