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竹中學 龔志華
一、閱讀演示場
閱讀有條黃金原則,這就是理解性答案在原材料中。這說是說,閱讀文章,我們不能離開文章本身來胡猜瞎想,而要善于進行語境揣摩。什么是語境呢?簡單地說,語境指的詞句所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所依賴的上下文。語境揣摩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具體的方法可總結為:總體瀏覽,把握文意;以題索文,尋求暗示;捕詞捉句,生成答案?;蚝侠磙D換,創(chuàng)意表達。
下面以《沉重的漂流》閱讀為例進行說明。
沉重的漂流
?、僭陔x虎跳峽不遠的地方,我意外看到了一個樸素的紀念館——長江漂流紀念館。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②我屏著氣踏進門,又屏著氣看完所有的展品。
③人們熟悉那種一般意義上的漂流:青山倒映,綠水長流,漁歌歡唱,竹排扁舟……這種漂流,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很多人都樂意;這種漂流,是輕松的漂流,閑適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
?、芏掖丝炭吹降钠?,卻是險惡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屬于男子漢的漂流。這種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峽旁邊去才能掂量出來。那落差幾十米的長江之水,挾著一股寒氣,奔騰而來;它含著天的威勢,山的力度,以沖決一切的勇氣,滾滾東去;激流飛濺,白浪滔天,霧滿峽谷,聲震九霄……在這個地方漂流,轟轟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漂流。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⑤然而,這又是必須付出代價的漂流。男人們高昂起堅硬的頭顱,向著急流和險灘挺進。有人在天與地的縫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氣;也有人在水和石的沖擊下,永遠沉入了另一個世界。生還的是英雄,而人們更愿意記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漢姓名:堯茂書、孔志毅、楊洪林……
?、尬矣媚郎哪抗鈸崮ζ髡叩恼掌?。關于他們的漂流,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一種聲音說,這是盲目的沖撞,是無謂的犧牲,是狹隘的英雄主義;另一種聲音說,任何時代都需要冒險精神,沒有冒險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在這兩種聲音面前,我忘卻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種聲音是對的。我只覺得有關于此的全部吶喊,都是帶血的。
?、卟徽撌澜缭鯓釉u判,此刻面對堯茂書他們的眼睛,我內(nèi)心絕不敢輕薄。我捫心自度,我哪里有他們那樣的勇氣!不要說長江漂流、黃河漂流,就是在家鄉(xiāng)的黃浦江上,我也未見得敢劃一只小船,去與風浪搏斗。也許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獨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來就分英雄與敬仰英雄的兩類,而我,雖身為男人,卻只能屬于敬仰英雄的那一類。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生學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嚅L江與黃河的漂流,在殉難者的名字刻下一排后,終于悲壯地沉寂下來。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種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清波蕩舟。男的女的,穿的花花綠綠的,赤著腳,玩著水,還唱著情歌,喀嚓喀嚓按著照相機,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劃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點浪涌過來,打濕了裙子和褲子,他們就尖聲叫起來,把笑聲灑得一江都是。
?、崛欢?,要論詩,只有堯茂書他們的漂流,才稱得上是一首詩。那是一首英雄的詩,悲壯的詩,生與死搏斗的詩,人與天爭鋒的詩。在那首詩里,男人嘶啞的喉嚨,呼喊的詩征服自然的雄心;他們的一腔熱血,染紅了太過平淡的歷史。紀念碑不會為輕歌曼舞紅男綠女而立,紀念碑只屬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戰(zhàn)士。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忾L江水呼嘯東去,紀念館默默肅立。沒有四波的輕,掂不出大山的重。在這里,打漂流的犧牲者口眼不閉。因而,只要站在江邊側耳諦聽,你就會聽到有一首無字的歌,震響天際,繚繞不息……
1、第④段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漂流”,作者為什么這樣說?請概括作答。
2、閱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
?。?)文中“我用凝滯的目光撫摩漂流者的照片”一句中“撫摩”一詞有什么表達效果?
?。?)第⑦段寫“我”不敢漂流,“只能屬于敬仰英雄的那一類”,從全文看,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為什么標題在“漂流”前要用“沉重”兩個字來修飾?
4、文章第⑨段說:“然而,要論詩,只有堯茂書他們的漂流,才稱得上是一首詩?!蹦阍鯓永斫膺@句話?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作答。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
如何閱讀理解這篇文章完成文后試題呢?
