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無恥地篡改先父始皇的遺詔,踏著兄長扶蘇的鮮血卑劣地登上了“秦二世”的寶座??恐@樣的血腥手段詐立成功,他誠惶誠恐,內(nèi)心深處比任何人都清楚 自己的這個皇位是怎么弄來的。所以,即位以后,他便跟自己的先父當(dāng)年一樣急不可待地要證明自己政權(quán)的合法、皇位得來的正當(dāng),證明自己也是奉天承運。為此, 他巡游天下,太興土木,加強祭祀,把他爹走過的路線重新走了一遍??墒?,做完這:些之后,胡亥心里還是惴惴不安,滿朝文武都是他爹的舊部,還有一群對他了 如指掌的兄弟姐妹,他能高枕無憂地享受人生嗎?身居九卿、滿腹壞水的趙高又會給胡亥想出什么餿主意呢?
《史記· 秦始皇本紀(jì)》和《史記· 李斯列傳》都記載了胡亥登上皇帝寶座后的所作所為,但是,這兩篇傳記的記載有所不同。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秦始皇本紀(jì)》記載,秦二世一繼位,立即做了兩件事:一是強化祭祀;二是巡游天下?!独钏沽袀鳌酚涊d,秦二世一繼位,便歌舞升平,享樂人生。
兩篇傳記對胡亥的記載差別很大,究竟哪一個更符合歷史的真實呢?
我認(rèn)為《秦始皇本紀(jì)》的記載更為可信。
為什么呢?
從秦始皇開始,中國歷代皇帝的繼承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順承,二是逆取。所謂順承,就是由先皇確定的繼承人或皇位繼承制確定的繼承人來繼承皇位。所謂逆 取,則是通過非正常手段竊取皇位,所謂非正常手段,就是由非法繼承人靠不合繼承法的程序來奪取本應(yīng)不屬自己的皇位。秦二世篡改秦始皇遺詔,殺害皇長子—— 秦始皇欽定的皇位繼承人扶蘇,就是典型的逆取。
順承與逆取只是表明帝位繼承的合法與非法,只是表明皇帝繼位是否符合游戲規(guī)則,是否符 合法定程序。但是,程序的合法與非法并不就能代表一位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比如盡人皆知的 唐太宗 李世民殺兄逼父奪得皇位是典型的逆取,但是,唐太宗卻是中 國歷代皇帝中少有的開明君王,他虛心納諫,政績卓著,英明一世,成就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治世——貞觀之治。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為什么唐太宗能夠如此 虛懷若谷,納取他人之言?因為他深知自己是怎樣當(dāng)上皇帝怎樣奪得皇位怎樣殺兄逼父的,所以,他知道要夾起尾巴做人,而且要一輩子虛心、誠心、盡心、全心地 做皇帝。不知好歹的魏徵數(shù)次勸諫唐太宗數(shù)次惹得他龍顏大怒,但是,唐太宗最終都忍了。為什么?因為自己是非法劫奪皇位。這個非法就注定了逆取者必心虛。他 必須要用自己寬容的美德、空前的政績?yōu)樽约豪^承皇位的合法性給出一個雄辯的理由和一個不爭的事實。當(dāng)然魏徵的進(jìn)諫保證了唐太宗政治頭腦的清醒,促使唐太宗 不敢懈怠百官與朝政。唐太宗在中國歷史上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明君,和他這種清醒的認(rèn)識密不可分。由此看來,逆取皇位者并不一定是昏君。是明君,還是昏君, 與皇帝是逆取還是順承關(guān)系不大。有時候,正因為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反倒促使這位皇帝虛心納諫,傾心治國。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xùn),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xùn)</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靠不正當(dāng)手段非法奪取皇位的人,即逆取者,每每心虛。所以,這類皇帝登基之后都首先要迫切地證明自己也是奉天承運的合法繼承人。證明自己的合法性有兩種正當(dāng)途徑:一是靠規(guī)則,二是靠政績。
胡亥是靠違反皇位繼承規(guī)則當(dāng)上皇帝的,這是胡亥無法改變的事實。
所以,胡亥不可能靠第一種正當(dāng)?shù)耐緩揭灰?guī)則來證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胡亥本來還可以依靠政績來證明自己端坐皇位的合法性??上У氖呛ネ耆欢@一點。一是因為胡亥繼位之時尚且年輕,二是因為胡亥繼位之時中國的皇帝制度 也很年輕,所以,他完全不能得到充分的關(guān)于帝制的歷史教訓(xùn)。如果胡亥深深地懂得證明自己是一位合法繼承人還有靠政績這條路,也許他會如唐太宗一般敞開胸 懷,恪盡職守,做一個開明皇帝。但是,胡亥不懂得這一點,因此他根本無從知道靠政績還可以彌補他在皇位繼承上的非法性。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正因為胡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逆取皇位的帝王,所以他繼位之后極度心虛,他不可能一開始就無所顧忌,盡享人間歡樂,除非是腦子進(jìn)水了,否則,不會糊涂到這種程度!因此,我認(rèn)為《李斯列傳》記載的秦二世一繼位便即刻享樂人生是不符合史實的。
能夠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的兩條正當(dāng)路徑胡亥都不能采用,那么胡亥怎么才能證明自己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呢?
