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以下兩篇短文,完成問題。
[甲]陳康肅公善射,當(dāng)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得C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賣油翁》歐陽修)
[乙]錢氏據(jù)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苯硯熑缙溲裕於?。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lián)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梵天寺木塔》沈括)
蘇州小學(xué)生語文培訓(xùn),(TEl:181-1815-9898)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
注釋:(1)錢氏:指五代時吳越國君錢氏。錢镠于公元895年建國,至其孫錢弘歸降宋朝。吳越國境包括今江蘇、浙江、福建部分地區(qū)。兩浙:即兩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蘇東南部地區(qū)。(2)據(jù):統(tǒng)治,割據(jù)。(3)級:層 。(4)患:嫌,擔(dān)心。(5)布:鋪排。(6)貽(yí):贈給。(7)訖(qì):完畢。(8)彌束: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約束。彌:緊密。(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位面。 (10)胠篋:打開的箱子。胠篋,音qūqiè。胠:從旁邊打開,打開。(11)履:走,踩踏。(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8.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1)匠師如其言 ( )
(2)人皆伏其精練( )
(3)嘗射于家圃 ( )
(4)惟手熟爾 ( )
9. 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
(2)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 蘇州易優(yōu)吳老師中考語文提分班(TEL:181-1815-9898)有趣、有用、提分快
10. 甲文所說的道理,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 “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釋”意為____________,“釋”的這個意義還保留在一些成語中,如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含“釋”這個意義的成語)(2分)
12.《賣油翁》與《梵天寺木塔》刻畫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處?(2分)
答案:
8. (1)遵照,按照 (2)都(3)曾經(jīng)(4)同“耳”,相當(dāng)于“罷了”。
9.(1)(賣油翁)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再用銅錢蓋在葫蘆的口上。
(2)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
10. 熟能生巧。 11. 放下;愛不釋手,手不釋卷等。
12. 兩篇文章都通過人物語言、神態(tài)來正面刻畫人物形象,都運用了對比手法來反襯人物形象。
《梵天寺木塔》參考譯文
錢氏統(tǒng)治兩浙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錢帥登上木塔,嫌塔晃動,工匠師傅說:“還沒有鋪好瓦片,上面輕,所以像這樣?!庇谑蔷陀猛咂伾w塔上,但是木塔還像當(dāng)初一樣晃動。實在沒有辦法,工匠師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贈送給她金釵,向喻皓請教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簡單,只要逐層鋪好木板,并用釘子釘牢,就不動了?!惫そ硯煾底裾账脑捜プ?,塔于是就穩(wěn)定了。原來是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連接,像只打開的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自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技藝精熟。 易優(yōu)語文題庫,同步教材,真題演練,提分就是快 https://cs.euzW.net
13.從側(cè)面襯托阿長對我的關(guān)愛。因為后文寫道“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jīng)》是怎么一回事”,后來竟然買到作者渴望已久的這套書。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關(guān)心形成鮮明對比。
14.因為她發(fā)現(xiàn)作者非常喜愛這套書,而作者又是她最疼愛、最關(guān)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樂于助人、關(guān)愛孩子。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