首先是總體瀏覽,把握文意。文意的把握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思想,二是情感。讀完全文,我們可有如下把握:
漂流需要勇氣,是一種挑戰(zhàn),文章表達了對漂流者的敬意,也寫出了對漂流這一壯舉的感悟與思索。
然后是以題索文,尋求暗示,捕詞捉句,生成答案?;蚝侠磙D換,創(chuàng)意表達。
第一題指向第④段,問題源自最后一句,語境提示語是“險惡的漂流,沉重的漂流”中的“險惡”“沉重”。據(jù)“險惡”和三個分號,可找到“落差幾十米”“含著天的威勢,山的力度”“激流飛濺,白浪滔天,霧滿峽谷”,據(jù)此可整理出這樣的答案:因為這里的長江之水落差大,水急浪高,水霧滿谷,非常險惡。在這里漂流需要勇氣,是一種挑戰(zhàn)。
第二題第(1)小題,“撫摩”所出現(xiàn)的語境是“我用凝滯的目光撫摩漂流者的照片”,動作的發(fā)出者是“目光”,表現(xiàn)的是神情狀態(tài),結合“撫摩”一詞的本義,當是強調(diào)作者對漂流者仔細看的狀態(tài),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漂流者的無限祟敬之情。
第二題第(2)小題,句子“而我,雖身為男人,卻只能屬于敬仰英雄的那一類”出現(xiàn)在第⑦段,先要關注的是這一段,還要掃描全文,注意到③④⑤⑧⑨段。綜觀這些段落,從而概括整理出如下類似答案:以“我”的膽小,輕松閑適地漂流,女性化的漂流和“不敢”漂流,來反襯長江漂流者的勇敢,更好地表現(xiàn)漂流者征服自然的雄心。
第三題中的關鍵詞“沉重”既出現(xiàn)在標題中,又出現(xiàn)在第④,為何在“漂流”前要用“沉重”兩個字來修飾,實際上是歸因,原因在哪里呢,需要關注并掃描全文,因為“沉重”提挈全文。這樣,我們可找到⑤⑥段⑦段和第⑨段,抓信關鍵詞句可概括出如下三點:一是因為漂流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而顯得沉重;二是因為長江漂流所引出的關于生死價值的討論的話題,仍然沉重;三是長江漂流的壯舉因后繼無人同樣顯得沉重。
第四題是一道開放性的試題,答案依然在文章中,語境就是全文。“然而,要論詩,只有堯茂書他們的漂流,才稱得上是一首詩?!睆念}干上這一句話來看,顯然是褒揚性的,所以要找的語段應該是持褒揚與肯定態(tài)度的語段,如第⑨⑩段。
二、閱讀訓練營
用語境揣摩法閱讀如下文章,完成文后試題:
胡揚之地
鮑爾吉·原野
人類為自己所賦予的最為自負的詞叫靈魂。人用靈魂這個詞跟動物劃分了距離。唯有靈魂,人才有喜悅和悲傷、有良知與禁忌。人在靈魂的導引下,會哭泣和歡笑。人并沒把“靈魂”這個詞送給動物。動物——無論多可愛的動物,會翻跟頭、會算術——在人看來都不具備靈魂而只有本能。人更不覺得植物有靈魂。一株草,由青到黃,從春到秋,怎么會有靈魂呢?草木由于沒有靈魂,因而不會學習,無知卑賤地活著并死去。然而,這只是人對動植物的看法,人其實證明不了它們沒有靈魂。如果你見到胡楊林,這種看法也許會發(fā)生轉變。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不僅是胡楊林,干脆說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悲泣的靈魂。
胡楊是樹。但它跟樹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姿態(tài)如人。它似互相攙扶、涉江而來的婦孺,像仰天太息的壯士,像為自己包扎傷口的士兵。我只想說它們“像”,或者說“是”有靈魂、有苦痛的人。我來到速亥的時候,正迎夕陽,落日把一腔英雄的塊壘吐在這片寸草不生的荒沙上。胡楊樹虬曲糾結,坐地視天,身子骨披一層滾燙的金紅,讓我想起希臘化時期雕塑名作《拉奧孔》——一個壯碩的男子和兩個孩子,與身上纏繞的蟒蛇搏斗,其痛莫名。
人見到松柏、垂柳,手撫其枝,并不會問“為什么”。松柏青青,垂柳依依,沒什么可問“為什么”的,一切如常??梢娏撕鷹?,真想問它為什么會這樣?我想到了一個詞——靈魂。胡楊樹一定因為有靈魂,或者說有記憶而痛苦過,并有此態(tài)。
