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故事)許世友:兩袖清風的人民將軍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民國時期,在我國中部的一個小鎮(zhèn)子上,一個小和尚到藥鋪里去抓藥。藥店老板看到小和尚還少兩文錢,說什么也不給藥。小和尚焦急地說:“師父生病了,這藥是拿去救命的啊!”老板還是不肯。
這時,有一個洋人陪著太太走在街上。洋太太要騎馬,但因為馬太高,洋太太騎不上去。洋人驕橫地說:“誰給我太太當腳墊,我就給誰兩個銅錢?!毙『蜕邢氲搅苏谏〉膸煾?,立刻說:“我來!”于是,小和尚在馬下當肉墊子,讓洋太太踩著上了馬。洋人扔下一把銅錢就要走人,小和尚看著地上亂滾的銅錢,氣憤地睜大雙眼瞪著洋人。洋人一看小和尚敢用眼睛瞪自己,回過頭來就給了小和尚幾個耳光。小和尚想反抗,但又想到了正在生病的師父,便默默地忍受下來。
回到寺院里,小和尚給師父喝了藥后,忍不住講了當天發(fā)生的事。小和尚憤怒地說:“什么時候,我們中國人不會被人欺負?”師父告訴他,想要不受欺負,就要學武功。于是,小和尚從此天天苦練武功,長大后參加了人民的軍隊——紅軍,成為一代戰(zhàn)神。他,就是傳奇將軍許世友。
許世友家境貧困,在他8歲的時候,為了能有口飯吃,就到少林寺做了佛門苦役。許世友從小就有反抗壓迫的思想,他在少林寺里苦練武功,整整練了8年。然后他又練了3年的“貼壁”和3年的“吊臂”。“貼壁”,就是在墻上釘幾根短木樁,晚上睡覺就睡在上面。睡覺時只能側(cè)著身子,緊貼墻壁,全身繃得緊緊的,一松勁就掉下來,這是練輕功。白天還要在腿上綁沙袋,干活也好,練武也好,都不許解下來。輕功練成了,才能飛檐走壁。丈把高的房子,小許世友一縱身就能上去,而且不會踏碎一片瓦。“吊臂”,就是晚上找個地方,如門框、屋梁等,雙臂吊在上頭過夜。白天再練打沙袋,這是練臂力。此外還要練鐵沙掌:頭一年,練習用手指插黃豆,五個指頭伸直,兩只手輪番插,練到面對一桶黃豆,一下子就能插到底;第二年,插一桶小米;第三年,插一桶沙子。
學成武藝,離開少林寺后,許世友回到了家鄉(xiāng),但他發(fā)現(xiàn),老百姓還是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1926年,大別山爆發(fā)了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運動,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四鄉(xiāng)農(nóng)民捉豪紳,殺土劣,抗租稅,砸煙館,搗當鋪,分錢糧,把那些穿馬褂的老爺們通通打翻在地。種田佬掌起了印把子,挑糞的當上了大委員。許世友因為學過少林武功,還懂得一點軍事知識,被選為乘馬崗六鄉(xiāng)的農(nóng)民義勇隊大隊長兼炮隊隊長。
后來,蔣介石叛變了革命,革命到了低潮時期。有的人逃跑了,有人勸許世友也逃跑,許世友憤怒地說:“一年多來,我們這些世代為牛馬的農(nóng)民,腰桿直了,說話粗了,去縣衙門里可以大搖大擺,有錢人見了我們也點頭哈腰,這還不是因為有了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還不是因為我們手中有了槍桿子?放下槍桿子,無疑是引狼入室。我們不能指望那些老爺、大人們發(fā)善心,還不如提著腦袋去殺出一條生路。人死算什么?殺頭不過碗大的疤!”
許世友利用從小長在這里、熟悉地形的優(yōu)勢,在深山密林里和敵人打起了游擊。游擊隊生活很苦,許世友帶頭吃葛根、毛栗、楊桃、竹筍。長期吃這些東西,人的兩腿會發(fā)軟,渾身沒勁,但戰(zhàn)斗卻十分頻繁,今天圍個寨子,明天打個埋伏,后天再來個晝夜百八十里的急行軍,幾乎是天天打仗,有時一天要拼殺好幾回。在許世友的帶領(lǐng)下,大家并沒有怨言,沒有人開小差,沒有人當孬種。
許世友小時候沒讀過書,但喜歡聽大人講《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榜》,他在戰(zhàn)斗中靈活地把中國古代智慧應(yīng)用在現(xiàn)代戰(zhàn)場上。
有一次,許世友帶領(lǐng)戰(zhàn)友們攻打一個叫大山寨的地方。這個寨子是地主武裝盤踞的地方。大山寨筑在相連的兩個山頭之上,青石壘寨,墻堅溝深,易守難攻。許世友親自當敢死隊隊長,發(fā)明了用桌子裹上被子的“土坦克”,舞著大刀往上沖,終于贏得了勝利。
許世友在當紅軍時,先后做過6次敢死隊長。每當山頭、碉堡攻不下來時,他就組織敢死隊往前沖。許世友帶上一支槍,一把大刀,遠了用槍打,近了用刀砍,甚至在他當了軍長后還做了一次敢死隊長。他負過8次傷,負傷后沒有藥,就抓把鍋灰糊在傷口上。
解放后,許世友雖然晉升為上將,但他仍然保持了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樸素作風。許世友幾乎沒有什么個人財產(chǎn),他唯一的家當就是一只鑲著銅邊的老式樟木箱子,箱子里只有幾套軍裝,幾雙布鞋,再就是許世友自己親手用布條打的布草鞋。有一次,許世友到軍區(qū)司令部嘉禾農(nóng)場視察工作,恰逢農(nóng)場剛砍下了一些甘蔗,于是,農(nóng)場工作人員將一捆甘蔗放在了許世友吉普車的車廂里,說是讓首長嘗嘗部隊官兵自己種的甘蔗。許世友沒有推辭,欣然接受,回來后便分給工作人員吃了。1975年,一位副參謀長到越南訪問,給許世友帶回了兩瓶越南產(chǎn)的山葡萄酒,許世友將酒送到了食堂,讓工作人員享用了。許世友收過的最“重”的一份禮,是老家的公社黨委書記帶來的一袋板栗、一袋核桃和一桶麻油,這是許世友一向喜歡吃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稍S世友也沒有獨享,將板栗、核桃分給了工作人員,將那一桶麻油拿到了工作人員用餐的小食堂,讓大家一起分享。
許世友將軍一生參加過國民革命、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但在老百姓心中,他永遠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人民將軍。
關(guān)鍵詞:黨史故事作文素材,黨史故事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