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感
(明)陳子龍[注]
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
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
注 陳子龍(1606—1647),明清之際文學家。字臥子,一字人中。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陳子龍在蘇州、松江一帶聯(lián)絡(luò)江南各地抗清武裝,英勇御敵。兵燹之余,作《秋日雜感》十首,本詩為其中之二。
(1)此詩中一明顯特色即大量地使用________,且均能與詩意渾化無跡。這不僅顯示了作者廣博的學識,也有利于情感的抒發(fā)。全詩形象地描寫了清兵入侵給江南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表現(xiàn)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答案 典故 懷念故國或哀悼死難志士的沉痛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2)有人說,首聯(lián)中“獨”字堪稱詩人煉字的典范,請對這個字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個“獨”字,可有兩方面理解:一是作者慨嘆自己身世“孤獨”;一是面對國土淪喪,詩人胸中流涌的難覓同道之“獨”。 ②作者寄情于景,將悲秋的孤獨惆悵情懷置身于海霧江云的迷蒙境界中,蘊涵充塞天地的無盡愁思。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