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民國四少
張學(xué)良(1901-2001)字漢卿,遼寧省海城人。民國四大 美男之一。張學(xué)良的父親張作霖是民國初年有名的大軍 閥,以武勇于亂世之秋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大軍閥。少帥 張學(xué)良數(shù)度揮兵入關(guān),兩次直奉大戰(zhàn)成名。
日本人炸死張作霖后,少帥統(tǒng)領(lǐng)東北,同蘇軍打了一大 仗,又頂住日本人的壓力, 改旗易幟 。為保存實力、避免 被日軍挑起事端而被當(dāng)時稱為 不抵抗將軍 ,率東北軍撤 離東北, 九 一八 之后同楊虎城將軍 兵諫 ,被蔣關(guān)了大 半生,2001 年以101 高壽去世于夏威夷檀香山。
張學(xué)良為當(dāng)時花花公子之魁首,鴉片、可卡因、女明星 無所不好。 真正的民國四少 歷史回放
袁克文(1889 1931), 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 號寒云,又署龜庵,河南項 城人,昆曲名票,被稱為民 國四公子之一。袁克文是 袁世凱的次子,出生于朝 鮮漢城。由其三姨太金氏 (朝鮮人)所生。1931 年死 于天津。他從少年時代即 有過目成誦的天賦,記憶力 非一般人能比。因此,袁世 凱對所生17子、15女最寵愛 者就是袁克文。袁克文出 身在這樣高貴的門第,接受 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特殊 教育,這是他后來在詩詞楹 聯(lián)、琴棋書畫、文物鑒賞等諸 多方面無所不能、無所不精 的重要條件。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與他的父親大不相同, 袁克文無心于政治權(quán)位,其 作派瀟灑風(fēng)流,十分熱衷于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年輕時 的袁克文便粉墨登場,飾演 京劇文丑,成為著名的票友, 與梨園名家打得火熱。
1915 年袁世凱稱帝 時,他與其兄袁克定意見 相抵,觸怒了袁世凱,于是 他便游居上海,加入青 幫。后因無心爭爭斗斗的 事情,又移居天津。 張伯駒(1898 1982),字家騏,號 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 項城人。
張伯駒的父親張鎮(zhèn)芳,字馨 庵,河南項城人。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 紹,他是光緒三十年進(jìn)士,袁世凱 哥哥的內(nèi)弟,歷任長蘆鹽運使、直 隸按察使等職。中華民國成立后他 曾任河南都督,但因鎮(zhèn)壓白朗起義 不利而被免職。1915 年袁世凱稱 帝,他作為籌劃者之一,組織更變 國體全國請愿聯(lián)合會,任該會副會 長和登基大典籌備處副處長。張伯 駒生于1898 年,字叢碧。自幼天性 聰慧,7 歲入私塾,9 歲能寫詩,享有 神童 之譽(yù)。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張伯駒先生是集收藏鑒賞家、書 畫家、詩詞學(xué)家、京劇藝術(shù)研究家于一 身的文化奇人。 紅豆館主溥侗。溥侗是溥儀的族 兄,愛新覺羅氏,字后齋(一作厚齋),號 西園。因排行老五,內(nèi)外行尊稱其為 侗五爺 而不呼其名。溥侗從小酷愛 昆曲與京劇,因是清室宗親,家中富有, 又兼常接觸一些當(dāng)時的京昆著名藝人, 再加本人悉心鉆研,刻苦練功,遍訪名 師,終于達(dá)到了文武昆亂不擋,六場通 透的化境。
紅豆館主精于昆曲、京劇,對于京 劇則生、旦、凈、丑全能。《群英會》一劇能演 周瑜、魯肅、蔣干、曹操、黃蓋五個角色,且 都技藝精妙,出神入化。這與他有深厚的 文化素養(yǎng)有關(guān),能書善畫,通曉詞章音律, 精通古典文學(xué),對所演劇目的故事情節(jié)、人 物身份及規(guī)定情境有深刻領(lǐng)悟,又兼見多 識廣,博采眾長,因此對不同人物都有惟妙 惟肖的表現(xiàn)。 作文培訓(xùn),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紅豆館主還精于文物賞鑒, 實乃才藝俱佳,冠蓋絕倫,系中國戲曲史上 一大奇才。(據(jù)《光明日報》)
關(guān)鍵詞:民國歷史作文素材,民國歷史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