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岑參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fēng)。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湊 一作:走;似 一作:如)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館 一作:觀)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guān)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約715年—770年),漢族,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去世之時56歲。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現(xiàn)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在線作文批改系統(tǒng),<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注釋]:⑴東閣:閣名。指東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東。仇兆鰲注:“東閣,指東亭?!币徽f謂款待賓客之所。官梅:官府所種的梅。⑵何遜在揚(yáng)州:典出《初學(xué)記》卷二十八。何遜:南朝梁詩人。⑶春:一作“花”???:一作“更”。⑷歲暮:歲末,一年將終時。⑸若為:怎堪。唐王維《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⑹垂垂:漸漸。⑺朝夕:時時,經(jīng)常。
[評析]:此詩是寫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發(fā),忽悟佛理,決意辭官學(xué)佛,以求濟(jì)世,暗寓對國是無可奈何的情懷。首二句寫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寫登塔;五至八句寫塔之高聳雄峻。九、十句寫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寫在塔頂向東南西北各方所見的景物。最后四句寫忽悟“凈理”,甚至想“掛冠”而去。詩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謂匠心獨(dú)運(yùn)?!叭缬砍觥?、“聳天宮”、“礙白日”、“摩蒼穹”等等,語語驚人,令人有親臨其境之感,不禁為之驚嘆。
在線批改作文,<a href=http://www.zequeka.cn/jiaoshoulanmu/>易優(yōu)名師作文批改</a>
[關(guān)鍵詞]:憂思,寫景,唐詩三百首,景點(diǎn)
《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由易優(yōu)作文網(wǎng)為大家收集、整理,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素養(yǎng),就來易優(yōu)作文。 ——作文培訓(xùn),作文投稿,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就來易優(yōu)作文。