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劍李林甫的故事:不學無術奸佞謅媚,喪盡天良遺臭萬年 發(fā)布時間:2017-03-21 03:15 瀏覽:加載中
李林甫(? 751),小名哥奴,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父親李思海曾為揚府參軍,舅父是楚國公姜皎。李林甫從小游手好閑,斗雞走狗,是個紈绔子弟,但深受舅父喜愛,并當了千牛直長的小官。
開元初年,升為太子中九。當時,擔任侍中的源乾難是李林甫的姻親。李林甫便向他討官,要求做司門郎中,源乾暇平素就看不上他,說: 郎官應當有才望的擔任,哥奴哪是做郎的材料? 不久升為諭德,這是規(guī)功太子官,不久又升遷為國子司業(yè)。開元十四年(726)李林甫做了御史中丞,以后又當過刑部侍郎和支部侍郎。當時,玄宗寵信武惠妃,其兒子壽王李瑁和盛王李球也特受寵信,而太子李瑛卻漸漸疏遠。李林甫認為此時機有利可圖,就向武惠妃獻媚,表示愿意保護壽王,為他爭取帝位,武惠妃十分感激,暗中處處幫助李林甫,李林甫還和侍中裴光廷的夫人(武三思的女兒)私相往來,巴結她。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開元二十一年(733)裴光庭去世,這位武三思的女兒,就請求宦官高力士推薦李林甫當侍中,但當時玄宗已決定用韓休。高力士把此消息泄漏給武氏,李林甫趁機向韓休獻殷勤。后來,韓休任宰相后,在玄宗面前推薦李林甫說他有宰相的才能。不久,李林甫當了黃門侍郎。開元二十三年(735)五月,李林甫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并加賜銀青少祿大夫,登上相位,同時為相的有侍中裴耀卿和中書令張九齡。
起初,唐玄宗欲以李林甫為相,曾咨詢過張九齡,張九齡回答說: 宰相的位子關系到國家安危,陛下用李林甫為相,恐將來危及國家安危。 玄宗不聽張九齡的意見。李林甫雖懷恨在心,但張九齡是詩人,以其文學才華為玄宗所倚重。
李林甫無奈,只好對他由意奉迎,以待時機整治他。李林甫為了實現(xiàn)政治上的野心,繼續(xù)與宦官、妃嬪往來,他每次在奏請玄宗事之前,都要通過妃嬪,先摸清玄宗的旨意,所以每次奏對,都能稱玄宗的心。開元二十年(72)十月,玄宗想提前從東都洛陽返回長安,召集宰相商議。裴耀卿、張九齡建議說: 農(nóng)夫的秋收未完,望陛下以農(nóng)事為重,到冬天才可返回長安。
蘇州少兒書法培訓,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李林甫早摸到了玄宗的意圖,待裴、張離開后,留下來對玄宗說: 長安、洛陽是陛下的東西二宮,車駕往來,何必要等待時令?即使妨礙農(nóng)民秋收,陛下可以單獨赦免車駕路過地區(qū)的租賦就行了。我請皇上詔示百官,即日動身西還。 玄宗聽后大喜,第二天便浩浩蕩蕩起駕西行。張九齡為人正直,遇事不論巨細皆為爭之,漸漸不為玄宗所喜歡。
