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巾幗紅顏系列之千古賢后 長孫皇后
說起這位千古賢后長孫皇后,她小字 觀音婢 ,是河南洛陽人,祖先是北魏宗室,我們知道這北魏是鮮卑人建立起來的政權(quán),所以長孫皇后是具有鮮卑血統(tǒng)的。她的父親長孫晟為隋朝右驍衛(wèi)將軍,箭法高超,有著 一箭雙雕 的美譽。別以為這所謂的 一箭雙雕 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神話,這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就曾經(jīng)真的做到過。但是,在長孫皇后八歲那一年,父親就去世了。長孫皇后兄妹就由舅舅高士廉撫養(yǎng)長大。所以,我們也可想而知,這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對于長孫皇后來說,就相當(dāng)于父親一樣。而長孫皇后對于自己的舅舅也一向非常的敬重,后來她與太宗所生的女兒長樂公主和新城公主也都嫁給了長孫家族。其實,在長孫皇后年少時,就曾有術(shù)士說她日后定是 貴不可言 。但可能在當(dāng)時,沒有人會完全相信這個術(shù)士的話,把這件事當(dāng)真。我想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好,舅舅也罷,聽了這話也只是一笑了之??捎姓l知,這術(shù)士的話后來果真應(yīng)驗,這長孫皇后日后果真是 貴不可言 。一國皇后嘛,怎能不貴呢?大業(yè)九年,年僅13歲知書達(dá)理,溫柔賢淑的長孫皇后就嫁給了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從此,長孫皇后便走進(jìn)了后來的太宗的生命,成為了太宗一生中最重要的,同時也是太宗一生愛慕尊重的女子。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那么,可能有人要問了,這長孫皇后為什么能成為太宗一生中最重要的女子呢?為什么太宗的后宮嬪妃眾多,卻唯獨始終愛慕尊重長孫皇后呢?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么?還是僅僅因為二人是結(jié)發(fā)夫妻,所以感情才非常深厚呢?其實,長孫皇后之所以能贏得太宗的畢生愛慕與敬重,除了其胸懷,品行與結(jié)發(fā)之情之外,還是有其特殊的原因的。就是因為長孫皇后不僅賢德,而且是曾經(jīng)在太宗奪權(quán),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為太宗立下過功勞的。什么功勞呢?就是在玄武門之變前,秦王李世民,也就是日后的太宗已經(jīng)與父親和兄弟之間的矛盾日趨白熱化,即將兵戎相見。兩方的政治勢力都想方設(shè)法的對對方采取收買,拉攏和排擠等方法,企圖挖對方的墻角,拉攏有用的人才,從而在對方的陣營中打開缺口,最終取得勝利。太宗固然在不懈的努力著,那長孫皇后是怎么做的呢?她還是依舊孝順父母,也就是唐高祖,盡自己一個身為兒媳的義務(wù),每天堅持前去請安問候,努力討得高祖的歡心,還小心翼翼的和高祖后宮的嬪妃們交好,有什么好東西都和大家分享,還委曲求全的平衡各方政治力量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個長孫皇后不僅不是一個如她自己所說不干政的人,相反還真是一個特別有政治智慧的人啊!
