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的最高領導層。1927年4月中共五大上正式設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在之前四屆黨代會,中央最高領導機構為“中央局”,中央局的委員相當于五大之后政治局常委的地位。五大之后,中共最高領導層幾經(jīng)易名與機構變遷,但始終保留了政治局常委的架構,延續(xù)至今。從中共一大開始,曾任和在任的常委共有70多人。適逢中共建黨93周年前夕,以下是盤點的中共歷史上政治局常委之最,讓我們以不同的視角重溫中共的歷史變遷。
最早的政治局常委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成立了最初的黨的最高領導機構:中央局,并選舉陳獨秀為中共中央第一任總書記,張國燾與李達為中央局委員。
最年輕的政治局常委
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上,張國燾當選為中央局委員,時年僅23歲零8個月,成為中共歷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局常委。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變動最頻繁的政治局常委:中共六大與七大之間
因為時局的復雜性,從中共六大到七大中間隔了17年(1928-1945),期間召開了七次全會、多次政治局會議和擴大會議。其中最著名的是1935年1月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15年間,因為路線斗爭、叛變與暗殺等各種因素,領導層更替極為頻繁。從六大到七大期間,總書記(當時也曾稱主席)換了五人,分別是向忠發(fā)、王明、博古、張聞天和毛澤東,前前后后有大約20人曾任政治局常委。
向忠發(fā)(1880-1931)。1928年7月六大上當選為政治局主席,1931年1月六屆四中全會被王明、博古等人拉下馬。6月22日被國民黨政府逮捕,隨即叛變,次日晚即被槍斃。
王明(1904-1974)。1931年1月7日在上海秘密召開六屆四中全會。會議根據(jù)米夫的旨意,撤銷了瞿秋白、李立三的政治局委員,王明卻一步登天,從一個普通的黨員進入政治局常委,并擔任代書記,竊取了中央的領導崗位。9月,王明去莫斯科任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他的親信秦邦憲(博古)擔任臨時中央總負責人。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秦邦憲(1907-1946)。六屆四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明1931年9月去莫斯科后,博古接任總書記。1934年1月六屆五中全會連任總書記。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失去最高統(tǒng)帥地位,但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員。
張聞天(1900-1976)。遵義會議上被推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至1938年9月六屆六中全會。而此時毛澤東在黨內的地位不斷提升,逐漸成為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毛澤東(1893-1976)。1938年9月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這次會議是第一次由毛澤東作政治報告的中央全會,也完全確立了毛澤東在黨的最高領導地位,并最先使用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說法。
這一期間,在總書記的位置上也誕生了許多之最
例如,1931年1月王明任代總書記后,僅僅8個月就讓出了總書記一職,前往莫斯科,成為中共歷史上在任時間最短的總書記。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博古1931年9月接任總書記一職后,成為最年輕的總書記,時年僅24歲零4個月。
除此之外,如果不以年齡等具體指標來衡量,我們還可以說向忠發(fā)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中共最高領導人,因為其任總書記期間,蘇兆征、項英、周恩來、蔡和森等常委成員的實際決策權更強。
連任屆數(shù)最多的常委:陳獨秀、蔡和森、周恩來
三人均連任了五屆黨代會的常委。陳獨秀為中共一、二、三、四、五屆常委成員,并五屆均任總書記(1921-1927);蔡和森為中共二、三、四、五、六常委成員(1922-1931);周恩來為中共六、七、八、九、十屆常委成員(1928-1976)。
在任時間最長的常委:周恩來
雖然陳獨秀、蔡和森、周恩來都連任了五屆政治局常委,但周恩來是中共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常委,從1928年中共六大當選常委以來,除中間短時間離開常委成員之外,周恩來從未離開中共最高領導層,直到1976年去世,長達47年零5個月。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最短命的政治局常委:羅亦農,享年26歲。
羅亦農(1902年5月18日-1928年4月21日),字慎齋,湖南湘潭縣易俗河人,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工人運動領袖。其妻為李文宜。
1927年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后歷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1927年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十一月擴大會議入選為政治局常務委員并兼任中共組織局主任,成為中共最高層領導人之一。
1928年4月15日,羅亦農因秘書何家興郝稚華夫婦叛變出賣,在上海公共租界內戈登路(今江寧路)望德里被租界巡捕逮捕。18日引渡給淞滬警備司令部。4月21日被殺害于上海西郊,時年26歲。
1949年起平均年齡最年輕的一屆常委
七屆二中全會常委成員,平均年齡51歲。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1949年中共建政之時,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員是由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產(chǎn)生,為毛澤東(55歲)、朱德(62歲)、劉少奇(50歲)、周恩來(50歲)、任弼時(45歲)和陳云(44歲),平均年齡為51歲。
往后各屆常委成員的平均年齡都遠遠高于中共建政最初的構成,在1970年代末80年代初達到老齡化的最高峰。
政治生涯最曲折的常委:鄧小平三進三出政治局
鄧小平的三進三出政治局經(jīng)常為眾人所聞。但究竟是哪三進哪三出可能就少有人說的清楚。
第一次進出
1956年9月八屆一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與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等共同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領導人。1969年10月中共九大召開后,鄧小平被剝奪常委資格,被下放到了江西南昌新建縣。
第二次進出
1973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鄧小平的國務院副總理職務。1975年1月十屆二中全會上補選鄧小平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開始全面整頓經(jīng)濟工作。1976年4月,中央政治局開會,宣讀并通過了《關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鄧小平再次被剝奪常委資格。
第三次進出
1977年7月十屆三中全會上,中央一致通過了恢復鄧小平職務的決議。鄧小平第三次進入政治局常委,與華國鋒、葉劍英等人組成常委領導層。直到1987年十三大召開前,為了身體力行地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鄧小平提出退休愿望,并辭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的職務,并在1989年11月十三屆五中全會上正式退休。
在任上最年長的常委:朱德
1976年4月24日,已經(jīng)90歲高齡的朱德仍抱病堅持工作。
1976年6月21日,朱德會見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這是朱德最后一次會見外賓。1976年7月6日,朱德與世長辭
擔任省、市委書記最多的常委:張德江
張德江,男,漢族,1946年11月生,遼寧臺安人,1968年11月參加工作,197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經(jīng)濟系畢業(yè),大學學歷。2013年3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現(xiàn)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張德江在進入政治局常委之前,曾歷任吉林、浙江、廣東、重慶四個省級行政區(qū)的省(市)委書記,這在1949年后的中共歷史上非常罕見。
關鍵詞:黨史故事作文素材,黨史故事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