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真正開放的唐朝:長孫皇后的也寫春情詩
正像唐代美女們袒露的酥胸一樣,唐代人的真情是不受束縛的,真情流露的詩作誰也不會譏笑,在那個時代并不可恥。所以,長孫皇后敢這樣寫,也敢于將此詩公之于眾,讓它流傳千古。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xué)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林下何須遠(yuǎn)借問,出眾風(fēng)流舊有名。
《春游曲》
呵呵,開國皇帝的詩看了,那皇后娘娘的詩也要看一看吧。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母儀天下、名垂千古的唐朝長孫皇后。不過如果大家將這首詩拿給以前沒有讀過的人看,先不告訴這是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所作,讓他們試猜一下,恐怕多半會猜是宮女嬪妃所作,而且還多半是有點狐媚妖淫的不正經(jīng)之輩,像電影《火燒圓明園》中唱 艷陽天 的蘭貴人那一流的。
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作文點評、作文打分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然而,這卻真的是長孫皇后所作。我們知道,歷史上的長孫皇后和唐太宗李世民是結(jié)發(fā)夫妻,據(jù)說十三歲時,長孫氏就嫁給了當(dāng)時才十五歲的李世民。她雖然只活了三十六歲,但是卻和李世民共同生活了二十三年,生育了六個子女(也有說是七個),包括后來的唐高宗李治。對于長孫皇后,史書中贊不絕口。她通曉史書典籍,李世民經(jīng)常和她一起討論政事。李世民好幾次被魏征這個倔驢惹得火冒三丈,幾乎要殺魏征,都是長孫皇后向李世民進(jìn)諫,才使得李世民轉(zhuǎn)怒為喜。
雖說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長孫皇后的仁德也是有口皆碑的,長孫皇后不驕不妒,有隋朝獨孤皇后的美德,卻不像獨孤皇后那樣好妒。長孫皇后一生節(jié)儉,并以此約束太子和宮人。臨死時說: 妾家以恩澤進(jìn),無德而祿,易以取禍,無屬樞柄,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于時,死不可以厚葬,愿因山為垅,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 她生前多次請求其兄長孫無忌放權(quán)辭官,臨終的囑咐也是這樣說,而且要求不要厚葬,以免浪費錢財。看來長孫皇后真是個既賢明又通達(dá)的女子,可惜長孫無忌并沒有聽他妹妹的話,根本不想 退步抽身早 ,結(jié)果讓武后給干掉了,沒得善終。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長孫皇后由于一生賢德,加上她的老公唐太宗這一代明君的光芒,后世的皇后妃子們無不將她做為榜樣來學(xué)習(xí)。不過也有些副作用,像武則天之所以能成功登上女皇寶座,江湖夜雨覺得正是有長孫皇后參政議政的正面效應(yīng)所致,由于長孫皇后參與政事,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那武后參政之初,朝野上下也不會太反感和反對了。
不過,從這首詩,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活潑可愛、和一般少婦沒有什么不同的長孫皇后。這和后世儒生們筆下塑造的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欲、如廟堂中的泥菩薩一般的標(biāo)準(zhǔn)皇后形象大大不同。從 上苑桃花 這一句可以看出,這首詩當(dāng)作于李世民當(dāng)上皇帝之后,也即長孫皇后二十五歲以后了,并非是早年時的舊作。不過詩中還是真情流露,大大方方地吐露一個女子的芳心柔情。這和后來人們印象中端莊恭謹(jǐn)?shù)幕屎笮蜗笕缓吓?,什么 蘭閨艷妾動春情 ,皇后的尊嚴(yán)何在?如果是編小說的話,恐怕這首詩要編排在印象中 狐媚偏能惑主 的武則天等人頭上,哪里像長孫皇后的詩?恐怕編全唐詩的那些老儒們也暗自搖頭,但事實就是事實,老儒們也只好裝聾作啞,視如不見。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然而,這正反映出大唐的氣象,大唐就是這樣,正像唐代美女們袒露的酥胸一樣,唐代人的真情是不受束縛的,真情流露的詩作誰也不會譏笑,在那個時代并不可恥。所以,長孫皇后敢這樣寫,也敢于將此詩公之于眾,讓它流傳千古。也讓我們知道當(dāng)年的長孫皇后不但可敬,而且可愛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