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亚洲乱亚洲乱妇22p,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素養(yǎng) > 作文素材
網頁轉word

(唐朝歷史)唐朝魏征直諫李世民的歷史故事


來源:內部資料  糾錯

Word格式下載

全文900字


  唐朝魏征直諫李世民的歷史故事
  魏征是唐朝開國初年的一代名臣。他認為忠要有理、有術、有效,不能成為 下筆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的庸吏,才能夠 子孫相傳,流傳千古 。魏征以 能臣 、 忠臣 的面貌輔政,帶來了唐朝初年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出現(xiàn)政治清明、經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為后來唐朝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不過,在當初,魏征是服務于太子李建成的,并曾勸諫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去。在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 成功之后,立刻召見了魏征,責問過他。在《魏征列傳》里,就有一段襯托李世民如何心胸寬廣的對話: 太子敗,王責謂曰: 爾鬩吾兄弟,奈何? 答曰: 太子蚤從徵言,不死今日之禍。 也就是人各為其主。如果太子早聽我魏征的話,就不會有今天的結果了。李世民覺得他的話句句在理,也覺得他是個忠事之人,在即位之后就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并讓他隨侍左右,從此在史上留下了君臣互動交流的佳話。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易優(yōu)作文點評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魏征確實是個能臣,他建議李世民盡快撥亂反正, 行帝道則帝,行王道則王 ,這其實指明了 貞觀之治 的可能出路。他諫議的內容很廣泛,從帝王的生活起居到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的大計。當李世民決定建洛陽宮之時,魏征持反對意見: 隋朝之所以很快滅亡,原因在于煬帝大肆修建樓閣,以使百姓苦不堪言,難道如今要步隋朝的后塵嗎? 李世民當即表示放棄。當公卿大臣請求李世民登泰山封禪時,魏征明確表示不妥: 目前雖然取得了可觀的成績,但是糧倉仍然不豐實,遠方部族的要求仍然不能滿足,全國的道路交通狀況仍然不樂觀,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有何功德以告慰天地? 這件事情遂得以擱置。
  魏征與唐太宗之間的忠諫對話,以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的名言最為有名。這句話雖然最早是荀子說的,但通過《貞觀政要 論政體》的君臣對話而進一步享譽天下: 臣又聞古語云: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陛下以為可畏,誠如圣旨。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譯成現(xiàn)代漢語來說這個故事,大概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征討論治國之道,李世民問:隋朝滅亡的原因是甚么?魏征回答說:失去民心。李世民又問:人民和皇帝應當是甚么關系?魏征說: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風前進;但是,水能載舟,同時也能將船弄翻,太上皇(即李淵)舉義旗推翻隋朝統(tǒng)治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作為君王要時刻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千百年來的歷史大舞臺也在不斷地證明著這一道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凡是施行仁德之政、順民心、不斷修德于天下的賢君,都使國家昌盛興隆,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yè);反之,逆民心,而最終都走向毀滅

《(唐朝歷史)唐朝魏征直諫李世民的歷史故事》添加時間:2025-05-16;更新時間:2025-06-25



    2025-05-16-1036253
投訴與建議
此頁面存在的問題*
違法違規(guī)
知識錯誤
抄襲他人
其他原因
問題描述*
聯(lián)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