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8、賞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6分)
9、尾聯運用了什么手法?“秋山又幾重” 中的“秋山” ,可否改為“青山” ,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 29.8. 要點:(1)樸素自然 (2)凝練生動
9. 虛寫(或以虛寫實、想象)(2分)。不能改(1分),“秋山” 這個意象,帶有荒涼、凄清的意味,與詩人抒發(fā)的依依離情相吻合(1分)?!扒嗌健?生機勃勃,與詩人抒發(fā)的情感背離(1分)。
[解析] 29.8. 這首詩不以奇特警俗取勝,而以樸素自然見長。詩中的情景和細節(jié),似曾人人經歷過的,這就使人們讀起來,感覺十分親切。詩用凝煉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生動的細節(jié),典型的場景,層次分明地再現了社會動亂中人生聚散的獨特一幕,委婉蘊藉地抒發(fā)了真摯的至親情誼和深重的動亂之感。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9. 詩歌前六句,從久別,到重逢,到敘舊,寫“喜見” ,突出了一個“喜” 字;七、八句轉入“言別” 。作者沒有使用“離別” 的字樣,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遠去的畫圖:“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懊魅铡?,點出聚散匆匆?!鞍土甑馈?,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陽)的道路,這里提示了表弟即將遠行的去向?!扒锷接謳字亍?則是通過重山阻隔的場景,把新的別離,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用“秋” 形容“山” ,于點明時令的同時,又隱蘊著作者傷別的情懷。不是從宋玉開始,就把秋天同悲傷聯系在一起了么?“幾重” 而冠以“又” 字,同首句的“十年離亂” 相呼應,使后會難期的惆悵心情,溢于言表。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練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