開元二十四年(736)十月,玄宗以湖方節(jié)度使牛仙客勤于工作,并有政績,欲以其為尚書,張九齡以為不可,他說: 封賞大臣要等待有名臣大功,牛仙客是個邊境小史,不能擔此重任。 李林甫趁機上奏說: 牛仙客任官勤懇,是難得的相才,張九齡是一介書生,不識大體。天子用人,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的? 第二天,牛仙客便受爵隴西縣公,食封三百戶。而張九齡固執(zhí)如初。玄宗十分不高興,說: 事皆由卿耶廣從此。 李林甫在玄宗面前,日夜說九齡的壞話,玄宗逐漸疏遠張九齡。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這一年十一月,武惠妃哭泣著對玄宗說: 太子暗中勾結黨羽,將害妾母子,并且有害陛下之心。 玄宗大怒,欲度太子。張九齡苦諫,并說: 陛下必欲為此,臣不敢奉詔。 玄宗十分不滿。李林甫開初不說話,退下來對玄宗說: 這是天子家里的私事,外人何必參預呢? 不久,李林甫推薦蕭靈為戶部件郎。蕭靈平素不好學,曾將 伏臘 讀為 伏獵 。中書侍郎嚴挺之對張九齡說: 省中豈容有伏獵侍郎! 因此蕭靈被出為歧州刺史。對此李林甫大為不滿,十分懷恨張九齡和嚴挺之。殘害張、嚴的機會終于被李林甫找到了。
嚴挺之的前妻改嫁于蔚州刺史王元談,王元談犯貪污罪下獄,嚴挺之為之說情,也受到牽連而獲罪。張九齡為嚴挺之辯解,這引起了玄宗不滿。李林甫立即上書,彈劾裴耀卿、張九齡為同黨。于是玄宗免去了張、裴的相權,授予他們尚書左、右丞。與此同時,李林甫為中書令,牛仙客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開元二十五年(737)監(jiān)察御史周子諒上書彈劾牛仙客不學無術,被流放到級州。李林甫趁勢誣陷周子諒為張、嚴同黨,是張所推舉的人,于是,張九齡被貶為荊州刺史。李林甫當了中書今后,唐玄宗采納了李林甫的意見,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天下人為他們鳴不平。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大理少卿徐蟒妄言上奏: 大理寺監(jiān)獄殺氣較盛,鳥雀不敢棲息?,F(xiàn)在刑部處理死囚,每年總共才五十八人,而烏鵲在獄中做窩,無人犯法,刑法擱置。 群臣紛紛上表稱賀。于是,玄宗將功績歸于宰輔,下詔賜李林甫為晉國公,牛仙客為幽國公。
開元二十六年(738),李林甫兼領隴右節(jié)度使和河西節(jié)度使。從此,李林甫獨柄樞衡,涉足武備,總管滿朝文武選事,處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地位。
李林甫為人陰險狡猾,誅殺殘忍,臉上喜怒無常,對上一味奉承,對不合他意的人,則設計害之,決不心慈手軟。所以,當時人稱他; 口有蜜,腹有刀。 天寶元年(742)三月,兵部侍郎盧絢垂鞭按轡,從勤政殿下經(jīng)過。盧絢體貌優(yōu)美,精神抖擻,雄姿英發(fā),玄宗以目送之,贊不絕口,流露出了要委以重任的意思。唐玄宗的神情、心思,李林甫揣摩得一清二楚,他生怕重用盧絢會危及自己的權勢。便立即召來盧絢的兒子,對他說: 尊府素望,皇帝要派他去交州。廣州任職,如果不想去,可以說自己老了,恐怕身體吃不消。 盧絢怕任命到廣州這樣的邊遠地區(qū),急忙上書玄宗,訴說自己年老不堪重任。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結果,盧絢被罷去兵部侍郎之職,出為華州刺史。后又授太子員外詹事。盧絢就這樣被李林甫排擠出了朝廷。維州刺史嚴挺之,曾為尚書左丞,精于選舉,因得罪李林甫被貶外任。天寶元年(742)玄宗問李林甫: 嚴挺之何在?此人亦堪進用。 李林甫馬上叫來嚴挺之的弟弟嚴損之,對他說: 皇上要重用你哥哥了,你得設法讓你哥哥進京與皇帝見面。 嚴損之感激李林甫的好意,馬上找來一紙,寫了請求讓哥哥入京就醫(yī)的文字,給了李林甫。