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3題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節(jié)選自王安石《傷仲永》)
【乙】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箸箅①,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②?”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簞,飯今成糜③。”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倍泳阏f,更相易奪④,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箅:蒸鍋中的竹屜。②餾:蒸飯。③糜:粥。④更相易奪:互相修整缺漏。
1.“猜想聯(lián)想”是學習古文的重要方法,請結合上下文或學過的古文,解釋下列加粗詞在句中的意思。
①未嘗識書具______________
②稍稍賓客其父____________
③俱委而竊聽______________
④爾頗有所識不____________
2.“聯(lián)系比較”也是學習古文的好方法,請你用此方法完成(1)—(3)小題。
(1)找出與乙文“乃俱竊聽”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
A.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B.(曹劌)乃入見
C.家祭無忘告乃翁
D.奶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聯(lián)系“瞬息可就”、“一蹴而就”等詞語,翻譯“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成語詞典中“纖悉無遺”的就是,翻譯“言無遺失”。
【纖悉無遺】纖悉:細微詳盡;遺:遺漏。意思為:一點都沒有遺漏。
【言無遺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讀文品人”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古文的內容。請通讀甲乙兩文,完成(1)—(2)小題。
(1)乙文中,陳元方兄弟倆為什么會蒸飯成粥?(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樣是天資聰穎的孩子,仲永長大后“泯然眾人矣”,元方兄弟長大后以博學多才而天下聞名。結合甲乙兩文中兩位父親的做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曾經
②以……為賓客
③停下,丟下
④不,通“否”
2.(1)B
(2)從此,指著每一件事物(讓他)寫詩,一會就完成了。(意對即可)
(3)大人說的話,一點也沒有遺漏。
3.(1)俱委而竊聽。炊忘箸箅①,飯落釜中。
(2)方仲永的父親只知讓自己的孩子去掙錢,“不使學” ,因而成為“泯然眾人”;而陳太丘在元方兄弟做錯事時,沒有指責,而是以提問所聽談話的內容的方式來考驗他們,對待他們的過錯,用寬容來原諒。這種教育方法,讓他們最終成為博學多才的人。 (言之有理即可)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