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故事)“席上常常撒酒風”
來源:內(nèi)部資料
糾錯
清朝,有個私塾[sīshú,私人辦的小學校,一般只有一個老師]先生, 平時好[hào]喝幾杯,喝醉了就借酒撒風。學生們看見了,都覺得挺好笑。 有一天,先生上對課[先生出上句,學生按要求對出下句。這是為往后做詩打基礎],讓一個學生來對對子。先生先說了一個字:
雨
那個學生也對了一個字:
風
先生又在“雨”前邊添上了兩個字:
催花雨
學生看了看先生,想到了先生平時喝酒以后的樣子,就打算開個玩笑。 他也添上了兩個字:
撒酒風
先生聽了有點不自在,可還想試試學生的學問,就又添上了四個字,成 了七字聯(lián)兒:
園中陣陣催花雨;
先生說的是花園里的各種花木長滿了花骨朵兒,一陣陣細雨輕輕地飄撒 在枝葉和花骨朵兒上。滿園的鮮花一塊開放,該有多美!可他的這個淘氣學 生,對得下句實在是不大美。學生對的是:
席上常常撒酒風。
先生聽了,自嘲地說:“你對得倒還工整,就是不該說我先生的短處!”
據(jù)清·黃圖珌《看山閣全集·閑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