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朝鮮始終是一對難兄難弟,兩個國家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相攜走過了無數個風風雨雨,在歷史上朝鮮曾長期依附于中國,對我天朝俯首稱臣。每逢小弟朝鮮有難,中國這個老大哥可以說是有難必幫。時至今日,中朝兩國依然保持著睦鄰友好的邦交關系。
那么中國第一次援兵朝鮮是在什么時候呢,援兵前后來龍去脈又是怎樣的呢。中國第一次正式援兵朝鮮是在明朝,主要是對抗來自另外一個和中國一衣帶水的國家——日本的威脅。
公元十六世紀下半葉,時值日本戰(zhàn)國時代末期。當時諸侯混戰(zhàn),各方諸侯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到了一五九零年,一個平民出身叫做豐臣秀吉的領袖一呼百應,結束了長達百余年諸侯混戰(zhàn)的局面,完成了日本的全國統(tǒng)一。俗話說功高震主,此時日本天皇的權力就被旁落。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作為日本實際最高領導人的豐臣秀吉野心勃勃,不再滿足于對日本本土的控制,決心開辟海外殖民地。而離日本比較近,也比較熟悉的國家,就當數中國和朝鮮了。對于作為天朝上國的中國,日本是絕對不敢輕舉妄動的。如此一來,“雄性激素”分泌過旺的日本只好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了中國的附屬國——朝鮮。
而更為奇葩的是,當時作為中國附屬國的朝鮮,自以為吸收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個素質較高的文明大國。聽聞日本要侵略他們的消息后,竟然不敢相信日本這個蠻夷之邦,竟敢打他大朝鮮的主意,于是就派一個代表團前往日本一探虛實。
所謂的代表團,其實更準確的應該來說是個考察團,因為日本不可能對朝鮮代表團說,你們注意了,我什么時候要去打你。畢竟當時日本的國力有限,凡事兒還得偷偷摸摸的來。所以說,朝鮮的人員不可能從日本的官方口中得到準確的消息,只能自己在日本多方觀察,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就這樣,這個考察團就在日本吃喝玩樂搜集情報,到了第二年回來了。回來你得有東西啊,不能白白的拿著公款在國外吃喝玩樂了那么多天空手而歸吧。朝鮮國王要聽聽他們打探來的消息,此時,分歧就出現了。代表團團長黃允吉認為,日本一定會對朝鮮采取軍事行動的,只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而與此截然不同的是,副團長金誠一則認為,日本可能會對朝鮮采取一些措施,但絕不至于兵戎相見。當朝鮮國王又問及二人對豐臣秀吉的印象時,黃允吉說:“光彩煥發(fā),具有膽略?!倍鹫\一則是把豐臣秀吉形容成老鼠一樣,沒有任何的威嚴。
金誠一可以說是真不誠實,要說朝鮮國王也是腦殘,你想想豐臣秀吉既然有本事兒結束諸侯混戰(zhàn)統(tǒng)一日本,有可能如金誠一所描述那樣像老鼠嗎?但是,腦殘就是有,朝鮮國王偏偏就聽信了副團長金誠一的判斷。腐朽的朝鮮王朝絲毫不動腦子,也不愿相信自己會有滅頂之災。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就像一些人明明知道自己會有災難,可是就不愿意相信,這是一種很奇怪的心理,不敢于正視矛盾,因而也就不可能及時的解決矛盾。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告訴我們,物質不因人的意志轉移而轉移,不錯的,朝鮮不愿相信日本會攻打他們,日本就真的不打他們了嗎?不可能!
一五九二年,豐臣秀吉親自率領海陸軍隊共十五萬人,劈風斬浪渡過日本與朝鮮之間的對馬海峽,在朝鮮半島南端的釜山登陸。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朝鮮早已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面對日本勢如破竹的攻擊,朝鮮不堪一擊。不久,日本軍隊就長驅直入,奪取了朝鮮的首都漢城。
懦弱的朝鮮國王見首都淪陷,就趕快北逃,先是逃到了開城,開城不久又淪陷。接著又逃到了平壤,平壤也跟著淪陷。最后逃到了和中國只有一江之隔的義州。日本方面從四月份開始在釜山發(fā)起攻擊,到六月平壤淪陷,僅僅用了大概三個月時間,朝鮮全國八個道就全部淪陷,只剩下朝鮮國王龜縮的小小義州。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面對日本軍隊咄咄逼人的攻勢,朝鮮國王急忙向老大哥中國求助,并要求舉族遷往中國境內,以免落入敵手。而當時作為執(zhí)政府的明王朝自身也是百病在身,其中最大的病就是當時寧夏一帶正值兵變,兵力集中在那兒,一時調遣不開。但是作為老大哥的中國并沒有因此袖手旁觀。
時任兵部尚書的石星決定派諳熟日本語言的沈惟敬,作為中國特使前去和日本商議。到了平壤之后,日本方面表示給中國一個面子,也不愿意和中國作對。如果中國方面愿意,日本可以撤出平壤到大同江以南,和中國劃江而治,瓜分朝鮮。日本人心也真大,大同江在哪兒?大同江南面大概是朝鮮三分之二的領土,而中國可以分到的僅僅是三分之一。
再說中國作為朝鮮的老大哥豈能這樣任人宰割朝鮮,自己都舍不得打罵呢。中國斷然拒絕了日本方面的無理要求,同時表示朝鮮作為一個國家,理應收復自己的領土和主權。當年九月,明王朝派遣李如松為大將,率領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就跨過了鴨綠江。
作文網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開赴朝鮮戰(zhàn)場后,李如松先與朝鮮國王會合,之后開始進攻。戰(zhàn)爭伊始,中國軍隊士氣高漲,勢如破竹,很快就相繼收復了平壤、開城等地。受挫后的日本軍隊,見正面迎擊不行,就該用智取。日本派了一個間諜,讓李如松放松了警惕,正當李如松得意忘形之時,日本來了一個突襲。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國軍隊仍然將日本軍隊擊退。
最后兵敗如山倒的日本軍隊撤離到最初登陸的釜山,豐臣秀吉則打道回府,返回日本老巢,只留下一些兵將繼續(xù)堅守釜山等候命令。除了釜山一地,朝鮮全國光復,明王朝下令朝鮮國王不用再搬家到中國了,還都漢城。白撿了個便宜的朝鮮國王喜得屁顛屁顛的。
之后中國主張談判解決,關系雙方實現和解,朝鮮方面對于和解當然自是求之不得。談判一事兒由沈惟敬出面負責,最后中日雙方決定,中國方面要做的是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允許日本貿易往來。與此同時,日本軍隊必須撤出釜山。但是不要忘了日本尚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天皇,雖然主張大權的是豐臣秀吉,但是他會接受“國王”稱號的冊封嗎?
豐臣秀吉何許人也,當然不可能。豐臣秀吉之所以這么做只是為了掩人耳目,以便暗自集結兵力,重整旗鼓。一五九六年,中國使節(jié)團前往豐臣秀吉在日本大阪的老巢,舉行冊封典禮,朝鮮方面也派人前往。令中國和朝鮮大為不解的是,豐臣秀吉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一會兒嫌中國使節(jié)團人員的官位太低,一會兒嫌禮物弱爆了,不僅是在侮辱日本,同時也實在侮辱中國。
關鍵詞:戰(zhàn)史風云作文素材,戰(zhàn)史風云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