李林甫拿著去見玄宗,說: 挺之年高,近患風寒,須授閑散之官,便于在京城就醫(yī)。 玄宗聽后,嘆息再三,感到非常遺憾。天寶六年(748)四月,授嚴挺之太子詹子,在東都洛陽養(yǎng)病。宰相李適之與李林甫不和,李林甫想盡辦法誣害他。一次,李林甫對李適之說: 華山有金礦,主上未知之也。 過了幾天,李適之把此事奏上。玄宗征求李林甫的意見,李林甫說: 臣早已知道,只是由于華山是陛下本命,王氣所在,不適合開采,故不敢言。 玄宗十分崇信道教,聽了李林甫的話,就越加喜歡、信任,而討厭起李適之來了。
繼而李林甫又誣告適之結為朋黨,其它被株連而被貶將達數(shù)十人,后又逼適之自殺身亡。李林甫對玄宗竭力阿諛奉承,唐玄宗對他十分寵信,政事無論巨細,都要和他商量。天寶三年(744),唐玄宗對高力士說: 現(xiàn)在天下無事,百姓安居樂業(yè),我想把政事全部交給李林甫處理,你以為怎樣? 高力士回答說: 天子大權不可讓他人掌握,李林甫權勢咄咄逼人,一旦他大權在握,朝臣之中還有誰敢議論政事! 玄宗聽后很不高興,高力士急忙叩頭謝罪,說自己是一時頭腦發(fā)昏發(fā)熱,口出胡言,罪該萬死。
高力士是皇上極寵信的宦官,他尚且如此害怕,其他人再也不敢發(fā)表意見了。李林甫為了掩蔽玄宗耳目,竭力堵塞言路,他召集眾諫官,向他們宣布說: 當今皇上圣明,作為臣下應當只是順從他的旨意,不必要去議論朝政。諸位沒有看到立在那里的仗馬,它的食料相當于三品官的俸祿,但它必須終日不叫,一旦嘶叫,就會被攆走,殺死,那時后悔就來不及了。 李林甫不學無術,他尤其忌恨那些有才能的文人。
天寶六年(747),唐玄宗下詔廣求天下有識之士,凡是有一技之長的都要到京城長安參加選拔。李林甫生怕士人對詔時有人會斥責自己,當即向玄宗建議說: 士人都是草茅之人,不知道禁忌規(guī)矩,徒以狂言擾路圣德,請把這事全交到尚書省長官那里試問, 于是玄宗下令讓御史中丞統(tǒng)一監(jiān)督試問,結果沒有一個符合要求的人。
李林甫因此上書向唐玄宗慶賀,認為朝野沒有遺留人才、對于討好自己,而又平庸無能的人,李林甫盡心提攜,竭力培植成自己的爪牙。左相陳希烈,政績平平,光會講點老莊玄學,李林甫看到玄宗喜歡這一套,加上陳希烈柔弱易于控制,就奏請?zhí)菩谧岅愊A易隽松袝筘┫?。從此,政事全由李林甫決斷,陳希烈只是唯唯諾諾,是地地道道的李林甫的應聲蟲。
唐朝的慣例,宰相每天午后六刻退朝回府,李林甫奏請玄宗批準,每天提前退朝回家,這樣許多國家事務就在家里處理,然后再由陳希烈部署,玄宗不理朝政時,朝官們都到李林甫家中聽候指示,右相陳希烈雖然坐在府中,但卻沒有一個人去看望他。
二、喪盡天良遺臭萬年
李林甫表面上給人們溫柔的樣子,好像可以親近,實際上猶如懸崖陷阱,深險難以得知。朝廷公卿如果不是由他門升的,必定會被定罪遷徒;凡是依附他的,雖然是小人奸佞也會被他引見重用。李林甫家中有中間廳堂,如同半弦月,稱為 月堂 。每當他排擠大臣,就住進去思謀策劃;當他得意洋洋走出來時,那就設計完成,不知哪一家又要遭殃了。
