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作文素材——親情故事
節(jié)目主持人楊瀾曾經(jīng)講過一個自己在采訪生涯中遇到的感人至深、結(jié)局又令人驚訝的故事。那一次,她采訪的對象是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農(nóng)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nóng)民,但是他媽媽頗有遠見,咬緊牙關(guān)省吃儉用,在崔琦12歲那年將他送出村,出外讀書。這一走,造成了崔琦與父母的永別。后來他到香港、美國,成了世界名人。
談到這里,楊瀾問崔琦:“你12歲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讀書,結(jié)果會怎么樣?”結(jié)果會怎樣?結(jié)果當然就是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也許現(xiàn)在還在河南農(nóng)村種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說:“如果我不出來,三年困難時期我的父母就不會死?!贝掮蠡诘牧飨铝搜蹨I。在他拼搏奮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過他的父母,也想過有一天終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驀然回首,父母已經(jīng)離他而去。從此,人生無論怎樣輝煌,終究無法彌補父母已經(jīng)不在的遺憾。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我想起了前不久從美國歸來的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電話時,我頗感意外。因為這位朋友遠在美國,工作學習都很順利,我們都以為,他在美國定居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F(xiàn)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設法跑到國外去嗎?
朋友說,他本來也一直打算在美國定居的,父母也很支持他的決定。每次打電話回家,父母都告訴他兩位老人身體都很好,心情也很愉快。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沒有兒子在身邊的生活,每天和一幫老人在一起下棋、鍛煉,生活自得其樂。
他相信了父母的話,可是漸漸的,他沒有那么心安理得了。他身邊的朋友,不斷地有人急匆匆地回國,不是這個接到母親病危的電話,趕著回家探病,就是那個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哭著回家奔喪。他們再回到美國,一說起父母便是搖頭嘆氣,還有就是不盡的懊悔。這個說,真應該早點回家陪在父母身邊,那個說,假如母親還健在,我一定怎么怎么盡孝心。朋友越聽越心驚,他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父母都還健在,可是這種幸運能有多久呢?父母都已經(jīng)是黃土埋到脖子邊的人了,他開始害怕接到國內(nèi)的電話。他害怕一拿起電話,聽到的就是不好的消息。這么多年來,父母一直全力支持他求學,他也成為父母的驕傲??墒沁@個讓父母驕傲的兒子,從18歲到外地讀書開始,和父母相守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父母日漸老去,他何曾為他們端過一杯水,煮過一頓飯,洗過一次衣?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在這種不斷的拷問中,他終于下了回國的決心。他要回到父母身邊,安慰他們的老年,好好和他們一起享受生活。他說,對父母而言,子女在身邊是一種幸福,可是對子女而言,能夠陪著父母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何嘗不是幸福呢?我們完全可以杜絕“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遺憾和痛苦。
對于父母,我們并非沒有孝敬之心。但我們常犯的錯誤是,等我有了錢一定好好孝敬他們,等我買了大房子一定接兩位老人來住,等我忙過這段一定回家看他們??墒歉改竻s等不起我們啊。
單位有位同事,每個周末都帶妻子女兒回鄉(xiāng)下看望父母。有時一些娛樂性的聚會,我們極力鼓動他參加,說鄉(xiāng)下乏味得很,再說了,你以后再找時間也可以的。他笑笑,卻說,沒有父母會站在原地等你。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那個周末,我們?nèi)∠司蹠?,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回了父母家。
——作文培訓、作文輔導,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