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故事)叫化子巧對祝枝山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祝枝山是明朝中期有名的書法家、文學家。有一年夏天,他跟朋友到湖 邊去玩。湖里的荷葉又圓又大,好些露出了水面,就跟圓圓的綠傘似的。湖 里的好多魚兒都游到荷葉的陰涼下邊去涼快。祝枝山看見了,就出了個上聯(lián) 讓朋友對:
池中荷葉魚兒傘; 是說,湖里立著的圓荷葉,就象一把把給魚兒打著的傘。說的挺有意思。 朋友琢磨了一下,對了一句:
梁上蛛絲燕子簾。
意思是,房梁上的蜘蛛網(wǎng)就象燕子家門口[ 燕子常在那兒搭窩] 的門 簾子。對得也挺有意思。
祝枝山跟朋友說對聯(lián),旁邊有個老叫化子[要飯的]一直在聽著,他想 著自己的日子,可沒魚呀、燕子那么美,他也琢磨了個下聯(lián),就在一邊湊了 這么一句:
被里棉花虱子窠。
叫化子在說,我蓋的破被,里頭的棉花套子全成了虱子的窩了[ 窠 kē, 窩]。
祝枝山跟朋友聽了,不由得笑了,覺得這個要飯的老頭,能對出這么個下聯(lián),挺不簡單。倆人馬上掏腰包,把身上帶著的錢全送給了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