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年)是辛亥革命時期一個“有學問的革命家”。他原名炳麟,字枚叔,186g年1月12日出生在浙江余杭縣東鄉(xiāng)的一戶書香門第。他九歲起跟隨外祖父讀書,二十二歲進了杭州“詁經精舍”。這是所古老的書院,由一代名儒俞樾主持學政。章太炎在這里受業(yè)七年,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
正當章太炎埋頭書齋的時候,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戰(zhàn)后簽訂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全國大嘩,改良主義的思潮也應時而興。章太炎再也坐不住了,走出書齋去,參加了康有為發(fā)起的強學會,并于1897年到上海擔任《時務報》的撰述。但是,他不滿康有為:托古改制”、建立孔教的一套主。張,常和梁啟超等人爭吵,幾經動武而憤然離去。
易優(yōu)作文網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不久,戊戌政變發(fā)生,章太炎因為名列強學會而遭到通緝,1899年6月輾轉逃亡到日本,結識了孫中山。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時事,探求救國之道。19—02年4月26日(舊歷三月十九日)是明朝末代皇帝祟禎自縊身死的日子,章太炎約集一些人,在東京舉行“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這是一次明確‘以反清為宗旨的集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1903年春,章太炎回國后,在愛國學社任教,常在各種集會上演講,發(fā)表激烈的反清言論。這年6月,他又在《蘇報》上發(fā)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駁斥康有為的?;手囌?,大力宣傳革命。革命小將鄒容也在愛國學社學習,深受章太炎器重。章太炎為他寫的《革命軍》一書作序,還在《蘇報》上寫文章介紹《革命軍》。
章太炎等人的革命活動震動了清朝統(tǒng)治者,清朝統(tǒng)治者立即勾結上海租界當局,查封愛國學社和《蘇報》館。章太炎被捕入獄,被判刑三年。l904年冬,他在獄中還參與策劃組織了光復會。 中小學生作文投稿,中小學生作文點評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1906年6月,章太炎刑滿出獄,同盟會派人把他接往日本東京,還舉行了二千人的盛會歡迎。章太炎參加了同盟會;任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主編,投入《民報》對?;逝伞缎旅駞矆蟆返拇笳搼?zhàn),寫了一系列立場鮮明的文章。
這期間,他因為《民報》的經費問題,和孫中山發(fā)生齟齬,對孫中山的革命活動由于隔閡而產生不滿,便大肆攻擊孫中山。1910年2月,他和陶成章在東京重組光復會,任會長,與同盟會公開分裂。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fā),章太炎回國來,竟附和立憲派“革命軍興,革命黨消”的主張,要求解散同盟會。19l2年1月,他在上海組織中華民國聯合會,自任會長。他對孫中山的誤解越來越深,反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反對建都南京,甚至通電擁護袁世凱。直到1913年袁世凱刺殺宋教仁,野心徹底暴露,他才覺悟過來,冒著生命危險到北京去指責袁世凱,結果遭到軟禁。軟禁期間,他拒絕袁世凱的收買,幾次逃跑都未成功。
易優(yōu)作文網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1916年袁世凱死后,章太炎才獲得自由,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他見國事依然混亂,感到憂心仲,忡,又因為遠離群眾,看不到人民群眾的力量,進而心灰意冷。他回到上海,宣告杖門謝客,不再過問國事了。后來又到蘇州主持國學講習會,鼓吹“讀經有千利而無一弊”,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是“離經叛道”;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以及國共合作,也都持反對態(tài)度。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fā)生,章太炎強烈反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主張堅決抵抗日本侵略。1936年6月14日,他病逝于蘇州。
章太炎還是中國近代在國學上多方面深有造詣的著名學者,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都有所貢獻。著述均收入《章氏叢書》(正續(xù)三編)。
——作文培訓,作文輔導,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