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納蘭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勝,那能還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輕盈。漫惹爐煙雙袖紫,空將酒暈一衫青。人間何處問多情。
[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注釋]:①去年末爆發(fā)的日俄戰(zhàn)爭剛結束。船過黃海,見日俄戰(zhàn)圖,她心有所感,適值日人索句,于是寫了這首詩。詩抒發(fā)對日俄帝國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爭奪戰(zhàn)爭的氣憤和誓死投入革命、拯救民族危亡的決心。 ②乘風:即乘風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風的典故,兼用宗愨“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典故(見《宋史·宗愨傳》)。 去復來:秋瑾光緒三十年仲夏東渡,翌年春回國;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國。 ③只身東海:指單身乘船渡海。挾春雷:喻為使祖國獲得新生而奔走。春雷:借指啟聵振聾的革命道理。④忍看:反詰之詞,意為“哪忍看”。圖畫:指地圖。移顏色:指中國的領土被日俄帝國主義侵吞。 ⑤“肯使”句:豈能讓祖國河山被日、俄帝國主義的侵略炮火化為灰燼!劫灰,劫火之灰,佛家語。這里指被戰(zhàn)火毀壞。⑥“濁酒”句:言其憂國憂民的愁苦之深。 ⑦救時:挽救國家危亡的局勢。仗: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類拔萃的人物。出群,猶超群。 ⑧乾(qìán錢)坤:天地,此指中國危亡的局勢。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評析]:
[關鍵詞]:無奈,回憶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由易優(yōu)作文網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