胡亥玩了四把。
第一,加強祭祀。
國家歷來有兩件大事,一是祭祀,二是戰(zhàn)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左傳》)。胡亥為了加強祭祀,不但增加了秦始皇祠店里祭祀的牲畜數(shù)量,而且增加了山川祭祀的禮儀。胡亥試圖通過加強祭祀來說明自己敬畏先皇,感恩先皇,因此自己就是合理合法的奉天承運的繼承人。
學(xué)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xùn)</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第二,尊崇始皇帝廟。
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天子可享七代祖先的祭祀。所謂七代祖先,即天子祖廟中間供奉的是開國太祖的神位,兩邊是與現(xiàn)任皇帝親緣最近的六代先人,一邊三位, 共七位。開國太祖永遠(yuǎn)享受祭祀,其他六位受祭者隨在位皇帝的變化順次有所更換。秦二世即位之后便立即召集大臣們廷議如何強化對秦始皇帝廟的尊崇。
怎么表示對秦始皇的尊崇呢?
經(jīng)過嚴(yán)肅的廷議,胡亥把秦國先君的祖廟分為兩類。一類是秦國為諸侯時的祖廟,以秦襄公為始祖,因為秦襄公是秦國的立國之君;一類是秦始皇稱皇帝后的帝 廟,以秦始皇為始祖。如此一來,胡亥就把“直接傳位自己”的始皇帝堂而皇之又不乏合理地并人了開國太祖之列,這樣始皇帝就可以永享祭祀了。
秦國為諸侯時的祖廟,以秦襄公為始祖,以下是秦孝公、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等六代國君,因為這六位國君是距秦始皇最近的六代先君。
秦始皇稱皇帝后的帝廟,以秦始皇為始祖。秦始皇帝廟設(shè)為“極廟”,永遠(yuǎn)享受祭祀,萬世不得拆毀,天下人人都要貢獻(xiàn)祭品,而且要做到禮數(shù)周到備至,后世永 遠(yuǎn)不能超過。今后的歷代天子都要親自捧著酒祭祀始皇帝廟。而秦國列祖列宗的祖廟可以不用皇帝親自去祭祀,派大臣去祭祀即可。
這樣的規(guī)定又讓始皇帝的待遇超越了秦國真正的開國始祖。
秦二世胡亥立下如此隆重祭祀秦始皇的制度,不但要表明自己是秦始皇的合法繼承人,更要為自己的心虛找到一個可靠的安慰。此外,還能用秦始皇的威嚴(yán)為自己造勢。
胡亥這樣做能使自己安心嗎?
不能。那他還能做點什么呢?
