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的夫人經普椿是經亨頤的女兒。經亨頤是浙江省上虞人,何香凝在上海光裕坊的鄰居,也是何香凝的老朋友。經早年留學日本,后投身革命,曾任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代理中山大學校長等職,是著名教育家、金石畫家。蔣介石叛變革命后,經亨頤以書畫金石自遣,同何香凝、柳亞子、陳樹人等組織“寒之友社”,經常在一起吟詩作畫。1933年初,經普椿從浙江老家來上??赐赣H。因何香凝的子女不在身邊,她常幫何香凝干些家務。她尊稱何香凝為“伯母”,何香凝則昵稱她為“阿普”。其時,廖承志因參加革命被捕,后經何香凝、宋慶齡、柳亞子等人的積極營救獲釋。在家的一段時間里,他漸漸地和經普椿熟悉了。
廖承志從心里感激經普椿對母親的精心照顧。在他看來,這位16歲的“小姑娘”并不特別美麗,但單純、質樸,充滿青春的朝氣。隨著接觸次數(shù)的增多,廖承志深深地愛上了經普椿。廖承志風流倜儻,一表人才。經普椿對他也是一見傾心??墒橇纬兄竞徒浧沾坏膽偾楹芸毂话⑵盏母绺缰懒?。他極力反對這門親事,認為廖承志是“共黨”,隨時都有被逮捕坐牢的危險,怕妹妹受牽連。1933年7月中旬的一天,經普椿被哥哥召回了浙江。
易優(yōu)作文批改系統(tǒng),易優(yōu)作文批改、易優(yōu)作文點評 <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作文批改</A>
1933年8月,中共黨組織通知廖承志奔赴川陜蘇區(qū),可是經普椿卻在浙江老家,廖承志心中感到有些惆悵。臨行前,廖承志給經普椿留下一封信,信中滿懷深情地寫道:“如果你真正愛我的話,請再等我兩年……”
廖承志告別了慈母,輾轉到了川陜蘇區(qū)。不久,他被任命為川陜蘇區(qū)省委常委兼川陜總工會宣傳部部長,后又調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
1934年12月,廖承志由于反對張國燾“左”的路線,被張國燾扣上“國民黨偵探”的罪名,從而失去了自由。1935年5月,他被押解著參加長征,后來經周恩來、任弼時等人的積極營救才免遭不測。
1936年冬,廖承志隨長征部隊到了陜北,在延安紅色中華通訊社工作,十分繁忙。他立即給遠在上海的母親和他日夜思念的阿普寫信。三年前,他希望阿普再等他兩年,現(xiàn)在阿普怎樣了,還在等他嗎?這使他牽腸掛肚、魂牽夢繞。他一連給母親和阿普寄去幾封信,報告他的近況。母親的回信收到了,阿普的音訊卻如石沉大海。廖承志心中甚感茫然。后來,他從母親的回信中得知,阿普尚未嫁人,還在癡情地等著他。這令他十分感動。 作文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http://www.zequeka.cn
1937年6月,廖承志寫信給母親,并附上毛澤東給她的親筆函。在給母親的信中,他寫道:“普(即經普椿——引者注)事,已詳致醒姐信中,請告訴她在政治上好好學習,要研究進步的思想,我們終有相會之日的。她能等待我這么多時日,我是想不到的,因此前函中也沒有問。請先告訴她我身心一如昔日,她可以放心,我沒有負她。只希望您和醒姐多多從思想上幫助她進步,將她往日的小姐氣洗掉,將來我們可以在共同目標下一同努力。”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廖承志于7月28日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抗戰(zhàn)發(fā)動,我們相見之期自在不遠”。同時,他也十分惦念等他多年的阿普,在同一封信中,他寫道:“普妹等我四年,希您喜歡她,她的小姐脾氣諒已除去了吧?” 作文培訓網站推薦,<a http://www.zequeka.cn>易優(yōu)作文網</a> 。
1937年12月,廖承志根據(jù)中共中央的決定,前往香港,組織半公開的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行前,他給母親和姐姐發(fā)去一封電報,告知他抵達香港的日期。接到兒子的電報后,何香凝正準備赴港。這時恰好經普椿從浙江紹興來到了上海。于是,經普椿便隨同何香凝及其女兒廖夢醒、女婿李少石等人,一同從上海乘船到了香港。
1938年1月初,廖承志到達香港時,何香凝等一行人已先期抵港。輪船徐徐靠岸了。在碼頭迎接的人群中,廖承志一眼就認出了日夜思念的阿普。四年多了,阿普脫去了稚氣,眉宇間顯出幾分成熟,越發(fā)顯得俊秀了。廖承志上岸時,經普椿也認出了他,兩人緊握雙手,阿普的眼睛里噙著喜悅的淚花。在從碼頭回市內的汽車上,廖承志笑著問:“為什么你沒給我回信?”經普椿如墜云霧中,不知所云,反問道:“你給我寫過信?”還沒等她說完,廖承志立即答道:“是的。寫過好幾封呢!”經普椿這才意識到承志的信是被哥哥沒收了。 學書法,推薦<A http://www.zequeka.cn/Miniform/tYpe_3.html>易優(yōu)少兒書法培訓</a>,語文成績好,書法少不了。
