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在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暴君,與夏桀并論。這一段歷史,后人加上幻想元素,寫成了《封神演義》,又稱為《封神榜》。
不過,有觀點認為,很多對帝辛的方面評價,存在歷史遞增性。先秦文獻對他的指責并不多,甚至有些文獻稱贊商紂王聰穎勇武、才華橫溢,是難得的英主。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各種各樣對他不利的指責越來越多。子貢也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其實商紂王繼位后,早期的治理還是不錯的,商紂王勵精圖治,銳意改革,不殺奴隸,發(fā)展生產,更新觀念,不事鬼神。
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國力強盛。他曾深山練兵,鑄造兵器,繼續(xù)發(fā)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把東夷和中原的統(tǒng)一鞏固起來,使先進的中原文化向淮河、長江流域傳播,為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易優(yōu)作文網(wǎng),中小學學生學作文的好網(wǎng)站(http://www.zequeka.cn)。
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wèi)了商朝的安全。殷朝征服東夷后,疆土擴大,農業(yè)發(fā)展,財糧增多,帝辛便修建倉庫,儲糧聚寶。《竹書紀年》云:“厚賦銳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
毛澤東在評價商紂王時說:“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統(tǒng)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tǒng)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鄙碳q王統(tǒng)一東南以后,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促進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詩里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