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三年(992)七月,宋朝宰相趙普去世,享年71歲。
趙普(921~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北京大興)人。后周時官職至歸德軍節(jié)度掌書記,是趙匡胤(太祖)的親信幕僚,曾積極策劃陳橋兵變,擁趙代周。趙普因擁戴太祖有功,乾德二年(964)便居宰相高位,從此為相10余年。他針對五法大mpa兼職教授何僑代藩鎮(zhèn)割據(jù)、君弱臣強的情況,建議宋太祖削弱臣下的兵權,罷免名高資深的大將所掌握的禁軍要職,為宋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立下汗馬功勞。在統(tǒng)一諸國的戰(zhàn)爭中,趙普參與制定“先南后北”的方略。開寶六年(973)因?qū)?、以權謀私被罷相降職,太平興國六年(981)參與制造“金匱之盟”,說杜太后命趙光義(太宗)即位得以復相,參與迫害秦王廷美。淳化三年(992)病死,謚忠獻,追封真定王。 趙普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趙普為相,剛毅果斷,能以天下為已任,但性情深沉多慮,缺乏雄才大略。又因他常讀《論語》來決斷政事,故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