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種(?—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國。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后,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繼續(xù)留下為臣,卻被勾踐不容,受賜劍自刎而死。
赴吳請糴粟萬石,兩年后,揀擇精粟而蒸,還于吳。
吳既滅,范蠡引退,致信種曰:“高鳥散,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蔽姆N得范蠡書后稱病不朝,人或讒文種且作亂。越王乃賜文種屬鏤之劍曰:“子有陰謀兵法,頃敵取國。九術之策,今用三已破強吳,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術為孤前王于地下謀吳之前人?!狈N遂伏劍。死后葬于越都西山之上,改名西山為“種山”,即紹興城內臥龍山。墓在臥龍山望海亭之下。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后,范蠡隱退,并留下信給文種,勸他逃跑。文種看了之后,稱病不朝。于是有人進讒言說文種要造反作亂,勾踐聽信讒言,賜給文種一把名為屬縷的劍,說:“你當初給我出了9條對付吳國的策略,我只用3條便打敗了吳國,剩下6條在你那里,你用這6條去地下為寡人的先王去打敗吳國的先王吧!”于是文種自殺。
勾踐為什么要殺文種? 越國一舉滅吳后,文種不聽范蠡的勸告,仍滯留于越國為相。在要和平還是要成霸的戰(zhàn)略方針上,主張養(yǎng)民的文種與勾踐又發(fā)生了最為強烈的沖突!當勾踐以夫差賜死伍子胥的同樣方法賜文種死時,文種仍“執(zhí)迷不悟”。他只怨勾踐無情無義,卻不知自己的心境與識見,已與越王相去甚遠。某種程度上說,文種之死無可避免!是“王者之道”與人本性不可共存的必然結果。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文種墓位于府山東北隅。《越絕書》:“種山者,句踐所葬大夫種 也?!薄秴窃酱呵铩?:“越王葬種于國之西山?!?
墓于1981年重修。東北向,圓形,塊石疊砌,高1米、周13.20米,黃土封頂。墓前建有石亭,單檐歇山頂。亭內碑高2.40米、寬0.80米,陽面鐫“越大夫文種墓” ,陰面刻重修文種墓碑記。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詞:春秋戰(zhàn)國作文素材,春秋戰(zhàn)國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