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賀知章
至哉含柔德,萬物資以生。常順稱厚載,流謙通變盈。圣心事能察,增廣陳厥誠。黃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作者介紹]: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今紹興)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xiāng)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注釋]:作者:佚名 秋戰(zhàn)國以降,唐宋人才尤盛。唐代國力昌盛,士子多出名門望族,胸懷天下志向,之于家國蒼生理解,自有其高人一等的貴族氣度。詩以言志,所以唐代士子多以詩歌見長。宋于五代黑暗后立國,內(nèi)國力積貧,外有契丹威脅,內(nèi)憂外患之際,宋太祖毅然杯酒釋兵權(quán),以儒生道德為重。宋之士子大多恪盡窮理,嚴肅治學,所以有宋一代,理學家甚眾。 唐詩宋理,皆中華瑰寶,以意氣評,歷代詩人難出唐人之右,唐詩之氣度,唯摩詰泰然。摩詰潑墨恬淡從容,內(nèi)蘊琴畫,通讀一番自見其張力,見其世家、右丞氣度?,F(xiàn)今流傳之作,大抵晚年田園山水筆墨,觸目皆是“舍藏”自然。王維早期樂府多激昂豪邁,不失乖張。此詩即是。 李氏父子馬上奪江山,盛唐用兵頻繁,世家子弟喜從軍邊境,載王頸而歸,立功名于青史。文字意氣,多見邊塞軍旅。樂府多歌詠之,文字冗長。這首《從軍行》短短四十字,就將青年士子跨馬離家至凱旋的過程描述,此等文思觸角,非尋常人可為之?!按到?、喧喧、笳悲、爭渡、日暮、戰(zhàn)身、盡系、歸來”之鋪墊,通貫緊密?!靶腥?、人起、嘶亂、河水、漠陲、塵里、王頸、天子”之后綴,情理簡明?!把杂斜M,意無窮”,詩中意味,盡在摩詰筆觸中。[1]? 雖然邊塞詩通常與盛唐聯(lián)系在一起,但事實上它是最因循守舊的題材之一。盛唐詩人經(jīng)常繼續(xù)七世紀的景物斷片并置,但他們能夠?qū)⒉⒅玫木拔飻嗥突臎鰧φ丈鷦拥貞騽』?,這是他們在這一模式上獲得極大成功的原因。從那些關(guān)鍵性的斷片中,讀者可以想像出完整的場景,然后將這些場景連接成一首近乎敘事的詩。王維這首詩運用了與盧照鄰的《紫騮馬》詩相同的技巧,不過王維用起來帶有盛唐的復雜特性。 王維將戰(zhàn)爭的殘暴與寧靜的邊塞景象并置,從整體效果看,王詩比盧詩遠為自信。與對邊塞戰(zhàn)爭向往的同時,產(chǎn)生了對游俠的興趣。游俠以各種各樣的形象出現(xiàn),有時是橫行的惡少,有時是勇敢、正義的犯法者,有時是戰(zhàn)爭英雄。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練字</a>
[評析]:
[關(guān)鍵詞]:寫景,敘事,抒情
《唐禪社首樂章·順和》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