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
【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孟子少時誦①,其母方②織。孟輟然③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逼淠敢莸读哑淇?,以此誡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
【注】①誦:背誦。②方:正在。③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④喧:遺忘。⑤引:拿來。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1)人恒過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裂其織( )
2.翻譯下列句子。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認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獨特的地方?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常常犯錯誤 (2)割斷
2.(1)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2)從此以后,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
3.【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辟;【乙】文以敘述為主,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4.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意思對即可)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