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萬物皆有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下列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求在我者”的“求”指的是思想的修養(yǎng),人生境界的追求,即精神的自我完善。
B.“求在外者”即所謂的向外之物,并不是一廂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
C.孟子認為萬物都為自己而存在,猶如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說“萬物皆備于我”。
D.孟子由“萬物皆備于我矣”引出儒家在認識和實踐方面“誠”和“恕”的追求。
提升作文素養(yǎng),尋找作文素材,就來<A http://www.zequeka.cn/yuwensuyang/>易優(yōu)作文素養(yǎng)</a>。
(2)聯(lián)系孔子的主張,說說如何做到“強恕而行”。(3分)
參考答案:
9.(1)C(孟子認為自己能對萬物進行思考和認識,所以說萬物自己都具備了。)
?。?)“強恕而行”就是盡力近恕道來實行仁道,恕道就是孔子反復強調(diào)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文言文閱讀理解)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閱讀答案,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學作文,學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