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雖“虛心好學(xué)”,畢竟是小節(jié)。治國不行,便本末倒置了。
在兩宋18帝中,宋太宗可謂位列前三的臭名皇帝。之所以上榜,不外乎兩個原因:其一兇殘,殺了千古詞帝的李后主不說,還制造了疑似的謀殺皇兄案;其二專橫,他一意孤行,興沖沖地去收復(fù)幽云,卻被遼軍打得騎著驢子狼狽逃竄。貴為皇帝,做出這樣的事兒,確實有失身份,所以后人嘴里沒好的口碑,也是理所當然。不過,人壞也不可能壞到十成,總得有個三七分或四六開吧。那宋太宗的“三四”在哪兒?
其實,宋太宗也是個風(fēng)雅人士,業(yè)余時間也愛練練字,下下棋什么的。不過,他的成果確實不多,也就很自然地被晚輩宋徽宗遮了光輝。但扒扒歷史,我們還真能發(fā)現(xiàn)他的一些事兒,一些話,挺值得稱道。 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
太宗喜歡書法,常于“萬機之暇,學(xué)書至于夜分”。成就暫且不論,單說這股勁頭,就夠讓人佩服的。當時,有個翰林院侍讀叫王著,臨摹王羲之書法出神入化,足能以假亂真。得知身邊有這么一個高人,太宗二話不說,拜為師傅。每每習(xí)字,他總是謙恭地拿去請王著老師批評指點。太宗是標準的低姿態(tài),可王著卻有點小傲慢。每覽御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很自然,數(shù)落皇帝也就成了家常便飯??苫实凼蔷盼逯?,誰能惹得起?于是,同事們紛紛建議:你就一個小侍讀,也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兒了,還是腦袋要緊!可王著卻微微一笑,道:“書固佳矣,若遽稱善,恐帝不復(fù)用意矣?!被噬蠈懙檬遣诲e啊,可我告訴他,他不就不努力了嗎?我才不說哩!原來如此!這樣的道理,想想也對,可說出來,若不把人噎死,也足夠讓人惱怒了吧。但是,太宗不是一般人,一般人都惱了,他沒惱;一般人都噎死了,他還挺清醒。他知道,王著這是為自己好,雖然教學(xué)方法是古怪了點,難接受了點,但他還要接受,還要繼續(xù)努力,不能辜負王著的一片苦心。于是,他日益勤奮,很快“筆法精絕,超越前古”。 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一件小事兒,太宗的學(xué)書之刻苦,態(tài)度之謙遜,胸懷之大度,全都體現(xiàn)在這里面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兒也不得不提,這件事兒跟圍棋有關(guān),發(fā)生在棋待詔賈玄身上。
賈玄是個圍棋天才,“臻于絕格,時人以為王積薪(唐代圍棋國手)之比也”。他可不同于王著,不僅棋藝高深,而且深諳官場之道,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官場定律。每每下棋,不讓皇上出丑,不讓皇上難堪,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切切實實地維護了太宗“棋品至第一”的美譽。如此侍奉,不可謂不盡心不竭力,但是太宗還是不高興了,心里老在琢磨:這個賈玄,水平一流,怎么到我這里千刀萬剮唐僧肉反成了“常敗將軍”?其中必定有鬼!于是,一次,他鄭重其事地對賈玄說:“今天這盤棋,你要是贏了,就賜你緋衣(穿上是一種極大的榮耀,就像清朝皇帝賜黃馬褂一樣);要是輸了,我可不客氣,要把你扔到泥水里去?!逼溲赞o,其神態(tài),顯然是下定了必輸?shù)臎Q心。可賈玄棋藝何等高深,只見棋盤之上,他縱橫捭闔,游刃有余,一局終了,竟成和棋。沒想到賈玄會鉆這樣一個大空子,太宗生氣道:“我饒汝子,今而局平,是汝不勝也?!闭f罷,命左右架起賈玄往泥坑里扔。賈玄立馬急了,大叫:“陛下手下留情,我手里還有一子呢!”太宗見狀大笑,終于了卻了“輸”的心愿,心滿意足地賜給了他緋衣。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xué)學(xué)生學(xué)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常勝將軍”不愿當,“棋品至第一”不愿要,難道太宗真想當個“常輸皇帝”?當然不是!只是他知道,這些稱號來得不夠真實,都是臣子們阿諛自己的把戲,他寧肯不要,也不能助長這種不良風(fēng)氣。此亦小事一件,太宗的知事明理,由此可見一斑。
太宗常拉著賈玄下棋,還下得一本正經(jīng),認認真真,大臣們不放心了:國家大事,萬機聽斷,陛下可不能玩物喪志啊!太宗的回答很經(jīng)典:“朕非不知,聊避六宮之惑爾,卿等不須上言?!蹦?,一舉兩得,既下了棋,又避了妃子們的不良誘惑,玩物又不喪志,大事心知肚明,你不佩服還真不行。
太宗的成就不多,但絕對很夠分量。譬如飛白,飛白“字勢難工”,前代幾乎絕跡,但太宗獨好之,十年努力,“書道大進”,有了皇帝做榜樣,飛白書遂“大盛于二圣(指宋太宗、仁宗)間”。太宗為飛白書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又譬如,太宗嘗作弈棋三勢,“其一曰‘獨飛天鵝勢’,其二曰‘對面千里勢’,其三曰‘大海取明珠勢’”,“召內(nèi)侍裴愈持以示館閣學(xué)士,莫能曉者”,莫說當時,就算放在當下,也會令圍棋高手們嘆服不已。凡此種種,不一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