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僅斗獸,也斗禽蟲。斗禽,如斗雞、斗鵪鶉;斗蟲,如斗蟻、斗蟋蟀。禽蟲雖小,性尤好斗。爭斗起來,或羽飛肢殘,或橫尸疆場,少有畏懼。其勇敢拼搏的戰(zhàn)斗精神,令人感動,惹人愛憐。其最為憨勇者,恐怕莫過于蟋蟀了。 養(yǎng)蟋蟀本是一件怡情養(yǎng)性的有益活動,古人曾把養(yǎng)菊與斗蟋蟀二事稱為“雅戲”。但也有不少人玩物喪志,為此斷送了美好的前程。最為荒唐的要數(shù)南宋的 和明末的馬士英,這兩位大蟋蟀迷都官居高位,卻為玩蟋蟀小蟲而置軍國大事于不顧,白白斷送了南宋與大明的江山,成為了千古不赦的歷史罪人。
明宣宗宣德皇帝是有名的蟋蟀皇帝。經(jīng)過祖父明成祖永樂皇帝的之后,到了他的父親仁宗(只在位一年)和他所在的宣宗時期,明朝上下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了初步繁榮的景象,封建歷史學家經(jīng)常把這個歷史階段和漢朝的“文景之治”相比較,稱之為“仁宣之治”。
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課程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1.html>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培訓</a>
宣德皇帝或許真的以為國家繁榮昌盛起來,便一門心思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可我們的這位宣德皇帝和歷朝歷代的皇帝哥哥都不太一樣,既不喜歡喝酒 也不喜歡女人,只喜歡逗個蛐蛐。皇帝喜歡什么,上行下效,全國都開始盛行起來了逗蛐蛐,據(jù)說當時一只能征善戰(zhàn)的好蛐蛐可謂價值連城,當時的人炒蛐蛐和現(xiàn)代 人炒房子差不多。
大官玩蛐蛐可不只是宣德皇帝一個人。其實,早在南宋,就出現(xiàn)了一個有名的蟋蟀宰相。
南宋在斗蟋 史上是著名的時代。此時斗蟋蟀已不限于京師,也不限于貴族。市民,乃至僧尼也雅好此戲。相傳天臺人道濟,即喜嗜酒肉的有名和尚nnux快遞查詢濟顛僧,也曾為其被譽稱為 “鐵槍”的蟋蟀之死而傷悼,為之安葬,并作悼詞、祭文,以為紀念。美國大地自然博物館,藏有一幅兒童斗蟋情景的中國畫,即南宋之遺物。 作文培訓網(wǎng)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wǎng)</a>。
賈似道本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市儈小人,靠父親的老底子和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上高位。賈似道酷玩蟋蟀,當時昏庸的理宗皇帝也愛玩,兩個人很投緣。
正在君臣二人沉湎于“蟋蟀經(jīng)”中不能自拔的時候,率領蒙古鐵騎大舉入侵江南,一肚皮吃喝玩樂的賈似道被理宗委以重任,推到了戰(zhàn)爭的前線。他憑借著 欺詐和賣國行徑,居然戲劇般地連續(xù)在揚州、月州和黃州讓蒙古軍屢屢后撤,自己也因這些“戰(zhàn)績”一步步爬到了權利的巔峰,成了權傾一時的魏國公和右宰相。
賈似道的賣國和欺詐行為畢竟只能暫時延緩南宋王朝滅亡的命運,最終在南宋王朝大廈將傾之際,這位靠蟋蟀發(fā)家的宰相也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亡國宰相”賈似道,因“斗蟋蟀”有了名,人們送他個“蟋蟀宰相”的雅號。不過,這“蟋蟀宰相”還是做了一件好事,就是從玩中還悟了點“真經(jīng)”,寫出一 部《促織經(jīng)》,留給了后世。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專論蟋蟀的書,分論賦、論形、論色、論勝、論養(yǎng)、論斗、論病諸章,系統(tǒng)描寫了蟋蟀的種類、形態(tài)、斗法、 養(yǎng)法等。
易優(yōu)作文投稿、作文評價系統(tǒng),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
賈似道伺候著宋理宗十幾年,宋理宗命短,35歲而亡,留下4歲的兒子,就是南宋的末代皇帝(一直逃到海南島的‘天涯海角’,最后被大臣捆綁,一起投海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