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8年(1085年),宋神宗駕崩。在神宗的母親高太后的主導(dǎo)下,神宗第6子趙煦順利即位。是為宋哲宗,當(dāng)時年僅10歲。
小小的哲宗當(dāng)然主持不了政局,由他的奶奶高太后垂簾聽政,而且一聽就是9年之久。高太后是反對變法的,早在神宗時期就幾次哭著喊著說王安石要亂天下。現(xiàn)在她有了自主權(quán),自然就要廢除新法了。
王安石的死對頭司馬光被找回來當(dāng)宰相,他執(zhí)政之后的第1道札子就是《請更張新法》。他說新法就跟毒藥一樣,不廢止不行。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兩黨輪流坐莊一樣。王安石執(zhí)政的時候,用的都是變法派,即新黨人物;司馬光執(zhí)政后用的都是反變法派,或稱 保守派 ,是舊黨人士。
1086年改元祐元年,在司馬光的領(lǐng)導(dǎo)下,廢除新法的工作雷厲風(fēng)行地展開了。當(dāng)年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候,人們說他操之過急。而現(xiàn)在司馬光廢除新法,比王安石還要急得多。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不光是廢除新法,變法派的官員一個個都被貶出朝廷。
這年4月的時候,王安石在憤恨之中離開了人世。司馬光認(rèn)為王安石這人的文章節(jié)義還是不錯的,應(yīng)該對他優(yōu)加厚禮,這顯示出他一代名臣的胸懷。又過了5個月,司馬光也去世了,新法已經(jīng)廢除殆盡。
改革也好,保守也好,兩個人折騰了幾十年。結(jié)果是沒有結(jié)果,而局面變得更糟。
蔡確是神宗晚年的宰相,是王安石之后主持新法的頭號人物。在司馬光廢除新法的時候他堅持抗?fàn)?,力圖挽回局面。但最終他的努力白費了,而且成為眾矢之的。
元祐元年蔡確被罷相,出知陳州。第2年他又被貶到了安州,就是今天的湖北安陸。蔡確到當(dāng)?shù)氐娘L(fēng)景名勝車蓋亭去游玩,詩興大發(fā),一下子寫了10首叫做《夏日登車蓋亭》的絕句。有心的讀者不妨讀一讀,看是否能看出他在欣賞風(fēng)景之外是否還有著政治意圖。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一
公事無多客亦稀,朱衣小吏不須隨。
溪潭直上虛亭表,臥展柴桑處士詩。
二
一川佳境疏簾外,四面涼風(fēng)曲檻頭。
綠野平流來遠棹,青天白雨起靈湫。
三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
四
靜中自足勝炎蒸,入眼兼無俗態(tài)憎。
何處機心驚白鳥,誰能怒劍逐青蠅。
五
西山彷佛見松筠,日日來看色轉(zhuǎn)新。
聞?wù)f桃花巖畔石,讀書曾有謫仙人。
六
風(fēng)搖熟果時聞落,雨滴余花亦自香。
葉底出巢黃口鬧,波間逐隊小魚忙。
七
來結(jié)芳廬向翠微,自持杯酒對清暉。
水趨夢澤悠然過,云抱西山冉冉飛。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八
矯矯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jié)上元間。
釣臺蕪沒知何處,嘆息思公俯碧灣。
九
溪中自有戈船士,溪上今無佩犢人。
病守翛然唯坐嘯,白鷗紅鶴伴閑身。
十
喧虺六月浩無津,行見沙洲凍雨濱。
如帶溪流何足道,沉沉滄海會揚塵。
這10首詩其實寫得很不錯,且不管蔡確平日人品如何,他確實是很有才華的詩人。然而這正是蔡確最大不幸的開始。當(dāng)時的知漢陽軍吳處厚曾經(jīng)在蔡確手下為官,他希望蔡確能夠推薦自己。但是蔡確沒有答應(yīng),吳處厚由此對蔡確深為不滿。
當(dāng)吳處厚得到這幾首詩的時候,他覺得報仇的機會來了。他把蔡確的詩上報給朝廷,說其中5首有含沙射影諷刺朝廷的嫌疑。他的解釋是:
第3首:莞然獨笑,這是笑得不懷好意。方今朝廷清明,不知蔡確所笑何事?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第5首:自比謫仙人,這是心懷不滿,認(rèn)為朝廷對他處置不公。
第6首: 小魚忙 是諷刺朝廷起用新人,他在這里自吹老資格。
第8首:這首最為惡劣,唐朝郝處俊封為甑山公。唐高宗想遜位給武則天,郝處俊上疏切諫。而現(xiàn)在太后垂簾,顯然是將太后比作武則天,這是對太后的污蔑。
第10首:喻國運必生大變,這是對朝廷的詛咒!