第三,巡游天下。
秦二世和趙高有一番談話很能說明問題。胡亥對趙高說,我太年輕(此時胡亥二十一歲),剛剛繼位,天下百姓的心還沒有歸順(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 先帝在時,多次巡行天下以彰顯自己的強大。如果現(xiàn)在我不巡行天下,前后一對比,那等于是向天下人示弱,我就無法統(tǒng)治國家了(不巡行即見弱,毋以臣畜天 下),我也應(yīng)該像先皇一樣巡視天下。
秦二世元年(前209)春,剛剛繼位不久的胡亥如他父親秦始皇一般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東巡,李斯隨巡 天下。帝國之內(nèi),從北到南,凡是秦始皇曾經(jīng)到過的地方,胡亥都要踏遍;凡是秦始皇曾經(jīng)刻石留名的地方,胡亥都要在刻石的側(cè)面補上當(dāng)年跟隨秦始皇出巡的大臣 的名字。他當(dāng)然不能讓自己的名字在石刻上與秦始皇并列,胡亥這樣做,并不是為了留下當(dāng)年隨同秦始皇巡行天下的大臣們的名字,而是通過這種手段留下自己的歷 史遺存。
第四,大興土木。
秦二世大張旗鼓地表示自己感恩先皇,目的是讓人們感到他是感恩先皇傳位給他。所以,在做完上述三件事之外,秦二世開始大興土木。秦二世要修什么呢?一是始皇陵,二是阿房宮。有關(guān)秦二世大修始皇陵一事,我們還要專門講述,這里我們只談?wù)劙⒎繉m。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開始修建阿房宮。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載,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這是一個 巨型宮殿。但是,秦始皇在世之時并未建成。秦始皇死后, 當(dāng)務(wù)之急是趕快完成始皇陵,所以,阿房宮的修建就暫時停了下來。秦二世元年,胡亥在大巡游回京之 后,立即命令恢復(fù)阿房宮的修建。
胡亥為什么此時又要大修阿房宮呢?
當(dāng)年,秦始皇認(rèn)為咸陽人口多,宮殿窄小,又聽 說 周文王當(dāng)年建都在豐,武王建都在鎬(hao,號),豐、鎬兩城之間,才是帝王的都。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內(nèi)修建朝宮(先帝為成陽朝廷小,故營阿房為宮, 堂未就,上崩,罷其作者,復(fù)土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復(fù)作阿房宮),先在阿房(epang,俄陰平旁)建前殿,東西長五 百步,南北寬五十丈,宮中可以容納一萬人,下面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橋可供行走,從宮殿而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頂峰修建門闕作為標(biāo)志。秦 始皇病死之時,阿房宮沒有建成。計劃等竣工之后,再選擇一個好名字。因為是在阿房修筑此宮,所以人們就稱它為阿房宮。秦二世繼位之后,首先集中力量大修皇 陵。在始皇陵完成之后,又大修阿房宮。秦二世認(rèn)為,阿房宮是秦始皇要修的,如果現(xiàn)在停止修建,就等于表明先帝修阿房宮是錯誤的。為了展現(xiàn)自己對秦始皇的尊 崇,必須大規(guī)模修建。
秦二世還征召了五萬身強力壯的士兵守衛(wèi)咸陽,讓他們學(xué)習(xí)射箭,此外,還飼養(yǎng)供宮廷玩賞的狗馬禽獸。這些士兵和狗馬禽獸所需糧食很多,咸陽倉里的糧食不夠用,就從下面各郡縣征調(diào),轉(zhuǎn)運糧草,飼料的人都要自帶干糧,咸陽周圍四百里之內(nèi)不準(zhǔn)吃這些糧食。執(zhí)法也更加嚴(yán)酷。
當(dāng)秦二世強行大搞這些工程之時,一股強烈的反抗情緒正在帝國范圍內(nèi)大面積醞釀升騰。
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便立刻加強祭祀,強化對秦始皇帝廟的尊崇,巡行天下,大興土木,想通過這些舉措,向天下人證明自己帝位得來的正當(dāng)與合法。但是,費 盡心機(jī)想讓他人相信的事情,往往都是些無稽之談,都是不可信的。所以,盡管胡亥即位后就緊鑼密鼓地張羅了這些大事,但做賊心虛的他內(nèi)心仍然忐忑不安。
胡亥到底還怕什么呢?
他怕兩點:一是怕大臣不服,二是怕皇子爭位。
胡亥雖然當(dāng)上了秦二世,但是,朝中官員都是秦始皇在位時的舊臣。他心中暗想,這個皇位,既然我可以坐,其他二十多個兄弟,也都有權(quán)利繼承,都可以一爭高下。說白了,根本原因還在于他是靠非法手段當(dāng)上秦二世的,所以,坐上龍椅的胡亥心里一直不踏實。
忠實于胡亥的趙高聽了他的內(nèi)心獨白之后會怎么辦呢?
