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xué)四方,母程氏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比冠,博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dāng)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fù)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及試二論,復(fù)入三等,得直史館。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會洵卒,賜以金帛,辭之,求贈一官,于是贈光祿丞。徙知徐州。河決曹村,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www.37kao.com水決不能敗城。驅(qū)使復(fù)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dāng)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fù)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列傳》)
6.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輒能語其要 語:說出
B.賜以金帛,辭之 辭:告辭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C.軾詣武衛(wèi)營 詣:到去
D.卒全其城 全:保全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①母許之否乎 ②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B.①母程氏親授以書 ②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C.①吾昔有見,口未能言 ②君既若見錄
D.①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fù)異辭矣。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8.下列句子全都能直接表現(xiàn)蘇軾好學(xué)有才華和一心為民的一項是(2分) ( )
①博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 ②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④軾之才,遠大器也
⑤公可謂愛人以德矣 ⑥軾廬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過家不入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9.下列對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分) ( )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易優(yōu)作文點評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A. 蘇軾未成年以前,家人以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和忠臣的人物傳記來教育他,使他既聰明好學(xué),又有做凈臣之志。
B. 蘇軾成年之后,博通經(jīng)史,勤奮讀書,既喜歡賈誼等人的政治見解,又喜歡莊子的道家學(xué)說。
C. 蘇軾在蘇洵死后,到韓琦那里既報知遇之恩,又為自己求來一個額外的官職,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 蘇軾不僅精通文史,才華出眾,而且精通吏治,恪盡職守,是一個能為老百姓干實事的父母官。
10.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比冠,博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好賈誼、陸贄書。(3分)
答:
(2)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3分)
答:
參考答案:
二、古文閱讀答案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6、B(應(yīng)為拒絕)
7、B(A ①我②的;B用、拿;C①想法②我,D①表承接②卻;)
8、D
9、C(蘇軾既不是向韓琦要官也不是為自己要官)
參考譯文: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游學(xué),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讀東漢《范滂傳》,很有感慨,蘇軾問道:我如果做范滂,母親答應(yīng)嗎?程氏說:你能做范滂,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 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jīng)傳歷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書。不久讀《莊子》,感嘆說:我從前有的見解,嘴里不能說出,現(xiàn)在看到這本書,說到我心里了。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聞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時就聽到他的名聲,想用唐朝舊例召他進翰林院,任知制誥。宰相韓琦說:蘇軾的才能,遠大杰出,將來自然應(yīng)當(dāng)擔(dān)當(dāng)天下大任。關(guān)鍵在于朝廷要培養(yǎng)他,使天下的士人無不敬畏羨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來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沒有異議了?,F(xiàn)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為正確,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牽累。英宗說:姑且給他修起居注如何?韓琦說:起居注和知制誥地位相近,不可馬上授予。不如在館閣中較靠上的兼職授予他,而且請召來考試。英宗說:考試不知他能否勝任,像蘇軾會有不能擔(dān)任的嗎?韓琦還是不同意,到試了兩篇論,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館的職位。蘇軾聽到了韓琦的話,說:韓公可以說是靠德行來愛護人的呀。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適逢蘇洵去世,朝廷賜給他金帛,蘇軾推辭了,要求贈父親一個官職,于是贈光祿丞。
蘇軾(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蘇軾說:富民們?nèi)绻汲隽顺?,就會動搖民心,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絕不會沖了城。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wèi)營,將卒長呼出說:河水將要沖進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卒長說:太守尚且不逃走,我們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領(lǐng)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筑起長堤,首起戲馬臺,一直到城門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卻沒有沉。蘇軾住在那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士兵們?nèi)汲隽顺?。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贊賞他。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