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之谷大致內(nèi)容說齊桓公外出打獵誤入一座上谷,見到一位老人問是什么山谷,一位聰明的老人故意假托解釋地名,講了一個傻得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諷刺齊國司法的廢亂。然而齊桓公信以為真,把寓言當(dāng)成了真實的事情,沒有參透老人的真正目的。后來告知名相管仲,而管仲理解并接受了老人的諷諫,改進治理,解決司法公正問題。顯然,這篇文言文用意在勸誡治政者應(yīng)善于聽取老百姓的意見,治理好國家。
原文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被腹?:“何故?”對曰:“以臣名之?!被腹?:“今視公之儀狀, 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①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②。少年曰:‘牛不能生馬?!斐竹x去。傍鄰③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被腹?:“公誠④愚矣!夫何為而與之?!被腹鞖w。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⑤再拜曰:“此夷吾⑥之過也。使⑦堯在上,咎繇為理⑧,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笨鬃釉?:“弟子記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與?!?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注釋
?、贍迹▃ì):母牛。
②駒:小馬。
③傍鄰:附近的鄰居。
④誠:確實。
?、蓠?:同“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抟奈?:管仲之名。
⑦使:假如。
⑧咎(gāo)繇(yáo):即皋陶,唐堯時任法官,主持審判。理:法官。
?、嵋姳?:見,被。暴,欺凌。
?、猹z:法律,案件。
翻譯
齊桓公出外打獵,因追趕野鹿而跑進一個山谷時??匆娨焕先?,就問他說:“這叫做什么山谷?”老人家回答說“叫做愚公山谷。”桓公說:“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他回答說:“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被腹f:“今天我看你的儀表舉止,不像個愚笨的人,老人家為什么起這樣一個名字呢?”老人家回答說:“請允許臣下一一說來。我原來畜養(yǎng)了一頭母牛,生下一頭小牛,長大了,賣掉小牛而買來小馬。一個少年說:‘牛不能生馬?!桶研●R牽走了。附近的鄰居聽說了這件事,認(rèn)為我很傻,所以就把這個山谷叫做愚公之谷?!被腹f:“您確實夠傻的!您為什么把小馬給他呢!”桓公就回宮了。第二天上朝,桓公把這件事告訴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齊桓公拜了兩拜,說:“這是我的愚笨。假使唐堯為國君,咎繇為法官,怎么會有強取別人小馬的人呢?如果有人像這位老人一樣被欺凌,也必定不給的。那位老人知道現(xiàn)在的監(jiān)獄斷案不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馬給了那位少年。請讓我下去修明政治吧?!笨鬃诱f:“弟子們記住這件事,桓公是霸主;管仲是賢明的宰相。他們尚且有把聰明當(dāng)作愚蠢的情況,更何況那些不如桓公和管仲的人呢!”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關(guān)鍵詞:春秋戰(zhàn)國作文素材,春秋戰(zhàn)國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