中小學(xué)生學(xué)語文閱讀寫作的好幫手,優(yōu)秀作文網(wǎng)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那有的人可能就納悶兒了,你說她有政治智慧?你從哪兒看出她有政治智慧了?她大小也是個秦王妃,應(yīng)該用不著如此的委曲求全,低三下四吧?這話您可就說錯了,長孫皇后這么做不僅不是簡單的委曲求全,低三下四,相反還是很有必要的。她這是在做什么呀?她這顯然是在建立起一張屬于自己的巨大人情關(guān)系網(wǎng),一個屬于自己的 克勒勃情報系統(tǒng) ,在為秦王,在各方面安插下眼線,為自己的丈夫搜集各方面的情報。這正是兵法中所說的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而且在玄武門之變發(fā)生的時候,秦王李世民親自上陣殺敵,而長孫氏就在秦王府鼓舞將士,做 戰(zhàn)前總動員 ,勉勵他們奮勇殺敵。在太宗夫妻共同的努力之下,玄武門之變一舉成功,太宗由此成為一國之君,而長孫皇后也由此被封為皇后。所以我們說,長孫皇后她是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有功勞的。正所謂 軍功章有你的一半兒,也有我的一半兒 。每一個成功男人背后,一定都有一個支持他的女子。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名師改作文(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易優(yōu)作文評分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打分系統(tǒng)。
唐朝長孫皇后還非常的賢德,時常借古諷今,委婉的勸諫太宗,竭力的保護(hù)太宗一朝的忠臣,能臣,對太宗后宮的嬪妃們也都非常的仁慈。說起受過長孫皇后保護(hù)的最有名的大臣,恐怕就是那位以 直言進(jìn)諫 而著稱的魏征了。魏征是個有名的 諫臣 ,他覺得給太宗多提意見是自己身為大臣的職責(zé),而且魏征提意見的時候,說話是太過直截了當(dāng),所以經(jīng)常整得太宗是很沒面子,很下不來臺。有一天,真的惹怒了太宗。太宗回到長孫皇后那兒也是氣到不行,自覺顏面盡失,說道: 會當(dāng)殺此田舍翁! 什么意思呢?就是 這個鄉(xiāng)巴佬兒!早晚有一天,我一定要宰了他! 誰知,這長孫皇后聽了,轉(zhuǎn)身進(jìn)屋,不一會兒便身穿著一身皇后只在重大場合才穿的厚重的大禮服出來了,還對著太宗行跪拜之禮。太宗一見這情景,嚇了一跳忙問長孫皇后為何要對自己行如此大禮。長孫皇后答道: 妾聞君明則臣直。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聽說只有英明的君主才能有敢于直言進(jìn)諫的臣子。這魏征如此直言進(jìn)諫,由此可見,陛下是一個賢明的皇帝啊!我特此表示祝賀。太宗一聽明白了魏征這個敢于直言進(jìn)諫的大臣的重要,同時也懂得了皇后的一片苦心?;屎筮@是在勸自己皇帝的胸懷要像大海一樣的包容寬廣,海納百川,哪兒能就因為一點兒小事兒就要殺人呢? 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7.html>蘇州小升初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課程推薦</a>。
但是,就是這樣賢德的一位皇后也不長命,由于祖先是鮮卑人,自己有鮮卑血統(tǒng),所以有風(fēng)疾的家族性遺傳病,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 心腦血管疾病 ,再加上太操勞,自己身體又一向不好,所以就病重了。就是在她病入膏肓的時候,太子李承干說要請一些僧人來為母親祈福。長孫皇后說,不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不是人力可以勉強的,堅決表示反對。在她彌留之際,長孫皇后還對太宗說,您千萬不可重用外戚,尤其是我的娘家人?,F(xiàn)在他們都已經(jīng)當(dāng)官了,但自古外戚干政就沒有好結(jié)果,如果您真的是為我著想,對我的娘家好,就不要讓他們做高官,給他們以干政的機會。還有,我去世后,不可厚葬。我生前沒有對國家對百姓做過什么有益的事,我死后又怎能讓國家的錢財浪費在我的葬禮上呢?我說的這幾點,請陛下一定要答應(yīng)我。這真是一個深明大義,簡樸,顧大局,識大體的皇后典范。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長孫皇后不是一個對政治漠不關(guān)心的人,相反她是對其深諳其道,為人處事都極有分分寸,做得都很到位的。也難怪她會受到太宗一生的愛慕和敬重了。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太宗喜歡的女子的類型。
第一:要明白自己什么身份,擺正自己的位置,恪守婦道,還不能爭功,表現(xiàn)欲不能太強,要甘于做一個幕后英雄。
第二:要有政治智慧,善謀大事,幫自己出主意,想辦法,有眼光,有胸懷,有政治辦事能力。
第三:溫柔敦厚,外柔內(nèi)剛,做事有分寸,要顧全自己的面子,會委婉的勸諫。
貞觀十年六月(公元636年7月28日),長孫皇后于立政殿去世,享年36歲。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謚號 文德皇后 ,上元元年加封為 文德圣皇后 。她留下的有《女則》三十卷,《春游曲》一首。在長孫皇后去世后,太宗十分悲痛,說自己在后宮不僅失去了一位好妻子,好皇后,更失去了一位好幫手。太宗還特地在宮內(nèi)修建了一座塔,等他了望,便可望見皇后所葬的昭陵,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也許是因為在太宗的心里,長孫皇后永遠(yuǎn)活在自己的心里,永遠(yuǎn)不會死去。所以,自從長孫皇后去世后,太宗再也沒有立過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