趙高獻(xiàn)了兩條毒計:一是殺舊臣提新臣培植個人勢力,二是殺皇子除公主解除后顧之憂。
趙高心里也明白,他和胡亥一樣,地位不穩(wěn)。雖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朝中大臣們對他并不服氣。原因是趙高原是個被人看不起的內(nèi)臣,雖然秦始皇器重他,但 是,他在朝中諸多大臣里毫無地位。沙丘政變之后,趙高才一下子躍居高位,當(dāng)上郎中令,位居九卿之列。大臣們雖然表面上不說,但心里并不平衡。趙高深知自己 跟胡亥一樣在朝里毫無根基,要想樹立自己的威信,鞏固自己的根基,只有除掉不把他放在眼里的舊臣,然后培植自己的黨羽。所以,他趁秦二世向自己問計的機(jī) 會,向秦二世獻(xiàn)計:殺舊臣,培新黨。
二十多個兄弟姐妹也是胡亥的一大心病。由于自己心里有鬼,胡亥對此忌諱頗深。扶蘇還在的時候,胡亥還來不及也顧不上收拾這些兄弟姐妹,現(xiàn)在是秋后算賬的時候了。
所以,趙高借機(jī)建議了兩點:一是“殺”,二是“提”(貧者富之,賤者貴之)。殺誰?殺大臣,殺皇子。提誰?提拔無錢無勢不受重用之人。趙高的理論是,這些人從來不受重視,沒有地位,您現(xiàn)在一下子把他們提拔上來,他們會非常感謝您,拼死為您效忠。
趙高這個“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的辦法是古往今來一切培植個人勢力的人使用得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非常毒辣的一招。說白了,就是恩威并用,有破有立。
兩個計劃被采納后,趙高得意地說,陛下這樣做,天下就安定了,您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了(陛下則高枕肆志寵樂矣)。
可見,胡亥當(dāng)時確實也有當(dāng)上皇帝就要充分享受人生的想法。但是,這應(yīng)當(dāng)是在胡亥初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
胡亥聽完趙高的話,躊躇滿志又不無感慨地說,人生一世,好像是坐著六匹駿馬拉著的車子飛馳經(jīng)過一個小小的縫隙,轉(zhuǎn)瞬就是百年啊?。ㄈ松邮篱g也,譬猶騁 六驥過決隙也)!我已經(jīng)當(dāng)上了皇帝,我想滿足耳目的一切欲望,享受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快樂(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同時,保證天下不亂,百姓安居樂 業(yè)。
胡亥繼承君位之后的確是想充分享受人生,但胡亥也希望國泰民安??梢娀杈膊⒉皇遣豢紤]百姓,而是他們不知道百姓需要什么。當(dāng)然,保證百姓的安樂也是保證自己享受的前提。
一位二十一歲即位的皇帝一上臺就要享樂,瘋了嗎?
沒有!他不是弱智胡亥從一生勤勤懇懇的父皇的暴病而亡中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人生苦短!正如八百年后晚唐許渾在詩中吟唱的那樣:“莫道少年頭不白,君看 潘岳幾莖霜?”潘岳是西晉著名好男兒,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但是,年輕貌美的潘岳的頭發(fā)曾幾何時已經(jīng)變得華發(fā)滿頭了。也正如 明代詩人劉玉所感嘆的那 樣:“莫道少年堪久別,高堂華鬢亦蕭然?!?
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經(jīng)得起歲月的磨礪,時光照樣可以讓少年變成華鬢。充分享受人生應(yīng)當(dāng)是昏庸但聰明的胡亥對人生的一種領(lǐng)悟。
老謀深算的趙高繼續(xù)利用胡亥的恐懼心理,開始對大臣,對胡亥的兄弟姐妹大搞白色恐怖。
胡亥認(rèn)為趙高的話字字句句扣他心扉,兩人不謀而合。于是,胡亥下令重新修訂法律。群臣和公子有罪,就交給趙高,讓他審訊。秦始皇的十個公子在成陽街頭被斬首示眾,十個公主也在杜縣被處死,財物沒收,連帶治罪的不計其數(shù)。
秦始皇的一個兒子公子高看到這種情形,知道難免一死,便想亡命他鄉(xiāng)。但是,他擔(dān)心自己逃走后,全家人會被滿門抄斬,只好上書胡亥說,先帝在世之時,我備 受先帝恩寵。我本該與先帝同死而沒有做到,這是我為人之子的不孝,為人之臣的不忠。不忠不孝的人沒有理由活在這個世上,請允許我隨先帝死去,而且把我埋在 驪山腳下。懇求皇上答應(yīng)我。這叫什么?這叫主動找死。這個世界上如果真有這種人,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無奈!
