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八俊 這個說法出自南宋著名詩人樓鑰的《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很可惜雖說是八俊,但是他只道出了3個人的名字,剩下的5俊是誰我們也無從知曉。不過光看這三俊,就已經(jīng)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個群體了。
這三俊分別是 詩俊 陳與義,名臣陳希亮的后人; 詞俊 朱敦儒,字巖壑; 文俊 富直柔,大名鼎鼎的宰相富弼的孫子。3人都是一時奇才。朱敦儒生于1081年;富直柔生于1084年;陳與義生于1090年,年齡相差不到10歲。他們都在繁華的洛陽城中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那真是一段美好并值得回味的時光。
朱敦儒是其中最狂放的一位,他在詞作《鷓鴣天 西都作》中寫道: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西都就是指洛陽,他給自己封了一個官職叫做 清都山水郎 。清都指的是天庭,說自己在天庭做了個管名山大川的官,而自己的放浪形骸且狂放不羈那是老天的安排。他的權(quán)力還真大,批的券是給雨支風,連風雨都由他支配。而且他還經(jīng)常給玉皇大帝上個奏章,要他留點云彩或借個月亮??墒撬@個山水郎很懶散,金樓玉闕也不想回去,就插著梅花在洛陽城里喝得大醉。
這是他們的洛陽生活,很美好,很灑脫,很爛漫。但是在他們?nèi)说街心甑臅r候,靖康之難的戰(zhàn)火卻將他們拋入了漂泊的難民潮中。他們在倉皇逃竄的時候,卻不能不回憶起當年的生活。陳與義是詩人,但是他的下面這首詞絕對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與蘇東坡的詞在一個級別之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曾經(jīng)他們在洛陽的午橋上喝酒,坐中的豪英應該包括八俊在內(nèi),可是一切就像是一場夢一樣。陳與義感嘆 古今多少事 ,卻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句 都付笑談中 。而是 漁唱起三更 ,都成了半夜時分漁夫的歌聲。
陳與義和富直柔都是文人,但同時也是朝廷重臣。南渡之后,他們都位列宰輔。陳與義最后還當了副宰相 參知政事, 唯師用道德以輔朝廷,務尊主威而振綱紀 ;富直柔當了同知樞密院事,這也是副宰相級別的軍事長官,他們還極力引薦朱敦儒。
朱敦儒本來是無意為官的人,但是國難當頭,他憂傷痛憤,他在詞中寫道: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
亡國之痛使得他轉(zhuǎn)變了人生態(tài)度,終于應了朝廷征召到臨安赴任,當了兵部郎中等官職。
但是在高宗和秦檜屈膝求和不思抵抗的情形之下,英雄無用武之地。當時,丞相趙鼎在朝廷放言: 人多謂中原有可圖之勢,宜便進兵,恐他時咎今日之失機。 高宗說: 今梓宮與太后及淵圣皆未還,若不與金議和,則無可還之理。
趙鼎的意思是,多數(shù)人主張打回汴京,收復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將來因失去機會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則認為,二帝被擄,連同太后、嬪妃和宮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議和,恐難于返回。
陳與義聽了之后,贊成丞相的用兵,反對高宗的議和。便婉轉(zhuǎn)地說: 若和議成,豈不賢于用兵;萬一無成,則用兵必不免。 高宗曰: 然。 從道理上以為陳與義的話很對,但事實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茍延殘喘。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陳與義看出高宗無意收復中原,很是失望,便以病托詞退職。朝廷復以資政殿學士(授予罷政宰相的職銜)知湖州,加提舉臨安洞霄宮(在今杭州余杭西南,宋代凡執(zhí)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舉洞霄宮系銜)。紹興8年(1138年)11月陳與義病逝,終年49歲。
此時的朱敦儒也只能在詞中感嘆自己 有奇才,無用處 ,他不禁悲憤怒號: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救亡有志,報國無門,這是他們3人共同的悲劇所在。富直柔盡管也當了宰輔高官,但是很快遭到秦檜的排擠。最后也被提舉臨安洞霄宮,退居二線,無法再過問朝政大事。只能是徜徉山澤,放意吟詠,與蘇遲及葉夢得諸人游。以壽終于家,享年73歲。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
樓鑰說朱敦儒 骯臟不偶,終以退休 ,這里的 骯臟 讀作kǎngzǎng,是高亢剛直的意思; 不偶 是不遇的意思,是說朱敦儒剛直不阿,敢于仗義執(zhí)言。不遇于世,最后也只得退休。
經(jīng)歷了宦海沉浮的朱敦儒,在晚年對功名事業(yè)徹底失望,詞作進入了人生的第3個階段。如果說早年是放浪不羈,中年是漂泊憂憤,晚年就是逍遙自在。他在《好事近 漁父詞》中寫道: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jié)?;钣嬀G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這完全就是一副尋云弄水不問世事的態(tài)度,他的另一首《蘇幕遮》將這種心態(tài)展現(xiàn)得更加明顯:
瘦仙人,窮活計。不養(yǎng)丹砂,不肯參同契。兩頓家餐三覺睡,閉著門兒,不管人閑事。
又經(jīng)年,知幾歲。老屋穿空,幸有天遮蔽,不飲香醪常似醉。白鶴飛來,笑我顛顛地。
他完全用口語來表達,說自己 兩頓家餐三覺睡 ,情緒極為消極,這是在偏安時代一個有志之士的最終心靈歸宿。
朱敦儒的詞作完整地展現(xiàn)了他的一生,心態(tài)的變化處處帶著時代的烙印。3人之中他活得最久,卒于秦檜之后,又在高宗退位之前。他的晚年心態(tài)代表著南宋前30年的時代壓抑,種種壓抑終于要結(jié)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