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平南王的稱號是清廷為其封賜的,實際上尚可喜是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的將領(lǐng)。原本是崇禎皇帝倚重的抗清將領(lǐng),卻出人意外的投降了清朝,吊裝矛頭將屠刀對準(zhǔn)了自己的同胞。因為有這樣的一件事在,尚可喜在歷史上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爭論頗多。
公元1604年,尚可喜在海城出生,字元吉,號震陽。尚家祖籍原本在山西洪洞,后來遷到河北衡水縣,1576年的時候,尚可喜的祖父又舉家前往遼東海州。所以尚可喜最后是在海州出生的。
尚可喜父輩兄弟,都參軍戍邊,為明朝君主效力。尚可喜長大之后,也跟隨自己的父親尚學(xué)禮戍守邊關(guān),在東江總兵毛文龍帳下效命,官至廣鹿島副將。
公元1629年,袁崇煥斬殺毛文龍,東江總兵之職由皮島總兵沈世奎接任。沈世魁與尚可喜有間隙,到任之后,想法設(shè)法的想要將尚可喜除去。后來奸計被尚可喜的屬下探知,尚可喜于是又了反明降清之意。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這件事情過后,尚可喜暗中與皇太極接觸?;侍珮O得知尚可喜歸降之意大喜,不禁大呼“天助我也”,并賜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后來尚可喜率麾下部將及轄下五島軍資器械航海歸降?;侍珮O親自出城相迎,不僅多有賞賜,還想方設(shè)法的在先前的俘虜中,尋找尚可喜存活的家族成員。尚可喜降清之后,得封總兵官之職。
皇太極建立大清之后,尚可喜封智順王,與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并稱清初“三順王”。
尚可喜先是在松錦之戰(zhàn)中立下功勛,隨后又跟隨多爾袞征戰(zhàn)朝鮮,迫使朝鮮投降,訂城下之盟。
崇禎十七年,清軍入關(guān)。尚可喜跟隨豫親王多鐸南下,一路征戰(zhàn),順治六年得封“平南王”,賜金印、金冊。尚可喜隨軍沿海州、山海關(guān)、天津、登州、武昌、岳陽、南韶、肇慶,最后直至廣州。順治十七年,抵達(dá)廣州城下,將廣州城圍困十個月之久。等到廣州城攻下之后,城中居民遭到了清軍的大肆屠殺,歷史上將此次事件稱為“廣州大屠殺”。而在這次屠殺中嗎,尚可喜手中可謂沾滿了同胞的鮮血。 作文培訓(xùn)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后來尚可喜與耿繼茂一起在廣州建立王府,放縱部屬為害當(dāng)?shù)厝嗣?。廣州當(dāng)?shù)毓賳T上奏彈劾,反遭二人誣陷。后來還是遷給事中的楊雍健上書言:“一省不堪兩藩,請量移他省?!惫⒗^茂才移鎮(zhèn)福建,尚可喜專鎮(zhèn)廣東。當(dāng)?shù)厝嗣?,得以喘氣。
1655年首次上疏以“痰疾時作”請求歸老遼東,順治帝挽留。此后奏請鎮(zhèn)壓海盜,尚可喜在廣東私市私稅,“每歲所獲銀兩不下數(shù)百萬”,用以支付高昂的軍費開支。
康熙十二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安達(dá)公尚之信鎮(zhèn)守廣東。后來早就有撤藩之意的康熙帝,以尚之信跋扈為由,下扯藩詔令。平西王吳三桂得知扯藩政策之后,不甘心權(quán)利的喪失,與其他兩位藩王一起騎兵反清。
尚可喜根本沒有反心,為了洗清自己的干系,他甚至將吳三桂的勸反書呈報給朝廷,以表忠心。1675年,朝廷加封尚可喜為平南敬親王。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尚可喜雖然沒有反心,但是他的兒子卻并不是這樣想的。公元1676年,尚之信將自己的父親尚可喜困在府中。奪取了廣東最高指揮權(quán)之后,當(dāng)即響應(yīng)吳三桂的叛亂??滴跏迥?,尚可喜在尚之信叛亂的事實中憂急去世,享年73歲??滴醯蹫槠渖现u號“敬”,表示了對他的肯定。
他的兒子尚之信,在他去世三年后,被康熙賜死,年52歲。
關(guān)鍵詞:歷史人物作文素材,歷史人物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