而且是萬般無奈!
可憐的公子高是無路可走,才“主動要求”為秦始皇殉葬的。
這封奏書報上以后,無絲毫手足之情的胡亥得意至極興奮至致,即傳趙高,并把此書向他展示,以此來享受兩人狼狽為奸計劃的成功,并說道,這是窘急無奈了吧?于是,胡亥答應(yīng)了公子高的請求,賜給他十萬錢予以厚葬。這樣,公子高為秦始皇殉葬,而因此保全了家人??杀?!
秦始皇另外的兒子,公子將閭等三人被關(guān)押在內(nèi)宮。秦二世胡亥派使者對將閭說,你們不遵守臣道,判處死罪。將閭說,宮廷的禮儀,我們從來不敢不聽從掌管司 儀的官員;朝廷的位次,我們從來不敢有失禮節(jié);奉命對答,我們從來不敢說錯話。怎么能說不盡臣道呢?希望能知道我們的罪名再死。使者說,我不能參與議罪, 只是奉命行事。公子將閭仰天大呼,天啊!天啊!我們沒有罪!兄弟三人流著眼淚拔劍自殺了(天乎!吾無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
大規(guī)模的殺戮讓整個皇族震驚。若有大臣進(jìn)諫便被定為誹謗,所以,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大臣們?yōu)榱吮W〉撐?,保住自己的性命,只得屈從討好秦二世。朝中的大屠殺也使 全國百姓震驚恐懼,整個大秦帝國籠罩在一片肅殺的白色恐怖之中。群臣震恐,百姓震恐,“人人自危,欲畔者眾”(《史記·李斯列傳》)。
胡亥就是坐在一座即將爆發(fā)的火山頂上開始了他人生短暫的尋歡作樂。
誅手足,除舊臣,讓整個大秦帝國陷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無情殘忍還自以為聰明的胡亥,渾然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已極大地危及大秦帝國的存在,他自己靠逆取 劫奪的皇位也岌岌可危。而胡亥之所以能夠這樣為所欲為,根本原因在于胡亥是享受至尊萬人之上的一國之君。按照秦始皇創(chuàng)立的皇帝制度,一國之君就可以肆意妄 為。所以,大秦帝國面臨韻種種危機(jī)與沙丘政變關(guān)系極大。就因為這次政變,胡亥才成為皇帝。沙丘政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帝國發(fā)生的第一次宮廷政變, 這次政變徹底改寫了大秦帝國的歷史,也徹底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這里,有一個重大的問題:為什么會發(fā)生沙丘政變?沙丘政變和秦始皇有什么關(guān)系?
沙丘政變其實是偶然與必然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沙丘政變存在著太多的必然。秦始皇遲遲不立皇后、不立太子,秦始皇給太子扶蘇的詔書變遺詔,趙高的敏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政治漏洞)與操控得法(利害并 用,一打一拉),李斯的變節(jié),扶蘇的愚忠愚孝,這些是發(fā)生沙丘政變的五大必然因素。但是,真正導(dǎo)致沙丘政變成為必然的深層原因還是秦始皇創(chuàng)立的皇帝制度。
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实壑贫却_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強化皇帝制度就使得大臣們不可能也不敢懷疑皇帝的決定。特別是經(jīng)過焚詩書與坑術(shù)士兩大事件之 后,皇帝的專制一步步得到強化。所以,皇帝制度本身為野心家,陰謀家假皇帝之權(quán)威發(fā)動宮廷政變提供了條件。’誰敢懷疑皇帝的“遺詔”?誰敢不遵從皇帝的 “遺詔”?有了皇帝的“遺詔”,阿貓阿狗都可以當(dāng)皇帝!如果有人像趙高,李斯一樣在無人了解內(nèi)情的情況下篡改遺詔,皇帝的遺愿也一樣不可能得到忠實執(zhí)行, 同樣也能擁立他人當(dāng)上秦國的二世。
所以,正是秦始皇自己確立的皇帝制度導(dǎo)致了沙丘政變。這是秦始皇極力神化、圣化自己時所沒有想到的。
偶然性是歷史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一,秦始皇病死沙丘本身就是最大的偶然。假如秦始皇不是病死在沙丘,而是病故于咸陽,太臣們能夠被趙高蒙蔽嗎?大臣們都了解秦始皇的遺詔,李斯還敢變節(jié)嗎?
