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
唐·張潮
茨菰葉爛別西灣,
蓮子花開猶未還。
妾夢不離江水上,
人傳郎在鳳凰山。
注釋注釋:《全唐詩》中收張潮詩五首,
其中《長干行》還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
張潮的幾首詩,
除了一首《采蓮曲》是寫采蓮女的生活,
其余都是抒寫商婦的思想感情。
從這些詩的內(nèi)容和形式來看,
都不難發(fā)現(xiàn)深受南方民歌的影響。
這首詩的第一聯(lián):“茨菰葉爛別西灣,
蓮子花開不見還”。
茨菰,
即慈姑,
“茨菰葉爛”的時間當在秋末冬初;西灣,
指江邊的某個地方。
“蓮子花開”,
即荷花開放,
這里當指第二年的夏天。
去年茨菰葉爛的時候在西灣送別,
眼下又已是荷花盛開了,
可盼望的人兒還沒有回家。
蘇州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蘇州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也可能他曾經(jīng)相許在“蓮子花開”之前返家的吧?這是先回憶分別的時間、地點,
再由此說到現(xiàn)在不見人歸。
說來簡單,
可詩人卻描繪得有情有景,
相思綿綿。
前者暗示出一個水枯葉爛、寒風蕭蕭的景象,
它襯托出別離的凄楚;后者點染出滿池荷花、紅綠相映、生機勃勃的畫面,
反襯出孤居的寂寞難耐。
筆法細膩含情。
“茨菰葉爛”、“蓮子花開”這兩個鏡頭交替的寓意,
從時間上看就是要表現(xiàn)出一個“久”字。
“一日不見,
如三秋兮”。
久而不歸,
思念之苦,
自不待言。
“白日尋思夜夢頻”,
詩的第三句就轉(zhuǎn)到寫“夢”。
由久別而思,
由思而夢,
感情的脈絡自然而清晰。
同時,
詩的第三句又回應了第一句,
“別西灣”,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暗示了對方是沿江而去,
所以這“夢”也就“不離江上水”。
“那作商人婦,
愁水復愁風”。
這大概也是“妾夢不離江上水”的另一個原因吧。
按照一般寫法,
接下去可能就要寫夢中或夢后的情景,
可是詩人撇開了這個內(nèi)容,
凌空飛來一筆──“人傳郎在鳳凰山”。
出人意表,
而且還妙在詩也就戛然而止。
至于這個消息傳來之后,
她是喜是憂,
是樂是愁,
詩人卻不置一詞。
不過那滋味,
細心的讀者是不難體會的。
首先,
這個消息的到來,
說明了自己是不知人已去,
空有夢相隨,
往日多少個“不離江上水”的“夢”,
原來是一場“空”;其次,
這個消息還意味著“他”時而在水,
時而在山(鳳凰山有多處,
此處不知何指, 作文培訓,就來蘇州易優(yōu)作文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html
也不必確指),
行蹤不定,
又不寄語,
往后便是夢中也無處尋覓,
何以解憂,
何以慰愁?……那難言難訴之苦,
隱隱怨艾之意,
盡在不言之中。
可謂結(jié)得巧妙,
妙在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余情不盡。
這首詩上下兩聯(lián)各以意對,
而又不斤斤于語言的對仗,
第三句是一、二句的自然延伸和照應,
第四句又突乎其來,
似斷不斷,
把詩推向一個更為凄楚、失望的意境。
它明快而蘊含,
語淺而情深,
深得民歌的神髓。
(趙其鈞)出處全唐詩:卷114_36
(唐樂府)江南行(張潮)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作文培訓,閱讀培訓,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霸。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易優(yōu)作文點評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關鍵詞:張潮,江南行,唐詩,張潮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