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題。
君子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①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辟\相謂曰:“吾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彀嘬姸€,一郡并獲全。
華嶠《譜敘》曰:“歆為下郢令,漢室方亂,乃與同志士鄭太等六七人避世。自武關(guān)出,道遇一丈夫獨行,愿得與俱。皆哀許之,歆獨曰:“不可。今在危險中,禍福患害,義猶一也。今無故收之,不知其義。若有進退,可中棄乎?”眾不忍,卒與俱行。此丈夫中道墮井,皆欲棄之。歆乃曰:“已與俱矣,棄之不義?!弊涔策€,出之而后別。
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蹦相l(xiāng)②拜而死。其衣帶中有贊③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世以此定人之優(yōu)劣。
?、俸\:古代對北方匈奴人的蔑稱。②鄉(xiāng):通“向”。③贊:古代文體名稱。
1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吾今死矣,子可去(離開) B.友人有疾,不忍委之(丟下)
?。?皆哀許之(同意) D.而今而后,庶幾無愧(絕對)
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出之而后別 廣起,奪而殺尉
?。?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 可以一戰(zhàn)
?。?今無故收之,不知其義 親舊知其如此
?。?已與俱矣,棄之不義 每與臣論此事
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偎彀嘬姸€,一郡并獲全。
?、诮裨谖kU中,禍?;己?,義猶一也。
22.作者認為世人以什么“定人之優(yōu)劣”?結(jié)合文中人物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易優(yōu)作文網(wǎng)
19.D (3分) 20.A D(4分,各2分)
21.①于是(胡賊)撤軍回去,整個郡城得以保全。
?、诂F(xiàn)在在危險之中,有禍福患難,大家(講)道義應(yīng)像一個人一樣。
?。?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胡賊攻郡,生死之時,荀巨伯不丟棄朋友;亂世逃難中,華歆不放棄同伴;文天祥從容臨刑,
自謂盡義無愧。三人都盡到道義,言與行能成為世人的模范。
(4分,事例分析2分,指出觀點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文言文閱讀理解)“君子言為士則,行為世范”閱讀答案,來自易優(yōu)作文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學(xué)作文,學(xué)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作文
更多語文試題請訪問“易優(yōu)語文測評系統(tǒng)”,名著名篇閱讀效果檢測,中小學(xué)語文題庫,在線模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