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秦國首次設置丞相,作為君王的助手。丞,就是承;相,就是助。樗里疾為右丞相,甘茂為左丞相。
樗里疾,秦惠文王異母弟,母親是韓國人。樗是樹名,他生活的地方有一株大樗樹,所以叫樗里,疾是他的名字。樗里疾滑稽多智,人稱“智囊”。他為秦國立下 不少戰(zhàn)功。第一次帶兵伐魏,奪曲沃。第二次帶兵與魏、韓、趙聯(lián)軍大戰(zhàn)修魚,斬首八萬二千級。第三次帶兵伐魏,取焦。第四次帶兵攻趙,活捉趙國大將,奪一 城。第五次協(xié)助魏章攻楚,活捉楚將70余人,斬首八萬。
甘茂,楚國下蔡人,學百家之術(shù)。 張儀、樗里疾推薦給秦惠文王,用為將,協(xié)助魏章攻楚,奪楚漢中郡。秦武王元年,蜀地造反。甘茂帶兵平定蜀亂,回來以后,任命為左丞相。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練字</a>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秦王、韓王相會。適逢韓相去世,于是樗里疾(他母親是韓國人)相韓,暫時離開了秦國一段時間。
秦武王跟甘茂說:“寡人想東通三川,以窺周室,就算我死了,也能夠不朽?!比な琼n國地盤,再往東就是周王室的洛陽。
甘茂說:“請派我去說服魏國一起伐韓,向壽可以當我的助手?!?
向壽是秦武王親信。
甘茂到了魏國,對向壽說:“你回去跟大王說:‘魏國已經(jīng)同意出兵。但請大王暫時還不要出兵伐韓?!鲁梢院?,功勞都歸你?!?
向壽回來,跟秦武王做了匯報。秦武王出兵心切,親自在咸陽東郊的息壤等甘茂。息壤是一個地名。當年大禹的父親鯀治水,用的就是息壤。按照顧頡剛的考證,咸陽東郊的息壤,是由于地下水豐沛,常常使地表突出隆起(這個說法似乎缺乏科學依據(jù))。息是生長的意思。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甘茂回來,秦武王問他為何不能馬上出兵。
甘茂說:“宜陽是一個大縣,相當于一個郡,韓國在此重點設防。大王冒著崤山通道的各種危險,兵行千里攻宜陽,困難很多。我聽說張儀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 河之外(魏國上郡),南取上庸(楚漢中郡),天下不認為是張儀能干,而認為是先王賢明。魏文侯派樂羊攻中山國,三年才打下來。樂羊回來論功,魏文侯拿出一 竹筐謗書給他看。樂羊趕緊跪拜叩頭兩次,說:‘這不是臣的功勞,都是大王的功勞?!沂峭鈦碇?,樗里疾、公孫是秦國公子。他們現(xiàn)在親近韓國,您一定會 聽他們的。您親韓,就等于欺騙魏王,我則被韓相公仲傭怨恨。當年 孔子的弟子曾參在費,有一個人跟他同名同姓,殺了人。有人跟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 了。’曾參的母親說:‘我兒不會殺人?!徔椚绻?。又有人來說:‘曾參殺人了?!溉匀患徔椚绻?。又有人來說:‘曾參殺人了?!附K于怕了,扔下紡 錘,翻墻而走。曾參是賢君子,以曾母對他的了解,連續(xù)三個人都說他殺人時,曾母也不信任他。我不如曾參賢德,您也不像曾母信任曾參那樣信任我,懷疑誹謗我 的又何止三個人呢?我也擔心您到時扔下紡錘啊?!?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
秦武王聽懂了他的意思,說:“好,寡人決計不聽那些讒言。我們在這里盟誓明志?!?
于是君臣二人在息壤盟誓。
■宜陽之戰(zhàn)
宜陽在河南宜陽西北、洛河北岸的韓城鎮(zhèn),當時為韓國所有。這里有一個秦王寨村,據(jù)說就是因為當年秦兵所筑營壘而得名。洛河從崤山和熊耳山之間流出來,經(jīng) 過宜陽之后與伊水匯合,再經(jīng)過洛陽,最后匯入黃河。秦武王說的“東通三川”,意即打通黃河、洛河、伊水,使車馬通行無阻,直入洛陽。宜陽依山帶水,控扼崤 函通道,東與中原相接。崤函險道160千米,秦國控制西段,韓國控制東段。宜陽正是東段上的軍事重鎮(zhèn)。所以秦武王要先奪宜陽,才能進攻周王室。宜陽境內(nèi)有 崤山,是韓國的西陲保障。韓國在此屯兵十萬,物資可支數(shù)年,城高墻厚,并不容易攻打。何況秦國是遠道千里來攻,增加了風險。當然還要考慮魏國、楚國的態(tài) 度。更大的風險,是甘茂所擔心的君臣相疑。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甘茂的謀略步驟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明白。他想幫秦武王實現(xiàn)心愿,又知道宜陽不易攻取,所以先去聯(lián)絡 魏國。魏國肯出兵,就多一份力量;不出兵,只要不幫韓國,就等于是幫秦國。聯(lián)絡魏國的目的其實是穩(wěn)住魏國。與秦武王盟誓的目的則是為了穩(wěn)住秦武王,消弭君 臣之間的疑忌。甘茂是明智的,也很冷靜,清楚自己所處的客卿位置。
秦武王三年秋,甘茂率兵攻宜陽,五個月都沒有打下來。
樗里疾、公孫果然在秦武王面前毀謗甘茂。秦武王動搖了,把甘茂召回來商量。
甘茂說:“息壤就在那里。”
秦武王立刻醒悟過來,說:“是啊?!庇谑窃黾颖?,要甘茂繼續(xù)攻城。
楚國看秦、韓相持,決定不再親秦,而出兵救韓。
東周國君(不是東周王,此時為周赧王八年)問趙累:“你怎么看這事?”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趙累說:“宜陽肯定被攻下來。”
東周國君說:“宜陽城八里見方,不是一個小城,還有十萬守軍,糧食能吃好幾年,韓相公仲傭率二十萬人馬,楚將景翠也率眾來救,秦兵肯定無功。”
趙累說:“甘茂是外國人,攻下宜陽才有功勞,攻不下來,就沒臉在秦國混。秦王不聽群臣兄弟的意見,執(zhí)意要伐韓,攻不下宜陽,秦王也丟臉。秦王與甘茂都把攻下宜陽作為賭注,所以我說宜陽肯定會被攻下來。”
東周國君說:“你幫寡人想想,我該怎么辦?”
