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王辟之
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室,諸子擒之,乃鄰子也。令儀曰:“汝素寡悔,何苦而為盜邪?”曰:“迫于貧耳!”問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汝貧甚,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所詰。留之,至明使去。"盜大感愧,卒為良民。鄉(xiāng)里稱君為善士。君擇子侄之秀者,起學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舉進士第,今為曹南令族。
[作者介紹]:王辟之(1031—?),字圣涂,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他擔任任河東縣(今山西省永濟縣)知縣,曾“廢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齊廟”,以“貴德尚賢”聞名。
作文網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注釋]:(1)選自《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吨改箱洝?,文天祥詩集。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軍進逼南宋首都臨安,文天祥赴元營談判,被扣押,后乘隙逃脫。他把出使被扣和逃歸途中所寫的詩結集,取詩中《渡揚子江》“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為“指南錄”。作者寫這篇序之前,已經為詩集寫了《自序》,故本篇稱為“后序”。這篇《后序》追敘了作者抗辭犯敵,輾轉逃往,九死一生的歷險經歷,凸顯了作者歷經磨難而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2)德祐二年:即公元1276年德祐:宋恭帝的年號。(3)樞密使:宋朝所置掌管軍事的最高長官,位與宰相等。(4)北兵:即元兵。修門:《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入修門些?!北局赋汲情T,這里代指南宋都城臨安的城門。(5)左丞相:當時吳堅任左丞相。(6)使轍:指使臣車輛。(7)當國者:指宰相。(8)紓(shū):解除。(9)覘(chān):偵察,窺視。(10)以資政殿學士行:以資政殿學士的身份前往。資政殿學士:宋朝給予離任宰相的榮譽官銜。(11)呂師孟:時為兵部尚書,叛將呂文煥之侄。構惡:結怨。(12)賈余慶:官同簽書樞密院事。知臨安府,后代文天祥為右丞相,時與文天祥同出使元營。獻諂:《指南錄·紀事》:“予既縶維,賈余慶以逢迎繼之”,“獻諂”之事當即指此。(13)詬:責罵。失信:指元軍扣押使臣。(14)數(shǔ):列舉罪責,加以譴責。(15)館伴:接待外國使臣的人員。(16)祈請使:奉表請降的使節(jié)。(17)分:本分。引決:自殺。(18)隱忍:屈志忍耐,忍辱而活。(19)“昔人”二句:作者在這里引用韓愈《張中丞傳后敘》之語,意謂自己暫時隱忍,保全性命,以圖有所作為。(20)京口: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當時為元軍占領。(21)真州:今江蘇省儀征縣,當時仍為宋軍把守。(22)東西二閫:指宋淮東制置使李庭芝和淮西制置使夏貴。閫(kǔn):城郭門限,這里代指在外統(tǒng)兵將帥。(23)維揚帥:指淮東制置使李庭芝。維揚:揚州,當時為淮東制置使所駐之地。下逐客之令:文天祥到真州后,與真州安撫使苗再成計議,約李庭芝共破元軍。李庭芝因聽信讒言,懷疑文天祥通敵,令苗再成將其殺死,苗再成不忍,放文天祥脫逃。(24)追購:懸賞追緝。(25)渚州:指長江中的沙州;時已被金兵占領。(26)北海:指淮海。(27)蘇州洋:今上海市附近的海域。(28)四明:今浙江省寧波市。天臺:今浙江省天臺縣。(29)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30)詆:辱罵。大酋:指元軍統(tǒng)帥伯顏。(31)北艦:指元軍艦隊。(32)物色:按形貌搜尋。(33)瓜洲:在揚州南長江中。揚子橋:在揚州南。(34)竟使:倘使。(35)殆:幾乎,差不多。例:等于。(36)桂公塘:地名,在揚州城外。(37)賈家莊:地名,在揚州城北。巡徼:這里指在地方上巡邏之人。(38)高郵:今江蘇省高郵縣。(39)質明:黎明。(40)制府:指淮東制置使官府。檄:原指曉喻或聲討的文書,這里是指李庭芝追捕文天祥的文書。捕系:捉拿囚禁。(41)城子河:在高郵縣境內。(42)海陵:今江蘇省泰州市。(43)高沙:即高郵。(44)海安。如皋:縣名,今均屬江蘇省。(45)通州:今江蘇省南通市。(46)鯨波:指海中洶涌的大浪。涉鯨波:指出海。(47)北關外:指臨安城北高亭山,文天祥出使元營于此。(48)吳門:今江蘇省蘇州市。毘陵:今江蘇省常州市。(49)三山: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因城中有閩山。越王山。九仙山,故名“三山”。(50)“予之”二句:這兩句是說,我能活下來是幸運的,但僥幸生存是為了做什么呢?(51)僇(lù):侮辱。(52)“所求”二句:《禮記·祭義》:“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殆?!备改高z體:父母授予自己的身體。殆:危險。(53)九廟:皇帝祭祀祖先共有九廟,這里以九廟指代國家。(54)高祖:指宋太祖趙匡胤。(55)微以:無以。自文:自我表白。(56)返吾衣冠:回到我的衣冠之鄉(xiāng),即回到南宋。(57)日月:這里指指皇帝和皇后。(58)“使旦夕得正丘首”句:《禮記·檀公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傳說狐貍死時,頭必朝向出生時的山丘。作者用這個典故來表明不忘故國的情懷。(59)夏五:即夏五月。(60)改元景炎:由于宋恭帝為元兵擄去,德祐二年五月,文天祥等人在福州立趙昰為帝,是為端宗,改元景炎。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評析]:
[關鍵詞]:寓理,初中文言文,故事
《于令儀誨人》由易優(yōu)作文網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