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如曾經(jīng)說過,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不知害了多少人。這的確是有感所發(fā)的老辣之言。
康有為究竟“害”過多少人,沒統(tǒng)計過,但他的兩個學生,確是有些被誤導了。徐悲鴻,在繪畫領域中西貫通,有著非凡的成就,但書法上卻沒能走出與畫作相當?shù)穆?;蕭?,有天資有努力,本可上追衛(wèi)管,但終究還是南海門生。
康有為,廣東南海人;徐悲鴻,江蘇宜興人;蕭嫻,貴州貴陽人。三個南方人,經(jīng)營北碑一輩子,始終無法打破藩籬。
自董其昌提出以北碑南帖為特色的書法地域分野以來,書法的主流始終以南人——帖學為主,時董時趙,直至二王。但到了清代晚期,碑學的興起顛覆了這個傳統(tǒng)。有意思的是,大力倡導北碑的,卻是一些不折不扣的南方人,如阮元,江蘇儀征人;鄧石如,安徽懷寧人;伊秉綬,福建寧化人;張裕釗,湖北鄂州人;何紹基,湖南道縣人;包世臣,安徽涇縣人;金農(nóng),浙江杭州人。 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練字</a>
中國不同地域間的文化差異非常明顯。書法如此,繪畫也是如此。對清代繪畫有巨大影響的“四王”,書法上也發(fā)揮了帖學的精致?!八耐酢钡募亦l(xiāng)都在蘇南,當初,要是徐悲鴻在書法上向“四王”靠攏,是否會更加駕輕就熟?以“四王”的精美輔助北碑的粗獷,也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徐悲鴻如此,蕭嫻也不例外。身處江南的她,也更加有條件向帖學發(fā)展。而且,以一個女性書家,學康有為的放縱不羈書風,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磥砜涤袨橐膊环Q職,否則,教導蕭嫻以趙管為主,兼以北碑增添骨力,那就不僅是有自家面目,開宗立派亦或可能。
碑與帖,原本不可厚此薄彼。碑帖之間,貴在由此及彼、由彼返此,出入之間,動靜得宜。這一點,梁啟超是聰明的,他作為長期跟隨康有為的弟子,在字上卻沒有沾染康的習氣,毫無疑問,這是另一種方式的“謝本師”。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關鍵詞:民國歷史作文素材,民國歷史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