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碌(663~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人,進士出身。曾在武則天稱制時擔任監(jiān)察御史、鳳閣舍人,在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711年)和唐玄 宗李隆基開元四年(716年)兩次為相。由于他為政清廉、剛正不阿又精于吏治,后人將他和房玄齡、杜如晦、姚崇相提并論,一起被稱為 唐代四大名 相 。
一
宋璟長期分管吏部。他任用官吏一向堅持 德才兼?zhèn)?的原則,對涉及他本人的人和事,往往要求更嚴。有一 天,吏部主事給他轉(zhuǎn)呈來一篇名為《良宰論》的文章,并介紹說:該文作者范知璿學富五車,精明強干,是位難得的人才。宋璟十分高興,當即拿起《良宰論》,認 認真真讀起來。
由于該文立論新穎,議論風生,條通理暢,宋璟還沒讀到一半,就開始贊不絕口。那位吏部主事非常得意,美滋滋地等著他做 出決定。不料,他讀著讀著漸漸皺起了眉。原來,范知璿在文章中吹捧起宋璨來,說他不亞于古代的晏嬰、張良,勝過唐初的魏征、房玄齡,還把天下描寫得鶯歌燕 舞、百花爭妍,一片升平景象。宋璟越看越不對勁,不禁自言自語: 這 太過分了!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讀罷全文,宋璟看了看恭立一側(cè)的吏部主事,頗為感慨地說: 這位范知璿,的確算得上少有的人才,但其品德不正。他寫了這么多阿諛奉承的話,無非是為了迎合邀寵!這種人,哪能重用呢!請你轉(zhuǎn)告他,讓他就國計民生切切實實地提些建議,不要再搞那些奉承之類的事!
當時,候選官員眾多,其中不少人都托請朝官為自己疏通說項。有一位名叫宋元超的候官也找到吏部,說他是宋璟的叔父,希望吏部給予關照。宋璟得知此情,立 即給吏部寫了一封信,說: 元超確是我的三叔。但一直生活在洛陽,我們很少見面。我不能不承認,更不能因私害公。如果他不聲明我們之間的關系,你們還可以 按規(guī)定依序銓選。而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公開了我們的親情,打著我的旗號招搖,再安排他的升遷就不合適了。矯枉必須過正,對他暫不安排為宜。 吏部反復研讀他的信, 最后只好照其指示辦事。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二
宋璟 立性公直,執(zhí)心貞國 , 動惟直道,行不茍合 。為整肅吏治,即使對皇帝的寵臣他也公事公辦。
中宗時期,外戚和諸公主干預朝政,吏治腐敗,貪污成風。不少巨商富賈通過他們的關系,求得皇帝的墨敕,不經(jīng)中書、門下審核批準,便當上了官,時人稱為 斜封官 。這些斜封官根本不會理政,只懂得如何盤剝百姓。宋璟為整肅吏治,毅然和姚崇聯(lián)合上疏,徹底罷免了斜封官。隨后,宋王景又從整頓制度人手,革除 弊端,拒絕請托,公平取士,恢復了選官的嚴正。
唐玄宗登極不久,曾特降墨敕提升岐山縣令王仁琛為五品官。宋璟感到莫名其妙,一了解, 方知王仁琛原是后族,又是玄宗稱帝之前的藩邸故吏。他認為不妥,立即上疏阻止,說: 故舊恩私,則有大例,除官資歷,非無公道。 還說王仁琛在非常情況下 雖然立過功,但已獲得了應有的賞賜。如果再受特殊恩賜,就不合適了。他請求由吏部考核,照制度辦事。玄宗認為言之有理,也便收回成命。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唐玄宗的寵臣太常卿姜皎,也是玄宗為藩王時的故舊。在誅殺玄宗的政敵太平公主時,又立過大功。玄宗為表示對他的寵遇,不但重用他,還將他的弟弟姜晦封為 吏部侍郎。宋璟認為,憑德才兩方面的條件,姜皎、姜晦都不勝任。于是,又上疏道: 皎兄弟權(quán)寵太盛,非所以安之。 玄宗也聽從了他的意見,將姜皎改任為散 官,放回田園;將姜晦也改任為沒有實權(quán)的宗正卿。
三
宋璟在全力選拔任用清官廉吏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對良臣的保護。
早在武則天稱制時,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仗著自己是女皇的內(nèi)寵,肆無忌憚地貪贓枉法,為所欲為。御吏大夫魏元忠正準備彈劾他們,不料走漏了風聲。于 是,二張搶先下手,誣構(gòu)魏元忠,并將他打人牢獄;還賄賂鳳閣舍人張說作誣證。宋璟發(fā)覺后,立即找到張說,對他說: 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名譽氣節(jié),萬不可 圖個人茍生而諂誣好人。你即使因此而被謫官流放,美德也會受到世人尊敬的。萬一遭遇不測,我也會叩請?zhí)熳由饷?,要死和你一起死! 張說很受感動,便在廷辯 時如實上奏,從而使魏元忠免遭了一場橫禍。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中宗時,京兆直臣韋月將上書揭發(fā)武三思潛通韋皇后,穢亂內(nèi)宮,必有逆亂。武三思惱羞成怒, 遂暗中指使有司奏劾韋月將大逆不道。中宗聞報,大怒,下令將韋月將斬首。當敕令下到宋璟手里,他不但沒有即時轉(zhuǎn)發(fā),反而奏請中宗調(diào)查此案。中宗氣急敗壞地 質(zhì)問他: 朕已經(jīng)說了要殺他,你還請示什么呢? 宋璟毫不畏懼,仍堅持調(diào)查清楚再定奪。中宗大怒,進而下令將韋月將立刻斬首。宋璟仍不曲從,大聲對中宗 說: 如果陛下一定要斬韋月將,那么,就請您先把我殺掉!不然,臣還是不會奉詔的! 中宗見此,才漸漸消了氣,將韋月將的死刑改為了杖刑,并將他發(fā)配到嶺 南。
唐玄宗時,有一次玄宗巡幸東都,路過崤谷(今河南陜縣),由于山高路窄,難以行走,玄宗十分惱火,便對河南尹李朝隱和負責旅途事 務的知頓使王怡大發(fā)雷霆,并要罷免他們的官,處以斬刑。宋璟又及時進諫道: 陛下方事巡幸,今以此罪二臣,臣恐將來民受其弊。 玄宗聽罷,遂免去二人死 罪。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宋璟73歲那年基于自己體弱多病,主動請求辭職休養(yǎng)。2年后,與世長辭。死后,皇帝贈其太尉,謚日文貞。
鑒 于宋璟的一貫表現(xiàn),《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說: 宋璨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而《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 光,對他的評價是: 璟為相,務在擇人,隨材授任,使百官各稱其職;刑賞無私,敢犯顏直諫。上甚敬憚之,雖不合意,亦曲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