趙累說:“您去跟景翠說:‘你享有楚國最高的爵位,出任楚國最大的武官,勝利了,不能加官晉爵,不勝則死。不如等秦軍攻下宜陽,你再進兵。秦軍害怕你乘其弊,必獻寶貝給你。韓相公仲傭感謝你救韓,也會獻寶貝給你?!?
看楚國出兵救韓,秦武王也很擔憂。
甘茂說:“楚國雖與韓國結(jié)盟,但不會為韓國賣命,先與我戰(zhàn)。韓國則擔心自己在前面與秦國戰(zhàn),楚國卻在后頭搞鬼。韓、楚必互相觀望。楚國嘴巴上說與韓國結(jié)盟,實際上又不想得罪秦國,所以我判斷他們會互相觀望。”
大臣馮章對秦王說:“宜陽打不下來,韓、楚乘吾弊,國家會有危險。不如把漢中郡還給楚國。楚國不出兵助韓,韓國就不能怎么樣了?!?
秦王說:“好?!?
派馮章去結(jié)交楚國。楚國也派人支援甘茂,盤算著如何兩邊得利。
宜陽沒攻下來,死傷甚眾。甘茂也有些灰心,想罷兵。
楚國大臣左成說:“國內(nèi)有樗里疾、公孫攻擊你,國外有韓相公仲傭憎恨你?,F(xiàn)在無功而返,你將里外不是人。不如繼續(xù)攻打宜陽。攻下來,你的功勞最大,樗里疾、公孫就沒話說了,秦人反而會怨恨他們?!?
于是甘茂繼續(xù)攻城,擂鼓三次,竟然無人向前。秦軍太疲憊了,甘茂無可奈何。
一員秦將說:“您不講兵法,必大困?!?
甘茂說:“我以客卿相秦,又以攻打宜陽來討好秦王?,F(xiàn)在攻不下宜陽,國內(nèi)有樗里疾、公孫誹謗我,國外有韓相公仲傭憎恨我,我就沒有立足之地了。明日再戰(zhàn),攻不下來,就把我葬在宜陽城下!”還拿出私財來重賞勇士。
第二天,擂鼓再戰(zhàn),終于攻下宜陽城,斬首六萬。韓國派韓相公仲傭入秦謝罪,兩國講和。
楚將景翠果然在此時進兵。秦國怕連續(xù)作戰(zhàn)打不過來,割讓一城(煮棗,在山東東明縣),與楚國講和。韓國也送來重寶。景翠得到秦國土地,收納韓國重寶,因此感激東周國君。秦軍師老力疲,又看楚軍在側(cè),一時不敢進兵,東周國暫時得以保全。
攻下宜陽,秦武王來到洛陽,看見象征天下權(quán)力的九鼎,一時高興,要力士孟說比賽舉鼎。秦武王本人就是一個大力士,喜歡跟人比力氣大,力士任鄙、烏獲、孟 說都因此當了大官。這次比賽他們舉的是龍文赤鼎,應該不是九鼎。不幸的事發(fā)生了,秦武王當場折斷小腿骨。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不治而死。比賽受 傷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歷史文獻第一次記錄了這次事故。
孟說滅族,烏獲下落不明。任鄙運氣比較好,13年后當了漢中郡守,又六年才去世。
這一仗打了兩年,贏得有些艱苦。秦武王動搖過,甘茂也動搖過,魏國態(tài)度在變化,楚國態(tài)度也在變化,有一個因素控制不好,就會無功而返。秦武王實現(xiàn)了東窺 周室的愿望,秦國也在軍事上、政治上贏得一個大勝利,不僅完全控制了崤函通道,而且把國境第一次推進至中原。函谷關(guān)是秦國的東大門。奪得宜陽,等于在國門 前方增設了一個軍事?lián)c,更有利于秦軍東出。
秦武王在位四年,因為時間短,謀略上并無明顯建樹。甘茂在內(nèi)外猜忌、楚魏反復不定的情況 下,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穩(wěn)住秦王,聯(lián)魏謀楚,虛心聽取意見,果斷鼓勵士氣,在師老力疲的情況下攻取宜陽,確實很不容易。他的才華值得肯定,客觀上也有利于 秦國的長遠目標。但他從個人利益出發(fā),以滿足秦武王的私欲為直接目標,把攻克宜陽作為自己在秦國立身的政治賭注,雖然有情不得已的苦衷,也不值得鼓勵。
關(guān)鍵詞:秦朝歷史作文素材,秦朝歷史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