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一l7題
是誰扼殺了哀愁
遲子建
①現(xiàn)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帶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了,“哀愁”就得像舊時代的長工一樣,卷起鋪蓋走人。于是,我們看到的是張揚各種世俗欲望的生活圖景,人們好像是卸下了禁錮自己千百年的鐐銬,忘我地跳著、叫著,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樂土,顯得那么亢奮。
②哀愁如潮水一樣漸漸回落了。沒了哀愁,人們連夢想也沒有了。缺乏了夢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夢想的黎明是那么蒼白。
③也許因為我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吧,我是那么的喜歡哀愁。我從來沒有把哀愁看做頹廢、腐朽的代名詞。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可以讓人生長智慧、增長力量的。
④哀愁的生長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蒼茫的凍土。是人煙寂寥處的幾縷雞鳴,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哀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悄然飄入我的心靈。
⑤我熟悉的一個擅長講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說沒就沒了,可他抽過的煙鍋還在,怎不使人哀愁;雷電和狂風摧折了一片像蠟燭一樣明亮的白樺林,從此那里的野花開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園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將成熟的時候,卻被早霜斷送了生命,怎不讓人哀愁;雪來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半年多的時光看不到輪船駛?cè)氪a頭,怎不叫人哀愁!
⑥我格外欣賞那些散發(fā)著哀愁之氣的作品。我發(fā)現(xiàn)哀愁特別喜歡在俄羅斯落腳,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發(fā)著一股酵母的氣息,能把庸碌的生活發(fā)酵了,呈現(xiàn)出動人的詩意光澤,從而洞穿人的心靈世界。他們的美術、音樂和文學,無不洋溢著哀愁之氣。比如列賓的《伏爾加河纖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艾托瑪托夫的《白輪船》、屠格涅夫的《白凈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魚王》等等,它們博大幽深、蒼涼遼闊,如遠古的牧歌,凜冽而溫暖。所以當我聽到蘇聯(lián)解體的消息,當全世界很多人為這個民族的前途而擔憂的時候,我曾對人講,俄羅斯是不死的,它會復蘇的!理由就是:這是一個擁有了偉大哀愁的民族啊!
⑦人的憐憫之心是裹挾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憐憫的藝術是不會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濕潤而燦爛的夕照,是情到深處的一聲知足的嘆息。可是在這個時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脹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時的哀愁就像喪家犬一樣流浪著。生活似乎在日新月異地發(fā)生著變化,新信息紛至沓來,幾達爆炸的程度,人們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舊的帽子,疲于認知新事物,應付新潮流。于是,我們的腳步在不斷拔起的摩天大樓的玻璃幕墻間變得機械和遲緩;我們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慶典的焰火中變得干澀和貧乏;我們的心靈在第一時間獲知了發(fā)生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新聞時卻變得茫然和焦渴。
⑧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似乎已經(jīng)不會哀愁了,密集的生活擠壓了我們的夢想,求新的狗把我們追得疲于奔逃。我們實現(xiàn)了物質(zhì)的夢想,獲得了令人眩暈的所謂精神享受,可我們的心卻像一枚在秋風中飄蕩的果子,漸漸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氣,干澀了,萎縮了。我們因為盲從而陷入精神的困境,喪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籠中,捆綁在尸床上。那種散發(fā)著哀愁之氣的藝術的生活已經(jīng)別我們而去了。
⑨是誰扼殺了哀愁呢?是那一聲連著一聲的市井的叫賣聲呢,還是讓星光暗淡的閃爍著的霓虹燈?是越來越炫目的高科技產(chǎn)品所散發(fā)的迷幻之氣呢,還是大自然蒙難后生出的滾滾紅塵?
⑩我們被阻隔在了青山綠水之外,不聞清風鳥語,不見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這樣寸寸流失。我們所創(chuàng)造的那些被標榜為藝術的作品,要么言之無物、空洞乏味,要么迷離儻蕩、裝神弄鬼。那些自詡切近底層生活的貌似飽滿的東西,散發(fā)的卻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氣。我們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說盡管我們過得很熱鬧,但內(nèi)心是空虛的;我們看似生活富足,可我們捧在手中的,不過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罷。
(選自《黑龍江日報》有更動)
14.仔細閱讀全文,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
(1)文章第二段說:“沒有了哀愁,人們連夢想也沒有了”,聯(lián)系全文看,“夢想”的含義是什么?(3分)
(2)文章第四段說“哀愁的生長是需要土壤的”,這里的“土壤”指什么?(3分)
l5.請分條概括“哀愁”具有哪些內(nèi)涵。(6分)
l6.文章第六自然段列舉俄羅斯民族的“美術、音樂和文學無不洋溢著哀愁之氣”等有關內(nèi)容,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l7.結(jié)合全文提供的有關信息,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是誰扼殺了哀愁。(6分)
答案及解析:
14.(1)①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②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③積極進取的精神。
(2)指的是產(chǎn)生哀愁的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
(評分標準:笫(1)小題3分,答對1條得1分。第(2)小題3分。)
15.①哀愁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②哀愁是因美好事物的消逝而產(chǎn)生的憂郁。
③哀愁是期盼落空后的傷感。 ④哀愁是無盡等待中的惆悵。
(評分標準:答對1條1分,答對2條3分,答對3條5分答對4條6分。)
16.其作用是為了說明哀愁,可以使藝術作品更有生命力,可以讓人生長智慧,增長力量,可以使民族振興與復蘇。
(評分標準:該題答案應落實到談“哀愁”的作用,意思對即可。)
17.①日益膨脹的物質(zhì)欲望。 ②人情的淡薄、人性的缺失、良知的泯滅。
③人類精神家園的荒蕪,人文精神的失落。
(評分標準:3條每條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