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商中,性就是指性情、個性、性格。良好的性情、個性、性格是情商高的重要指征。
為什么有的人是人見人愛?有的人孤僻無援?為什么有的人呼風喚雨,有的人資源枯竭?這就看出一個人情商的高低。天時、地利、人和,往往人和更重要。
曾國藩雖談不上人見人愛,但我們想一想,曾國藩當年出山之時,手里無一兵一卒,兜里無錢無銀,職位雖是二品,卻只有一個空頭侍郎名號,然而,羅澤南、王等人拱手把自己手中的鄉(xiāng)勇交給他指揮,當時的湘鄉(xiāng)縣知縣放棄知縣不做,跟隨曾氏出征,湖南的富豪紛紛捐款把白花花的銀子白白地送給他;初戰(zhàn)失敗,仍然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隨他?到后來,李鴻章說:“朝廷乏人,取之公府……知人之鑒,并世無倫。”現(xiàn)在看來也不是毫無根據(jù)的吹捧。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
同光年間許多督撫出自其麾下,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他的幕府也就是秘書班子比今天的中央辦公廳要牛得多,號稱晚清天下第一幕府。很多人放棄京城的翰林不做,新科進士不愿意留京,都樂于跑到湘軍前線或軍中來效勞,甚至學者文人都爭相來曾氏幕府。他為什么能贏得如此好的人才資源?
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正如前面講過的那樣,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聚集優(yōu)秀人才,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同樣是成功的重要基礎(chǔ)。做什么事,就有什么樣的人團結(jié)在你周圍。黑社會的老大,他身邊聚集的當然只能是馬仔;精明的商人,他身邊聚集的多有逐利之人。
現(xiàn)代人講求個性,一味標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忽略了個性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礎(chǔ)之上的。曾國藩并非一個毫無個性的人,相反,在晚清的官場,曾國藩算是一個另類。但曾國藩懂得在自己的個性、性情與他人的個性、性情之間盡可能地尋找最大公約數(shù)。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他的核心原則是“取人為善、與人為善”。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他在日記中寫道:
“為督撫之道,即與師道無異。其訓飭屬員殷殷之意,即與人為善之意,孔子所謂“誨人不倦”也;其廣咨忠益,以身作則,即取人為善之意,孔子所謂“為之不厭”也。為將帥者之于偏裨亦如此,為父兄者之于子弟亦如此,為帝王者之于臣工亦如此,皆以君道而兼師道,故曰“作之君,作之師”,又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葉開趕牛,皆此義爾?!?
同治二年正月廿一日又說:
“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yǎng)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然徒與人則我之善有限,故又貴取人以為善。
人有善,則取以益我;我有善,則與以益人。連環(huán)相生,故善端無窮;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首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學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念吾忝竊高位,劇寇方張,大難莫平,唯有就吾之所見多教數(shù)人,因取人之所長還攻吾短,或者鼓蕩斯世之善機,因以挽回天地之生機乎!”
同治二年八月初十日寫道:
“細思修己治人之道,果能常守勤、儉、謹、信四字,而又能取人為善,與人為善,以禮自治,以禮治人,自然寡尤寡悔,鬼伏神欽?!?
咸豐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又作一聯(lián):“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迸c此相關(guān)的還有一副:“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
所謂取人為善,就是在選人的時候注重一個“善”?;谌诵越陨频睦砟?,曾國藩認為“人性皆善,本體也。存心養(yǎng)性,以復(fù)其初,工夫也。孟子之言,大抵就本體指點,而示人以致功之方?!?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所謂“性”,曾國藩也有自己的解釋,“盡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聽其不可其者,于天,命也?!本唧w地說,打個比方,農(nóng)民種田,用功勤奮的人,到了秋天自然就會有收獲,偷工減料的人,到了秋天只會歉收,這就是“性”。
愛人、治人、禮人,性也;愛之而不親,治之而不治,禮之而不答,命也。因此,盡性,就是從個人修身養(yǎng)性處著手,使自己的行為思想合乎天道。盡性與曾國藩的天命觀是緊密相關(guān)的,即如上文提到過的那樣,努力了,盡到自己應(yīng)盡之性分,至于結(jié)果就要淡泊處之,也就是知天知命。
這也就是曾國藩曾經(jīng)說過的:“性不虛懸,麗乎吾自而有宰;命非外鑠,原乎太極以成名。是故皇降之衷,有物斯以有則;圣賢之學,惟危惕以惟微。”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s://www.euw.net
一言以蔽之,“性”就是講人的稟性。
雖然歷史上關(guān)于人性有性善與性惡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但不管哪一種,都強調(diào)后天的修為。稟性本善,需要后天的修持發(fā)揚;稟性本惡,更需要后天的修煉絞正。
志趣決定性分,在情商中,性分的高低自然也決定了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程度。
性分的具體內(nèi)涵又指德性。曾國藩說:“凡盛德之君子,必有非常之儀范。是真龍亦有云,是真虎必有風,不必如程門之游、楊、尹、謝,朱門之黃、蔡、陳、李,而后為響應(yīng)也。凡修業(yè)之大人,必有景從之徒黨,其二者其幾甚微,其兒甚著,非實有諸己,烏可幸至哉!”德與性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有什么樣的德就有什么樣的性。因此,這德性就是凝聚人心的無上法寶。
在德性上,曾國藩反對好名爭勝,不因他人的議論而改變自己,也不為外界物議所動。他說,在官場,“每有上下交推,眾望所歸者,轉(zhuǎn)瞬為人所唾棄;亦有群疑眾謗,浮議沸騰者,轉(zhuǎn)瞬又風平浪靜?!薄?唯有)卓然自立之士,歷常變紅黑而終不改其度?!薄氨说挛?,吾安焉;彼不德我,吾安焉,徐以觀其他。他行合義,友之如故;他行不義,而后絕之,終不相督責也。所謂道濟萬物,而不自居,施及后世,而不矜不伐,皆自于此?!边@也就是取人為善。
性分也包含氣節(jié)。儒家士子好講氣節(jié),但曾國藩認為,講求氣節(jié)亦需有度?!白院弥慷嘀v氣節(jié)。講之不精,則流于傲而不自覺。風節(jié)守于己者也,傲則加于人者也?!?
也就是說,講氣節(jié)要防止一個“傲”與“矜”字。歷史上很多懷負奇才的人,一般都不樂意被別人以常人視之,所以韓信見樊噲而自羞,最終為人所滅;齊桓公九合諸侯,卻因葵邱會盟略有矜傲,最終九國相叛;關(guān)羽忠勇貫天,卻因一念之矜,身敗于徐晃、地喪于呂蒙。因此,“能下人”,人皆信之;不自矜,危而得安。自古以來,以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立身者,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情商雖然是現(xiàn)代才有的概念,但認識自身的情緒,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情感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以及人際關(guān)系的管理等現(xiàn)代情商概念中的這幾方面內(nèi)容,在任何時候都是十分重要的。
情商是一種能力,情商是一種創(chuàng)造,情商又是一種技巧。既然是技巧就有規(guī)律可循,就能掌握,就能熟能生巧。只要我們多點勇氣,多點機智,多點磨練,我們也會像“情商高手”一樣,營造一個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寬松環(huán)境,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交際圈,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發(fā)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智商不高而情商較高的人,學習效率雖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時能比高智商者學得更好,成就更大。因為鍥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補拙。
曾國藩正是這樣一位情商大師,情商,就是他的一種另類戰(zhàn)略。
關(guān)鍵詞:歷史人物作文素材,歷史人物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