廖承志到香港沒幾天,也來不及準備,便在1月11日和經普椿結婚了。結婚后,廖承志馬上投入緊張的工作之中。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廖承志根據(jù)中央軍委副主席、南方局書記周恩來的指示,迅速投入緊張的搶救文化人的工作中。
1942年5月30日,因叛徒郭潛的告密,廖承志在廣東省樂昌縣城被國民黨中統(tǒng)特務逮捕。同年6月5日,被押往江西省泰和縣馬家洲集中營囚禁。在獄中,他立場堅定,堅強不屈,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在《訣普椿》一詩中,他寫道:
往事付流水,今夕永訣卿;卿出革命門,慎毋自相輕。白發(fā)人猶在,莫殉兒女情;應為女中杰,莫圖空節(jié)名。廖家多烈士,經門多雋英;兩代鬼雄魄,長久護雙清。
廖承志的鐵窗生涯對他和經普椿的愛情來說,也是一場嚴峻的考驗。敵特們對他使用恫嚇手段失靈之后,曾經對他采用“美人計”,他們派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到廖承志的房間里勸他“出山”,卻被廖承志冷嘲熱諷地奚落了一場。 中小學生語文題庫,中小學學生語文試卷,就來<A hTTps://wEw.euzW.net/yUweNtiku/>易優(yōu)語文題庫</a>。
由于中共中央的積極營救,1946年4月22日,廖承志終于在重慶獲釋。
廖承志出獄后,在《新華日報》上刊登尋人啟事,尋找他日夜思念的阿普。經普椿得到消息后,趕忙從成都來到重慶,回到了廖承志的身邊。
新中國成立后,廖承志擔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等多項職務,被人稱為周恩來總理的“不管部部長”,經普椿則是廖承志的“生活總管”,對廖承志照顧十分周到。而廖承志對妻子更是疼愛有加。據(jù)廖承志的女兒廖銘回憶:
父親對母親的疼愛,甚至有時不大像是對妻子,更像是對心愛的女兒。有時母親躺在床上,父親坐在床邊,靜靜地看著她,微微地笑著,輕輕地哄著,慢慢地拍著。那令人為之心顫的纏綿情愛,難以言喻。母親略有不適,父親得知后,總是立即用一雙怒目先向我“興師問罪”(因我陪伴母親最多)。那眼神與平時的詼諧有趣迥異,在我的記憶里是不可磨滅的。
最令我刻骨銘心的是,一日深夜,母親如廁時跌倒,父親聞聲急忙趕去,拼著全身氣力,“戰(zhàn)地救護”般攙起母親,送母親回房。具體情形盡管我們誰都不曾目睹,后來提起時父親亦只淡淡一笑:“天曉得你們怎么都睡得像只豬!”我卻能真真切切地想見他是怎樣吃力地攙起母親,怎樣生怕稍稍弄痛了她而小心翼翼地半背半抱,一步一喘地送母親回房的。父親那年72歲,歷三次心肌梗塞劫后余生,又做過心臟搭橋大手術,但他全然不顧自己是重病之人。母親失眠由來已久,每天借助藥物方能人睡,藥力未過時全身綿軟,其沉重可想而知,年邁的父親居然能將母親背起,豈不奇哉!
“文革”中,廖承志被紅衛(wèi)兵沖擊,周恩來為了保護他,以“寫檢查”為名,叫他到中南海居住,“監(jiān)管”起來。那時,何香凝已是90歲高齡的人,需要人照顧。廖承志的7個兒女分散各地,幫不上忙。在這艱難的日子里,經普椿以瘦弱的雙肩,挑起了照顧婆婆和丈夫這副沉重的擔子。她每周去看一次廖承志,每次都把干凈的衣物帶去,再將需洗滌之物帶回,有時還要肩扛厚厚的被褥。這樣的日子延續(xù)了多年。1968年1月11日,在結婚30周年的紀念日那天,廖承志寫了這樣一首詩:
長空萬里眾星羅,小院南墻花影過;靜夜依依尋舊夢,近鄰裊裊唱兒歌。每逢此日分離慣,且望他年聚首多;白頭相偕愿已足,荒山野嶺共消磨。
“四人幫”粉碎一年多后,廖承志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每天要接見十來批華僑和外賓,工作更忙了。1980年3月,廖承志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經普椿精心照顧他。晚年的廖承志,體態(tài)肥胖,卻特別喜歡吃肥肉。有一次宴請外賓,經普椿出席作陪,愛開玩笑的廖承志指著門口說:“阿普,你看是誰來了?”經普椿剛掉過頭去看時,廖承志迅速地夾一塊大肥肉塞進嘴里。阿普發(fā)現(xiàn)上當了,便用眼睛盯著廖承志。廖承志望著眾人,笑說:“我剛才沒有吃到肥肉吧?”經普椿也無可奈何,卻引來客人們的陣陣笑聲。廖承志手術后,醫(yī)生勸他戒煙,他一般不抽了,有時偶爾抽一支,被經普椿發(fā)現(xiàn)了,她左手叉著腰,右手指著廖承志:“你還敢!”風趣幽默的廖承志只得后退兩步,舉起雙手“求饒”。他那滑稽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廖承志被妻子管得嚴的情況,在中共高層都有所聞。有一次,廖承志陪同鄧小平接見廖承志的外甥女陳香梅時,鄧小平開玩笑說:“你的舅舅是妻管嚴呢!”
1983年6月10日,廖承志在北京病逝。經普椿悲慟至極。她在回憶文章中寫道:“50年的恩愛,半個世紀的坎坷,一起涌現(xiàn)在我飽含熱淚的眼前,既模模糊糊,又清晰異常。”
關鍵詞:黨史故事作文素材,黨史故事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