速亥,蒙古語為“紅柳”,如今是白茫茫的沙地,誰也想不出它60年前的樣子。這里的人告訴我,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速亥人的主要工作是打黃羊。上級給牧民們發(fā)沖鋒槍,用沖鋒槍掃射黃羊;給縣和公社干部每人定指標,打不到規(guī)定數(shù)目的黃羊要扣工資。速亥當年是怎么的植被?風吹草擺,不見牛羊,植被太茂密了。當年打過黃羊的老人說,速亥這地方黃羊多,它們集群飛跑,不少于幾百只。不光有黃羊,還有蒙古野驢,有藏羚羊。老人說:你們不要認為只有西藏、青海才有藏羚羊,烏蘭察布草原當年有很多藏羚羊。蒙古語管藏羚羊叫“奧仁嘎”。這個地方鳥啊花啊多的是。當年這里是濕地。
這個老牧人指著白茫茫的沙礫說“當年這里是濕地”,真的像癡人說夢。如今除了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胡楊屬于有形狀的東西,其他皆為空蕩蕩的虛無。
打死的黃羊呢?我問老人。
都拉走了,老人說。從前我們自己養(yǎng)牛養(yǎng)羊,從來不打黃羊。后來我們整整打了20年黃羊,現(xiàn)在什么野生動物都沒有了。那些年,每天都有槍聲。槍聲停了,黃羊、鶴、野鴨子、兔子、狐貍,什么都沒了。
我抬眼四望,速亥這地方在一個盆地里,是二連盆地的一部分,依靠的山叫大紅山??墒?,打光了黃羊,植物也不能都滅絕啊?
老人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這兒又遭一劫——挖發(fā)菜。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到我們這里挖發(fā)菜,可以叫成千上萬。從寧夏來的人,整列火車全都是挖發(fā)菜的人。我覺得全國的人都到這里挖發(fā)菜來了,黑壓壓的到處都是人。有人挖,有人收,有人運。運到東南亞一帶。發(fā)菜這東西怪,這片地上午挖沒了,落點雨,下午又長出來了。挖的人越來越多,最后變成這個樣子。
老人說“這個樣子”的時候,特別不情愿,聲音迅速被腳下的沙子吸收。如果土地和天空也會死亡的話,就會是“這個樣子”。這里的天空雖然高遠,卻毫無生氣,與綠洲之上濕潤的天空絕不一樣。沒有飛鳥、沒有層層疊疊的雨云,這是一片失去了肌膚的天空。土地上只有沙子,連蜥蜴爬過的痕跡都看不到,見不到土,地已經(jīng)死去很多年。今天的速亥,不要以為它默默無聞,它名聲大得很,早就傳到了北京和天津等地,出現(xiàn)在專家們的文案里。速亥,現(xiàn)在成了京津風沙最主要的源頭。這片地,每年不知向北京輸送了多少沙塵。可誰還記得當年它堪比肯尼亞野生動物園的情景,誰還相信此前這里竟然是一塊濕地呢?
假如黃羊有靈魂、灰羽鶴有靈魂,野兔、蘆葦有靈魂的話,如今它們一起附體在胡楊樹上。胡楊死去后為什么不倒?倒了為什么不爛?它實在是有話要說,是無數(shù)野生動物與植物的靈魂請它們保持苦痛控訴的姿態(tài)留在人間。有胡楊的地方,都是動植物們的受難地。尚可欣慰的是,速亥至今還保持著一“怪”,下點雨,馬上就長出綠茸茸的草。人們盼著這里多長草、快長草,一直長出黃羊來。
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結合全文,概括“這個樣子”的具體內(nèi)容。
3、結合全文簡要賞析“它似互相攙扶、涉江而來的婦孺,像仰天太息的壯士,像為自己包扎傷口的士兵”這一句話。
4、文章末尾說“它實在是有話要說”,寫出你認為它要說的內(nèi)容,結合全文并談談對你有哪些啟示?
參考答案:
1、內(nèi)容上,寫出了人類的自大,人類的自大導導致了后面動植物的滅絕。結構上,為下文描寫胡楊的靈魂作了鋪墊。
2、遍地黃沙,動植物幾近滅絕;胡楊成為動植物的申訴者;成為京津風沙最主要的源頭。
3、使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動植物被人類蹂躪的悲慘和無奈。
4、內(nèi)容:人類的自大導致了動植物的滅絕,人類應該承擔責任;人類在毀滅動植物的同時,也必將毀滅自己。
啟示:和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應該放棄自大的心理,為自己所做的承擔責任,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閱讀黃金原則下的語境揣摩法_文學常識》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www.zequeka.cn)收集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文培訓,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