他在長安設立了推事院專治獄事,任用蕭靈、吉溫、羅希爽等一批酷史,吉溫生性殘酷,六親不認,他常說: 如果遇上知己,即使南山白額虎也能為他縛得。 羅希爽是杭州人,以殘忍著稱,因為受到李林甫的賞識,由御史合主簿升為殿中侍御史。他們兩人,互相配合,按李林甫的旨意行事,凡是釀成獄案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脫,當時人們稱他們?yōu)?羅鉗吉網(wǎng) 。李林甫善于利用對方矛盾,消除異己,拉一派打一派,戶部尚書裴寬和刑部尚書裴敦復有矛盾。當裴寬有可能當宰相時,李林甫就和裴敦復交好,讓他揭發(fā)裴寬,使裴寬被貶為唯陽太守。李林甫又趨勢派人去殺裴寬, 寬叩頭祈請, 才免于一死。后來,裴敦復因有戰(zhàn)功受到朝廷嘉獎,這一來又引起李林甫對他的忌恨,誣害他,裴寬也因此而被貶到淄川。刑部尚書韋堅,其妻子是李林甫舅舅姜皎的女兒,他的妹妹還是太子李峻的妃子,為官很早,深得玄宗賞識,后來被提拔為陜州太守,水陸轉運使。當韋堅有人相之望時,李林甫便開始算計他。天寶五年(746)春,河西節(jié)度使皇甫惟明國破吐蓄有功,入京獻捷。他看到李林甫專權橫行,就氣憤不平,上疏勸諫玄宗除掉李林甫,李林甫聽說后大吃一驚,暗使楊慎矜監(jiān)視他們的行動。他們發(fā)現(xiàn),元月十五日晚,太子出游和韋堅相見,他們又發(fā)現(xiàn)韋堅又和皇甫惟明會見于景龍觀。于是李林甫參奏韋堅與皇甫惟明勾結,陰謀擁上太子為帝,把兩人逮捕下獄,后分別貶為給云太守和播州太守。
將作監(jiān)少匠韋蘭,兵部員外郎韋芝是韋堅的弟弟,上書為韋堅喊冤,并請求太子站為之說情。玄宗十分氣憤,太子見事不妙,為了擺脫干系,上表請與韋妃離婚,聲稱不要因為與韋氏有親戚關系而殉私枉法。于是,玄宗下詔,再貶韋堅為江夏別駕,其弟韋蘭、韋芝被貶到嶺南,其他受到牽連而遭貶官、流放的達數(shù)十人,著名的是楊慎矜案,也是李林甫排斥異己的一個例子。
楊慎矜本是李林甫門下,因受玄宗重用,提升為戶部傳郎。李林甫見他提升,十分妒忌。他利用楊慎矜和王洪的矛盾,讓王洪參奏楊慎矜,說: 楊慎矜是隋煬帝的玄孫,家中藏有俄書,陰謀復辟。 玄宗聽后非常惱怒,把楊慎矜逮捕,太府少卿張道本因為由楊慎矜所薦,也同時受牽連被捕。楊慎矜屈打成招,但始終搜查不出俄書來。李林甫派盧鶴再次人長安楊家授書,他在袖中藏著邂書進人楊慎矜的書房。一會兒,手里拿著俄書走出來。楊慎矜看到后絕望地說: 我不曾藏此您書,今天必死無疑廠 不久,玄宗詔賜楊慎矜及其弟楊慎余、楊慎名自盡,妻子兒女流放嶺南。這一案件涉及數(shù)十人。
李林甫在位期間,還做了一件事,史學家認為這是導致 安史之亂 爆發(fā)的一個原因。唐玄宗在位前期,朝廷宰相有不少來自節(jié)度使。李林甫獨掌大權后,為了杜絕出將入相之源,向玄宗建議用少數(shù)民族將軍為節(jié)度使。他說: 文臣為將,害怕矢石彈雨,不身先士卒?,F(xiàn)在不如用再將帶兵,他們天生雄健,在馬上長大,善于沖鋒陷陣,天性這樣,如果陛下使他們受到感動,覺得受重用。他們一定會報效國家,夷狄就不足為慮了。 而李林甫的目的,是使掌握軍權的人不能入朝為相,這樣他的地位也可長保無慮了。
李林甫恃權侍勢,為非作歹,又長于拍馬溜須,因而深得玄宗寵信。他在京城的府第樓臺亭榭,十分奢華。晚年,他沉溺于聲色,家中姬妾侍女不知有多少,然而他活得并不痛快。他自知結怨天下,常常懼怕刺客,每次出門總要有步騎百余人左右保護。住宅周圍,崗哨林立。一個晚上要換幾個地方睡覺,甚至連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天寶十一載(751)李林甫死了。在他死之前,楊國忠、陳希烈等開始揭發(fā)他們的罪行。他剛死還沒有來得及下葬,楊國志就上奏玄宗,告他有異謀。于是朝廷下令全部削奪李林甫的官爵。剖棺別取舍殊金紫,更以小棺,用庶民的禮節(jié)將他人葬。他的幾個兒子也被流放到嶺南,眾女婿們也被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