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齊景公出獵見不詳,闡述國家的不詳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cuò)
齊景公外出打獵,山上見老虎,沼澤見了蛇,覺得有不詳之兆,晏子借此對齊景公說了真正的不詳:一是有賢人卻不知道,二是發(fā)現(xiàn)賢能卻不任用,三是任用了賢人卻不信任。以此說明見到老虎蛇的不詳是常理,而治理國家的君王應(yīng)該要有遠(yuǎn)大的目光,看的長遠(yuǎn)一點(diǎn)。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原文及翻譯吧
原文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①所謂之不祥也?”晏子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②焉。夫有賢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④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⑤為不祥也?”
《晏子春秋》卷二
注釋
?、俅?:大概,恐怕。
②與:在其中。
?、圪t:賢能的人。
?、苋?:到,往。
?、蓐?:同“何” ,什么 ? ? ? ? ? ? ? ? ? ? ??
翻譯
齊景公出外打獵,在山上看見了老虎,在沼澤又看見了蛇。心情很不好,回去之后,他詢問晏子:“今天我去打獵,上山看見老虎,下沼澤又看見了蛇,這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說的不吉利的預(yù)兆吧!”晏子回答說:“一個(gè)國家有三種不吉利,而你剛才說的都不在其內(nèi)。國家的不祥是:有賢人卻不知道,這是第一不吉利;知道了卻不能任用,這是第二不吉利;任用了卻不能信任,這是第三不吉利。所謂不吉利,就是像這樣的事情。今天大王上山看見老虎,山本來就是老虎的窩呀;下沼澤看見蛇,沼澤本來就是蛇的洞穴呀!到老虎窩看到老虎,到蛇穴看到蛇,這是很正常的,怎么說是不吉利呢?”
關(guān)鍵詞:春秋戰(zhàn)國作文素材,春秋戰(zhàn)國語文素養(yǎng),易優(yōu)語文培訓(xùn)
《(春秋戰(zhàn)國)齊景公出獵見不詳,闡述國家的不詳》添加時(shí)間:2025-05-23;更新時(shí)間: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