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從作家到心理咨詢師(節(jié)選)
(畢淑敏,從事醫(y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yè)寫作。1998年,畢淑敏又步入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開始進行心理學專業(yè)的系統(tǒng)學習。作家王蒙曾說,畢淑敏是“文學的白衣天使”。)
主持人:經過北京師范大學這個學習的過程,所接觸到的這些理論知識和您之前對人的內心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畢淑敏:可能是我對人其實有了一個更真實的了解。
主持人:畢業(yè)之后您就和幾個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心理診所,那時候真的是想當心理醫(yī)生了嗎?
畢淑敏:一是掌握了這些理論的知識以后,特別想用于實踐;再有一個,我那時候已經慢慢感覺到,其實在我們中國現在急速變化的年代里,人們特別需要心理幫助,我感覺到這是一種使命感吧。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主持人:對于所有的咨詢者來講,您對他們的幫助幫到什么程度,您自己就覺得滿意了呢?
畢淑敏:我確認咨詢者的內心經過成長,他們對心理問題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考,而且他們覺得可以離開咨詢師獨立去面對這個世界了,我們就結束咨詢。
主持人:和幾百個人面對面的交流之后,您對人的理解有變化嗎?
畢淑敏:我變得更尊重人了,因為原來覺得,按照我的邏輯,這個事情是想不通的,覺得怎么會這樣,太不可思議了。
主持人:兩年的時間如果用來寫一本書,可能至少要十幾萬或幾十萬人讀到它,而您做心理咨詢師只接觸幾百人,這個影響力會不會覺得小了一點?
畢淑敏:對我來說,我覺得自己的生命也是一個過程,我的生命曾經和幾百個人的生命發(fā)生過如此深切的碰撞,這對我來說已經是非常寶貴的一份經歷了。 作文網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在做了兩年時間的心理咨詢師之后,畢淑敏又退出了這個行業(yè),繼續(xù)專注于文學的創(chuàng)作)
主持人:做過直接面對病人的那樣的心理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不做了?
畢淑敏:因為來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給誰看和不給誰看,我真的陷入一種特別大的愁苦之中了。我那時候其實面臨一個挺痛苦的選擇,也許我要換一種方式,把我的那種感悟和啟示,用文字來表達,這樣可能會有更多的人看到這些書,也許一句兩句話可能會觸動他們,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這次心理學學習,對寫作的影響又是什么?
畢淑敏:那種影響好像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比如說我原來要寫一個人物會非常辛苦地去設計他,對于人物,有
的時候就會覺得有點不自信?,F在是,現實中有一個現成的人,我只是把他描繪出來就行了。 作文網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主持人:文學作品能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呢?
畢淑敏:我覺得在文學里其實是有多樣人生的,如果我們在閱讀過程中,能有同感,能有心靈的激蕩,包括可能在某些方面改變我們對世界或者對自我的一些認識,我想這就是文學的功能之一。我寫作時其實沒有去想文學是否具有治療的作用,我只是想,那些生活中的人物,他們感動過我,我愿意用文字把他們表達出來,和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您不管是做作家還是做心理咨詢師,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影響著一些人的生命,這是不是您做這些事情時一個心理上很大的成就感?
畢淑敏:一個生命和一個生命密切的接觸,這個過程是神圣和莊嚴的,去從事這樣的工作,我覺得有非常多的挑戰(zhàn),包括對我自己的反思,我也會有很多錯誤,很多不足,可是我依然對人和人之間這種親密的聯系,抱有非常高的敬畏和熱情。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選文略有刪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 畢淑敏與人合開心理診所的原因,一是想把理論用于實踐,二是意識到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人們對心理咨詢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B. 兩年時間,畢淑敏做心理咨詢師,只幫助了幾百人,而假如她寫一本書卻能讓更多人讀到它,但她覺得這段經歷同樣彌足珍貴。
C. 畢淑敏認為文學如果能感染讀者,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可能在某些方面能促使讀者改變對世界或自我的認識,這是文學的功能之一。
D. 畢淑敏做了兩年心理咨詢師之后,退出了這個行業(yè),原因是來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很多,她面臨做心理咨詢師和做作家的痛苦選擇。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
)(4分)
A. 畢淑敏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心理學,接觸到一些有關人性的文學理論后,她對人的內心的理解發(fā)生了改變,對人性有了更真 實的了解。
B. 畢淑敏原來覺得按照她的邏輯,有些事想不通為什么會這樣,不可思議,但是和幾百人面對面地交流后,她變得更加尊重人了。
C. 畢淑敏確認向她咨詢的人經過內心的成長并對他們的心理問題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考,她覺得咨詢者可以獨立去面對世界,就結束咨詢。
D. 生活中有些人感動了畢淑敏,她用文字把感動她的人表
達出來,和更多人分享。她認為,讀者不會去想文學能否起到醫(yī)療的作用。
E. 畢淑敏學習心理學之后,她的寫作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影響,比如原來寫人非常艱難,現在寫人比較輕松,她寫作時更加自信了。
9、畢淑敏被作家王蒙稱為“文學的白衣天使”,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個稱號的理解。(5分)
答:
。
參考答案:
7、(3分)答案:D“她面臨做心理咨詢師和做作家的痛苦選擇”錯,應是陷入“不知道該給誰看病和不給誰看病的痛苦中”。
8、(4分)答案:BE(答對一個給2分,二個給4分)。A項“一些有關人性的文學理論”錯,應是“一些心理學的理論”;C項“她覺得咨詢者可以獨立去面對世界”錯,應是“咨詢者自己覺得可以去獨立面對世界”;D項“讀者不會去想文學能否起到醫(yī)療的作用”錯,應是“畢淑敏不會去想文學能否起到醫(yī)療的作用”。
9、(5分)答案: ①畢淑敏做過醫(yī)生和心理咨詢師,又擁有作家的身份。(1分)②這個稱號是對畢淑敏人生經歷最貼切的概括,也是對她高度的贊譽。(1分)③作為作家,畢淑敏 用文字從事著治病救人的偉大事業(yè)。(1分)④畢淑敏關愛生命,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人品和文品都很高尚。(2分)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