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七絕 類別:山水)滁州西澗(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唐·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釋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
2、西澗:在滁縣城西,
俗名稱上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韻譯: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
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涌來,
渡口無人船只隨波浪橫漂。
評析:這是寫景詩的名篇,
描寫春游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
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
以喻樂守節(jié),
而嫉高媚;后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
和水急舟橫的景象,
蘊含一種不在其位,
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
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勛這是一首山水詩的名篇,
<a hrEf=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1.html/>蘇州易優(yōu)中考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也是韋應(yīng)物的代表作之一。
詩寫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
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縣,
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
這詩寫春游西澗賞景和晚雨野渡所見。
詩人以情寫景,
借景述意,
寫自己喜愛與不喜愛的景物,
說自己合意與不合意的情事,
而其胸襟恬淡,
情懷憂傷,
便自然流露出來。
但是詩中有無寄托,
寄托何意,
歷來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它通首比興,
是刺“君子在下,
小人在上”;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
不必有所托意”。
實則各有偏頗。
詩的前二句,
在春天繁榮景物中,
詩人獨愛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
而對深樹上鳴聲誘人的黃鶯兒卻表示無意,
置之陪襯,
以相比照。
幽草安貧守節(jié),
黃鸝居高媚時,
其喻仕宦世態(tài),
寓意顯然,
清楚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
<a hrEf=http://www.zequeka.cn/miniFoRm/view_11.html/>蘇州易優(yōu)初中語文閱讀寫作培訓(xùn)</a>
后二句,
晚潮加上春雨,
水勢更急。
而郊野渡口,
本來行人無多,
此刻更其無人。
因此,
連船夫也不在了,
只見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
悠然漠然。
水急舟橫,
由于渡口在郊野,
無人問津。
倘使在要津,
則傍晚雨中潮漲,
正是渡船大用之時,
不能悠然空泊了。
因此,
在這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里,
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
在前、后二句中,
詩人都用了對比手法,
并用“獨憐”、“急”、“橫”這樣醒目的字眼加以強調(diào),
應(yīng)當(dāng)說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來,
這詩是有寄托的。
但是,
詩人為什么有這樣的寄托呢?在中唐前期,
韋應(yīng)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
也是個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好官。
在仕宦生涯中,
他“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錢”(《寄李儋元錫》),
語文提分好幫手,易優(yōu)語文題庫 https://cs.euzW.net
常處于進仕退隱的矛盾。
他為中唐政治弊敗而憂慮,
為百姓生活貧困而內(nèi)疚,
有志改革而無力,
思欲歸隱而不能,
進退兩為難,
只好不進不退,
任其自然。
莊子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飽食而遨游。
泛若不系之舟,
虛而遨游者也。
”(《莊子·列御寇》)韋應(yīng)物對此深有體會,
曾明確說自己是“扁舟不系與心同”(《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表示自己雖懷知者之憂,
但自愧無能,
因而仕宦如同遨游,
悠然無所作為。
其實,
《滁州西澗》就是抒發(fā)這樣的矛盾無奈的處境和心情。
思欲歸隱,
故獨憐幽草;無所作為,
恰同水急舟橫。
所以詩中表露著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
說有興寄,
誠然不錯,
但歸結(jié)為譏刺“君子在下,
小人在上”,
也失于死板;說偶然賦景,
<a href=http://www.zequeka.cn/>小學(xué)生語文培訓(xùn),蘇州易優(yōu)閱讀寫作同步提升</a>
毫無寄托,
則割裂詩、人,
流于膚淺,
都與詩人本意未洽。
因此,
賞奇析疑,
以知人為好。
(倪其心)出處唐詩三百首,全唐詩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唐七絕 類別:山水)滁州西澗(韋應(yīng)物)由易優(yōu)作文(易優(yōu)悅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發(fā)布,學(xué)作文,學(xué)閱讀,提升語文閱讀寫作能力,就來易優(yōu)悅讀。
作文培訓(xùn),閱讀培訓(xùn),易優(yōu)悅讀助力每個孩子成為語文學(xué)霸。
關(guān)鍵詞: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唐詩,蘇州語文閱讀寫作輔導(dǎo),易優(yōu)作文閱讀培訓(xùn),韋應(yīng)物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