俗話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其實郝處俊是安陸人,謫仙人李白也在安陸長居。蔡確身在安陸,發(fā)思古之幽情,寫入詩中有何不妥?再說笑一聲又怎么了,難道吳處厚平時就不笑嗎?吳處厚費盡腦汁硬是找出毛病來了。高太后看了吳處厚的奏章,怒不可遏,下令立刻將蔡確貶到新州。新州就是今天廣東的新興,現(xiàn)在的新興是個著名的僑鄉(xiāng)??稍谒纬鞘莻€蠻荒之地,被貶到那里就意味著深重的苦難,甚至是生命的終點。蘇軾的詩中就曾經(jīng)寫道: 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那里是人間地獄。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易優(yōu)作文評分評價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當(dāng)時一些官員說蔡確還有年老的母親,嶺南那么遠,建議遷到別的地方。高太后說: 山可移,此州不可移。 高太后這么堅決的原因何在?原來蔡確遭到吳處厚的攻擊之后,朝廷中的幾個反變法派指斥蔡確自以為有擁立哲宗的功勞。這是對高太后權(quán)威的直接挑戰(zhàn),所以她下定決心要置蔡確于死地。
蔡確在劫難逃,其他的變法派也難以立足。保守派徹底鏟除變法派,許多變法派再次遭到重貶。
元祐8年(1093年),蔡確在新州郁郁成病,凄然而死。
車蓋亭詩案在北宋后期開了一個惡的先例,黨爭在文治社會在所難免,但是黨爭也有其限度。不同的觀點可以同時存在,這并非壞事,問題是當(dāng)別人不同意自己觀點的時候該如何處理?
宋太祖開國就立下了不殺士大夫的誓言,王安石執(zhí)政的時候雖說反對他的人很多,但也只是將他們趕出了朝廷。文字獄在車蓋亭詩案之前也已經(jīng)有很多次,比如仁宗時候的進奏院案和神宗時候的烏臺詩案,但都沒有這么惡劣。車蓋亭詩案是打擊政敵面最廣,并且力度最大的一次。
一句話,車蓋亭詩案開創(chuàng)了一個把對手往死里整的先例。而且一旦有了先例,就會惡性循環(huán)。
當(dāng)時,舊黨開出了兩張名單,一張是蔡確親黨,有47人;一張是王安石親黨,有30人。這個打擊面之廣,可見一斑。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清除新黨的全部勢力,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而新黨在遭受重大打擊的時候,就把恨壓在心頭。伺機報復(fù)。這就孕育著更大的危機。
王安石和司馬光觀點相左,在朝政上是死對頭,但是私下里互相尊重。他們之后的新黨舊黨,就完全是相互傾軋,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
范仲淹的兒子范純?nèi)适亲钣醒酃獾囊粋€人物,不愧為名門之后。他在蔡確遭貶嶺南的時候敏銳地察覺了這一問題的嚴(yán)重性,他對高太后說朝廷不能因為這些曖昧的文字而貶黜大臣。但是很快他就被人指責(zé)為與蔡確結(jié)黨,自己都洗不清了。
范純?nèi)蕦ψ约旱暮门笥褏未蠓勒f嶺南的道路上長滿荊棘七八十年了,現(xiàn)在這條路重開。只怕日后主張變法的人上了臺,咱們也難免有這樣的下場。然而這種遠見是當(dāng)時很多人不具備的,仇恨已經(jīng)蒙蔽了他們的雙眼。
黨爭和文字獄是文治帝國的痼疾,它摧毀了士大夫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責(zé)任感和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它讓士大夫失去了安全感,只是想著如何明哲保身,最終它將摧毀整個文治帝國。
北宋滅亡的種子在車蓋亭詩案發(fā)生的那一刻已經(jīng)種下,正在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