第二,胡亥參加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是第二大偶然。胡亥為什么一定要參加第五次巡游?如果胡亥沒有參與巡游,即使秦始皇病死沙丘,趙高敢發(fā)動沙丘政變嗎?趙高在得不到胡亥支持的條件下還敢、還能發(fā)動沙丘政變嗎?
第三,蒙毅雖然隨同巡游卻在沙丘政變之時出差在外,未能及時阻止沙丘政變是第三大偶然因素。蒙毅深得秦始皇信任,貴為上卿。如果蒙毅在沙丘,秦始皇病故之時他也應(yīng)該是左右秦始皇詔書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
蒙毅深得秦始皇信任有三大原因。
一是家族勢力。蒙氏家族對秦始皇兼并六國統(tǒng)一中國出力極大。蒙毅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弟弟蒙恬都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
二是個人能力。蒙毅憑借個人能力,深得秦始皇信任,“出則參乘,人則御前”,成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三是文武兼?zhèn)?。不是說蒙毅本人文武兼?zhèn)?,而是指蒙毅在朝位居上卿,其弟蒙恬駐守邊地,統(tǒng)領(lǐng)重兵。兄弟二人,分掌大秦帝國的朝政、軍事,在大秦帝國的政壇之上絕無第二人可與蒙毅相比。
蒙毅是制約趙高的強大對手。前文已述,秦始皇在世之時,趙高曾經(jīng)犯法,蒙毅奉命審案,判處趙高死刑,并將他開除公職。但秦始皇認(rèn)為趙高辦事勤快,赦免了 趙高,還恢復(fù)了他的官職爵位(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dāng)高罪死,除其官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復(fù)其官爵——《史記·蒙恬列 傳》)。
趙高因私仇特別仇恨蒙毅,但又非常害怕蒙毅。秦始皇在齊地平原津病重之后,特派蒙毅去各地名山大川為自己祈福消災(zāi)。但是,沒有等到蒙毅返回,秦始皇就在沙丘病故,秦始皇病故的消息又被胡亥、李斯、趙高嚴(yán)密封鎖起來,蒙毅完全不知道發(fā)生了如此重大之事。
如果蒙毅未被派去祈福,如果蒙毅在秦始皇病故之前就回到他身邊,如果被派出去執(zhí)行祈禱任務(wù)的是李斯,蒙毅留守在秦始皇身邊,趙高能威逼李斯變節(jié)嗎?
第四,秦始皇的詔書應(yīng)當(dāng)及時發(fā)出卻沒有及時發(fā)出,令人遺憾。秦始皇一生精明強干,特別是在剛剛繼位之時,立即除掉毒、 呂不韋兩大集團(tuán),何等英明果決! 為什么在他病危之時竟然會想不到身后之事?為什么對身后之事的安排留下了一個無法彌補的巨大政治漏洞,要知道這個政治漏河足以毀掉整個大秦帝國!
經(jīng)趙高策劃由胡亥實施的白色恐怖讓秦始皇的眾多子女死亡殆盡,秦始皇時代的諸多大臣重臣相繼被殺。殺了這么多心頭隱患,趙高、胡亥肯定得意洋洋。因為, 這次大屠殺本來就是他們兩個人密謀策劃發(fā)動,狼狽為奸實施,并自認(rèn)為達(dá)到了他們的目的。那么,李斯呢?這場大屠殺既然是沖著秦始皇的公子公主與大臣重臣來 的,而李斯是秦始皇時期最重要的大臣,他會不會受到波及呢?
關(guān)鍵詞:秦朝歷史作文素材,秦朝歷史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